跋这几年来,我基本上在散文研究和散文创作之间涂抹,用在研究上的“墨”重些,在创作上则淡些。读过我散文的朋友说我应该多写些散文,而另外一些朋友和我的老师说我应该做研究并说有好的艺术感觉对研究有益。他们都很了解我。我是否了解我自己呢?一次,有位作家朋友来苏州,闲聊“测”了后说如果搞创作,成就在研究之下。现在回忆起来,我当时只是笑了一下,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没说。我没有选择的困惑,甚至觉得不存在选择的问题。现在分工太细,这也是社会不断技术化的一种表现。灵魂很难分工。精神很难分工。分工多了,残缺也就多了。我想做的是能够寻找到发挥学识与才情的结合点,在学也浅才也疏因此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这样的寻找是不能放弃的。...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南方周末 2004-09-29 14:54:41 王家卫虚构了一个叫做“2046”的未来地方,主角去那里就是为了离开那里 □陈汉泽 这种题材我们拍了十多年,积累了相当经验,估计以我们的能力,即使想在近几年突破也不大可能。所以我们想借《2046》来个总结,然后开始尝试其他。 ———王家卫 9月20日,《2046》全球首映式在上海举行。9月25日,《2046》又在北京举办了大型公映会。王家卫的影片从未在中国内地如此大张旗鼓地推广,王家卫也从未在媒体和观众面前显得如此活跃。 除木村拓哉和正在美国的章子怡、巩俐之外,王家卫带着他的豪华班底———梁朝伟、张曼玉、王菲、张震、刘嘉玲、董洁“倾巢”出动,以至于首映式的女主持将之形容为“以王家卫为核心的2046”。...
(三)独尊儒术(上)-方尔加 主讲人简介: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著有《荀子新论》等专著多本,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孔孟哲学,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内容简介: 那么这里我们接下来就要讲一讲,为什么会独尊儒术?出现了独尊儒术。我们还是从一件事情讲起,刘邦当初反抗秦朝的时候,当初怎么样?秦朝的官府通缉刘邦,到处抓刘邦,刘邦到处逃窜,流窜于哪儿,流窜邙、砀之间,邙山、砀山之间,官府到处找都找不到他。结果刘邦的夫人吕氏,也就是后来的吕后她就能找到刘邦,她随时就知道刘邦在哪儿,后来刘邦挺奇怪的,说官府到处找我,找不着,你怎么一下把我找到了?吕氏说什么呀,我看见天上有五彩之云,哪儿有五彩之云,我就到哪儿找你,到那儿准能找到你,五彩之云什么意思?谁天上有五彩之云谁将来要当天子,那可不得了,这都是他编造的神话,他编造这些神话是什么意...
(十四)正说刘墉04:刘墉与和珅关系之谜(二)-纪连海 主讲人简介: 纪连海,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历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1999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 与人合著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中国古代史教案·全一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案》、《新教材典型题例详解·高中历史·全》、《高考历史总复习指导》、《高考真题精讲巧练·历史》、《高三热点测试金卷·历史》、《2005高考训练营·榜中榜课·历史》、《学习·探究·诊断》、《高二文综寒假作业》、《暑假作业·高二文科综合》、《高中历史·课外练习·选修》...
血型这东西似乎有点神秘。说它有点神秘,是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未解的谜,人身上还有很多物质和现象没有被揭秘。日本一些学者认为,血型同基因一样,决定着人的潜意识,影响着人的性格、缘分和群体的发展。科学地运用血型知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性、顺应人性、改造人生。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学习认知能力,是改造性格和命运的强有力的武器。可以这样讲,20岁以前,命运决定性格;20岁以后,性格决定命运。我们研判一个人,基本上是根据其比较主体明显的性格、气质来断定,而往往忽略其同时混合共存的性格、气质。 在日常生活,我们与朋友、同伴的聊天过程中,常有一种感觉,他们的性格特点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就如“变脸”,让人费解。但据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双重性格的倾向,或更为复杂的多重性格,不过大多数能都平衡而不矛盾。 同是一块肉,调理的手法不一样,所做出的食品也就有千变万化。同样的道理,人...
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有时看到内地网民在在线讨论我最伤感的歌词,看着看着,不期然想到所谓悲伤,不把它写得透彻见血见肉见骨,不把“苦”解剖,也难以找出解药,这样看,也算符合科学发展观吧。如果多难能兴邦,多了解苦,查找苦的成因,大抵亦能兴建乐的心灵国度。...
洗衣店在旧区角落位置,老大的中英文红漆标志“洁如新”,Brand New、由太公创办,留到我们这一代,历史悠久。本来只是小小一间两层高木屋,上居下铺,市政府历史博物馆里有我们王家铺子的发黄旧照片,太公与儿孙及伙计蹲在门口,给外国记者拍摄。轮到祖父,王家做出成绩来,华侨靠的不外是勤同俭,不怕辛苦不怕脏。传说是这样的:一位住在山上的银行大班夫人自巴黎置回一件晚礼服,预备在新市长就职晚会中穿着,一心要艳压群芳。不料被女佣熨焦了一角,且是胸前,十分碍眼。那位基尼斯太太颇算大方,并无责罚女仆,但是女仆内疚,拿着衣服,四处找人织补。人家同情她,对她说:“你到王家洁如新去试一试,店里有位老太太,擅织补,鬼斧神功。”...
2004年10月14日11:09 作者:许申高 来源:故事会 1.老外看上了山里的楼 湘西大山深处有一条猛浪河,河边有一个寨子,叫斑竹寨。那寨子在半山腰,三面环山,树木葱茏,寨子里有不少“吊脚楼”,这些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远看就像一幅画,很美,每到草长莺飞的三月,来猛浪河漂流的游客就会越来越多。这天,有个叫麦克的外国游客在漂流途中随意朝寨子方向望了一眼,就在这一瞥之间,他似乎发现了什么,眼睛为之一亮,正好这一带水流平缓,他忙让筏子靠岸,没等筏子靠稳,就纵身跳上岸去,举起掌上宝摄像机,对着寨子拍摄了起来。 这天正逢圩日,寨子里的人都赶集去了,只有村民组长留在家里。组长是个贼精贼精的中年人,诨名叫精狗,他老远看见有个外国人举着摄像机往寨子这边照来照去,精狗虽然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但外国人见得不少,他之所以好奇,是因为这个老外形迹可疑,叫人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