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文化史:寻觅中华作家出版社余秋雨◎《寻觅中华》简介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著作长期位于全球华文排行榜前列,同时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读者广泛接受,其作品具有第一流的美文,第一流的深度。令人气愤的是,因为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深受读者喜爱,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盗版的余秋雨先生著作。许多读者因此而上当受骗,余秋雨先生更是不胜其扰。有鉴于此,余秋雨先生“觉得不应该再麻烦这些盗版者了”,于是“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出版物”。在整理的过程中,又增补了许多作者重访文化遗迹时产生的新感觉,加入当时漏编、漏写的篇目,并对自己已经不满意的文章进行了删削。这样就构成了一套面貌崭新的“文化苦旅全书”。其中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中国的路程,第二部分有关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有关自己的路程。...
第五章 父與子 父子三人和兩個兒媳婦,現在已經准備妥當,即將晉京。這次和前一次自然不同。三人已是文名大著,宦途成功幾乎已確然無疑。這次舉家東遷,要走水路出三峽,而不是由陸路經劍門穿秦嶺。這次行程全長一千一百餘裡,大概是七百裡水路,四百裡旱路,要從十月啟程,次年二月到達。用不著太急,因為有女人同行,他們盡可從容自在,在船上飲酒玩牌,玩賞沿途美景。兩個妯娌從來沒有離開過老家。心裡知道這次是與進士丈夫同游,但可沒料到她倆是在大宋朝三個散文名家的家庭裡,而且其中一個還是詩詞巨擘呢。一路上兄弟二人時常吟詩。那時所有讀書人都會作詩,藉以寫景抒情,就如同今天我們寫信一樣。子由的妻子姓史,出自四川舊家。東坡妻子的地位年齡較高,她屬於實際聰明能乾一型,所以子由的妻子與她相處,極為容易。並且,老父這一家之長,也和他們在一起,做晚輩的完全是服從柔順,大家和睦相處。在這位...
央视国际 (2005年06月20日 10:17)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至2005年初在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以不同版本计已逾130种。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内容简介:在对秦可卿这个人物的层层寻找中,《红楼梦》中又一位神秘人物走进我们的视线,他就是北静王。北静王对于揭开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一个令人不解的人物,他在《红楼梦》里两次正面出场,多次暗场出现。在他身上有太多的疑问...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10日 14:40主讲人简介:蔡义江:(1934——)著名红学专家、学者、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54年毕业于前浙江师范学院(现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调京,筹创《红楼梦学刊》,成立红学会;1986年任民革中央常委、宣传部部长。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蔡义江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红学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出版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论红楼梦佚稿》、《红楼梦》校注、《蔡义江论红楼梦》等,其专著和论文曾多次获国家、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史湘云以一首清新洒脱的海棠诗技压群芳。而后,林黛玉、薛宝钗又各使出看家本领,吟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诗句,她们两人各是以什么诗句压倒对方的?林黛玉的风流别致、薛宝钗的含蓄浑厚让蔡义江教授一时难分高下。...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5日 14:34主讲人简介:张中良,笔名秦弓,男,1955年2月生于哈尔滨。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委。(全文)有一个报叫《敲金报》,这个报名就是带有讽刺意味的,专门敲人竹杠,拿来金银财宝,敲金,《敲金报》,《敲金报》记者柳上惠,我们都知道古代有个柳下惠,坐怀而不乱,这个柳上惠可和那个截然不同,柳上惠是见钱眼开的人,他与坤角互惠互利,一手从坤角手里拿钱,一手写他妙笔生花的文章,猛捧一气,把坤角捧红了,他的钱也多了起来。他还替坤角捉刀代笔,写诗发表在报纸上。还有一个报纸的记者呢,他打听到一个衙门里的官员、参事,他三个儿子都和他的老父亲的姨太太有染,于是...
作者:新凤霞末代皇帝的逸事前言末代皇帝的逸事前言(1) 新凤霞 爱新觉罗?溥仪,是个世界闻名的特殊人物,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以前我知道末代皇帝——宣统,那是在看了电影《末代皇帝》以后才知道的。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因为我所在单位中国评剧院和全国政协同在一条大街——北京西城区赵登禹路,相隔不远。因此,我的单位有机会组织劳改队去支援政协,我也常被派去。 我是在劳动中认识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皇帝是个可怜人,我觉得他很善良。他常说:“我三岁做了皇上,我的七叔载涛三岁做了镇国将军,我能管谁?他能镇谁?现在想想多么可笑!”皇帝溥仪在一九五九年被宣布特赦,改过自新,离开抚顺劳改监狱,他很真诚地认为他的新生是人民给他的,要好好生活、学习、劳动,过好后半生平民百姓的日子。他回到北京在他的涛七叔家头一次吃的是菜团子,感觉好吃极了,老是说:“这是人民的血汗呀!”...
主讲人简介周思源: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言文化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红楼梦魅力探密》《红楼梦创作方法论》。先后在四十余种报刊上发表学术性文章一百多篇,主编多部文化类教材。现任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内容简介公元1636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满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诞生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将汉朝、唐朝、元朝以来的中国版图从此固定下来,为多民族的现代中国疆域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为后人称颂的“康雍乾”之世。但封建制度的没落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为了加强统治,清庭大兴文字狱,禁锢人们的思想,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都注定了它的悲剧结局。...
主讲人简介叶坦,美国南卡罗叶纳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教授。1981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后,作为中国与加拿大第一批文化交换生赴加拿大圣纳大学学习西方戏剧及西方美术史,后转多伦多大学。在著名学者诺斯若甫门下学习莎士比亚。1983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比较戏剧,1985年获硕士,1991年获博士,先后在华盛顿大学、玛凯特艺术学院、凡萨学院及南卡大学教授比较戏剧、电影及中国文化、艺术课程。现任南卡大学终身教授。内容简介在现代生活中,戏剧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深受广大观众的接受和喜爱。不同的戏剧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经典名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虽同为悲剧,却展现了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
第一章 文忠公 要了解一個死去已經一千年的人,並不困難。試想,通常要了解與我們同住在一個城市的居民,或是了解一位市長的生活,實在嫌所知不足,要了解一個古人,不是有時反倒容易嗎?姑就一端而論,現今仍然在世的人,他的生活尚未完結,一旦遇有危機來臨,誰也不知道他會如何行動。醉漢會戒酒自新,教會中的聖人會墮落,牧師會和唱詩班的少女私奔。活著的人總會有好多可能的改變。還有,活著的人總有些秘密,他那些秘密之中最精彩的,往往在他死了好久之後纔會泄露出來。這就是何以評論與我們自己同時代的人是一件難事,因為他的生活離我們太近了。論一個已然去世的詩人如蘇東坡,情形便不同了。我讀過他的札記,他的七百首詩,還有他的八百通私人書簡。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與否,沒有關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
引子:大清国的“命根子”把握在一个没有“男根”的男人手中 “男根”是男人最能显示雄威的器官,大太监李莲英虽然从小就失去了“男根”,可他却比成千上万有“男根”的男人更雄威百倍! 混浊的河水从大地干裂的缝隙中曲折地穿行,象一条无头的蛇,细长的身子钻入了远方的地平线。和屋顶一样颜色的天空,悬挂着呆滞的浮云,黯淡的太阳,把模糊而迷茫的目光投在这块埋葬死人的身躯和活人欲望的地方,四周稀稀疏疏的树木,用它们僵硬、倔犟的枝叉,把这目光撕成一条条,破布似地撒落在地面上。凄冷的风,吹动着枯萎了的草叶,丝丝抖动着。人们的衣服,在风里“呜呜”响着,就如同坟墓里幽咽的哭泣。 这片空旷的坟地,迎来了它千万年来最辉煌的日子,就见一个个馒头般的坟堆上,都添了一层新鲜的黄土,坟头上用石块压着一摞摞大张的黄纸,黄纸在风中不停地跳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用大理石精工雕镂的供桌已被各种各样罕...
Author :斯好Issue : 总第 147期Provenance :斯好散文精选Date :Nation :中国Translator : 台湾张晓风士写过一篇温婉动人的“爱情观”,她说: 爱一个人就是满心满意要跟他一起过日子,天地鸿蒙荒凉,我们不能妄想把自己扩充为六合八方的空间,只希望以彼此的火烬把属于两人的一世时间填满。 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 爱一个人就是在寒冷的夜里不断地在他的杯子里斟上刚沸的热水。 爱一个人就是喜欢两人一起收尽桌上的残肴,并且听他在水槽里刷碗的音乐——然后再偷偷把他不曾洗干净的地方重洗一遍。 等等。等等。 张女士的爱情完满甜蜜,令我感动也令我钦羡,可是这样完满幸福的爱情毕竟寥若晨星,在众多有缺憾的人生看来,它近乎神话。...
主讲人简介: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 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