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玉阶辞 >

第78部分

玉阶辞-第78部分

小说: 玉阶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莲生奴听完诏旨的内容,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父亲并不打算彻底架空苏家。苏仁心思细密,目光深远,因此在诏令中召他回京,表面尊崇,实际加以控制。苏仪心思单纯,翻不起大风浪,将他留在边军,既镇得住边军,又能与苏家两下相安。并且苏仁入朝,其职权必然出现空缺,皇帝将其一分为二,由他和丘守谦共掌。这样一来,边军内部互相制衡,便于京中掌控。莲生奴暗暗赞叹,父亲的手段果然高明。
接下来便是便是边军的裁撤调整。
有皇帝的筹划,又有苏仪和丘守谦的支持,莲生奴之后的行动进行得十分顺利。短短一年,边军已经涣然一新。不少年轻将领被提拔。这些人都由莲生奴亲自挑选,直接效命于他。莲生奴现在相信,即使现在他和康王决裂,凭他对边军的掌控也足以一决高下。
莲生奴的底气也体现在给母亲的信中。绮素展信,只见了他那笃定笔调,便知莲生奴已有了放手一搏的实力。京中原本是长寿奔走,苏仁回京以后,长寿与他多有来往,得其指点,牢牢掌控着京里一切动向。程谨追查宋遥、康王结党营私一事也已有眉目,只是绮素以时机未到为由,让他按兵不动。如今再加上莲生奴……绮素微笑着将莲生奴的信贴在心口,二十年步步为营,终于有了今日的局面。
“贤妃,”绿荷的声音在她背后响起,“陛下那边遣人来报,这就要起驾了。”
绮素将莲生奴的信仔细折好,起身道:“知道了。”
临川公主一月前产下一子,今日正是其子满月的日子。这是皇帝第一个外孙,无论宋遥还是皇帝都极为重视,故皇帝选在外孙满月之时驾幸宋家及公主府第。
皇帝此前多次来宋家,他再次驾临并非奇事。但这次绮素也与他同去,意义就有些不寻常了。因宋遥与贤妃素来冷淡,皇帝行幸宋家从未命贤妃随行。然而去岁宋遥为楚王说话以后,宋家与贤妃的来往便渐渐增多。临川公主临盆之前,淑香殿几乎天天遣人送礼问候。
这次皇帝带上贤妃同行,宋遥又不曾反对,似乎正是双方关系日渐缓和的佐证。
临川公主的儿子出生才一月,却已长得又白又胖,极讨人喜欢。皇帝抱着外孙,笑得几乎合不拢嘴。绮素陪着临川公主说话,见状笑道:“你瞧至尊高兴的,咱们都没法沾一沾手。长寿和莲生奴出生时也没见他上心呢。”
临川公主抿嘴一笑:“阿翁也是,现在一回来就看孙子。要不是阿爹今天来了,只怕也不肯松手呢。”
绮素环顾,见宋遥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而皇帝仍旧一门心思的逗着婴孩,并未注意场中变化。她回顾临川公主,临川公主几不可察的点了一下头。绮素会意,借口想与宋夫人说话避了出来。她沿长廊缓缓移步,不多时便有宋府侍女上前,为她指示方向。
绮素明了,随她前行。不多时一座幽静的楼阁出现在小路尽头。
“贤妃,”侍女恭敬道,“至尊驾幸常在此处休憩。贤妃若累了,可在此地略作休息。”
绮素一笑:“正好我也有些乏,便进去坐坐吧。”她回头吩咐随侍之人在外待命,不得打扰,然后只身一人进入小楼。
楼内陈设精致,红毯铺地,帘幕低垂,锦地屏风后隐约可见一个人影伫立。
绮素微微一笑,轻唤出声:“宋令公?”
帘帐轻动,屏风后步出一人,锦衣华服,方面美髯,正符合皇帝对宋遥的描述。
宋遥也在打量她,有些吃惊的发现贤妃并不如他想像的那般妖娆艳丽,倒显得端雅温和。
两人互相审视,都觉对方与自己想像中的不尽相同,诧异之下渐生啼笑皆非之感。二十年明争暗斗,却直到今日才第一次见面。
“宋遥有礼。”宋遥提起衣角欲拜。
“令公多礼了。”绮素连忙还礼。
二人都对今日会面的目的心知肚明,便不再于虚礼上客套,很快便直入正题。
绮素并不理会宋遥请她入座细谈的举动,开门见山道:“不知令公借临川公主频频传讯,有何见教?”
宋遥自知如今底气不足,不便太违拗她的意思,接着赔笑道:“某以前对贤妃多有得罪,难得贤妃大度,不曾计较。且公主有孕以来,贤妃日日遣人问讯,无微不致。某几次欲向贤妃致歉,但唯恐他人传信,不能达意,故而趁今日之机亲口向贤妃道声谢。”
“此许小事,何须记挂?”绮素客气道,“只望令公将来记着些我们母子的好处,我便感激不尽了。”
“宋某惶恐,”宋遥忙道,“楚王前途不可限量,贤妃何出此言?”
“这么说,令公将来不会再为难我们母子了?”绮素眼光一挑,微露笑意。
“某明白贤妃的担忧。某知道经过这些年发生的事,贤妃很难相信宋某的诚意。不过,某有一法,或可去除贤妃疑心。”
“愿闻其详。”
宋遥深吸一口气,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只需楚王承诺,将来保全宋氏子孙,某即刻上奏乞骸骨,从此再不过问政事。”
他如今心灰意冷,只求一家老小平安。为了这个原因,他愿意放弃如今的权位。只要他退出,康王就无可倚仗,自然也会退却。楚王便可兵不血刃的夺得皇位。这大概是双方目前能达到的最好结果。
绮素唇边笑意更深,宋遥果然示弱了。她并不急于回答,而是见室中香炉烟火太盛,取了香箸轻轻拨动了炉灰,过了一会才用缓慢的语气道:“宋公正值盛年,就此致仕未免可惜。何况楚王年幼,将来还需人扶持。我想至尊的意思,也是希望令公继续为国效力,对楚王多加点拨。还请令公勿弃国于不顾。”
宋遥原以为今日谈判必然艰难,不想贤妃却通情达理,这让他略微释怀。也许自己是真的误会了她?他语气微微哽咽:“贤妃大度,宋某佩服。”
绮素放下香箸,语气温和:“宋公何出此言?令公风骨我素来仰慕,至尊也常和我夸赞,我怎会与令公为难?只要令公答应我一个条件,我不但会保全宋氏子孙,还让他们安享尊荣,令公也可以继续辅政,执掌天下。”
“请贤妃明示。”
“正如令公所言,你我之间有过太多不快,此时要重新信任彼此并非易事。譬如今日,令公是真心讲和,还有以之为缓兵之计,另谋他图呢?”
宋遥毫不犹豫:“请贤妃放心。宋某今日所言,皆出自肺腑。”
绮素抬手制止,平静道:“令公不必急于辩白。口说无凭,我需要看到令公实际的表示。只要令公做到我所说的条件,我便相信令公的诚心。”
“敢问是什么条件?”
绮素回视宋遥,嫣然一笑:“只要宋公肯指证康王图谋不轨,我自然会相信令公。”
宋遥甫闻此言,震惊之下竟忘了礼仪,目光灼灼的盯着绮素。良久,他才嘶哑着嗓子道:“贤妃要宋某指证康王?”
绮素点头:“没错。令公与康王一向亲近,令公若肯指证,不由得至尊不信。”
“谋逆乃是大罪……”宋遥吞了一口唾沫,“康王会因此丧命。”
“也许,”绮素微微侧头,“不过至尊素来宽容,饶恕他也未可知。”
由始至终,她都面带笑容,语气婉转,仿佛说的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却让宋遥遍体生寒。他默然良久,最终艰涩道:“此事非同小可,某需要好好想想。”
“这是自然。令公只管慢慢想,想好了再告诉我……”绮素微笑,“我出来太久,再不回去未免让至尊起疑,告辞。”
宋遥心情复杂,却也知道此时还不是闹僵的时候,客客气气的送走了她,又稍待了一阵才回到皇帝所在厅堂。皇帝并宋家上下仍围在婴孩身边。只不过因为婴儿开始啼哭,他终于肯将外孙交还给临川公主。
临川公主抱着儿子一边哄一边埋怨父亲手脚太重,把孩子弄得啼哭不止。
皇帝分明理亏,却嘴硬道:“朕的儿女可比你多多了,还能不知道怎么抱孩子?再说你小时候朕也抱过,没见你怎样,偏这孩子这么金贵?”他瞥见宋遥进来,便道:“远迩,你来评评理。”
宋遥拱手讨饶:“陛下与公主乃是神仙打架,我等凡人还是避开为是。”
皇帝闻言大笑起来。
临川公主自然知道宋遥和绮素相见之事,此时目光在宋遥与绮素之间游移,却看不出半点端倪。没奈何,她只得向丈夫使个眼色
宋霆会意,趁无人注意之时走过去小声问宋遥:“父亲,贤妃怎么说?”
宋遥看了儿子一眼,又转视皇帝身旁的绮素。她正含笑看着皇帝与临川公主打趣,表情柔和温婉,毫无破绽。宋遥眸中露出藐视之色,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用只有他二人听得见的声音咬牙切齿道:“那个毒妇!”
宋霆惊呆了,看样子,父亲与贤妃进行得并不顺利?不,恐怕不止是不顺利,父亲语气如此怨毒,应该是彻底破裂了。宋霆双目呆滞的转动,落到妻子身上。
她正抱着儿子与贤妃有说有笑。贤妃的笑容依旧亲切,但在宋霆眼中,这笑容不再是以往印象中的温和无害。他仿佛看见这笑容之后的寒光闪动。他再转视周围,除父亲宋遥,所有人脸上都一片喜气,对他们头上已悬着的利剑没有任何察觉。宋霆想到自己的妻儿,只觉肝胆欲裂。
宋遥发现宋霆神色僵硬,将手放在儿子肩上紧了一紧,悄声道:“我告诉她我要想想,你别在她面前露出破绽。”
宋霆慌忙回过神,揉了揉眼睛,努力表现得若无其事。可他到底不如宋遥沉得住气,还是忍不住问:“那我们以后怎么办?”
宋遥看了一眼皇帝,又缓缓用目光扫过在场的家人,最终落在绮素身上,冷笑道:“她以为陛下属意楚王她就可为所欲为?我看未必。”
宋遥父子说话的同时,临川公主估算已到哺乳的时候,便召来乳母,命她将儿子带去喂养。乳母抱着婴儿走了,临川公主才又拉着皇帝和绮素说话。绮素虽然含笑与他们父女交谈,却一直留意着宋遥父子的动静。两人任何细微的神色变化都没有逃过她的眼睛。
宋遥的神情表明他不会与她合作,绮素不易察觉的笑了,这正是她想要的结果。都中有变,莲生奴就能名正言顺的回京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这一章线索有点乱了,先放草稿,日后修改。
下一章就开始发便当了,素素装这么多年白莲花,终于可以出手黑人了,哦耶。

113 中计
光耀二十七年八月,秋色浸染之下,连素来繁华的西京也显出几分萧索。
京郊原野上,一队车马辘辘而行,京都巍峨的轮廓渐渐显现。为首一人约在三十出头的年纪,身材高大,相貌端严,显非常人。他见西京在望,抬手示意车马停驻。随即那人转向身后策马行于身后的少年,低声道:“就要到了。”
那少年一身仆从打扮。此前他一直埋首行路,听闻此语,他才抬头遥遥向城楼望了一眼,轻轻“嗯”了一声。
为首之人对少年的沉默不以为意,下令所有人稍事休整,接着他不无忧虑的向少年仆从嘱咐:“城内才是凶险之处,我们要更为小心才是。”
少年点头:“一切唯丘兄马首是瞻。”
两人达成一致后便与众人一道分食少许胡饼及水酒。随后一行人入城。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这队人行路时总是隐隐包围着那少年仆从。来到城门前,少年留意到,此处盘查较往日更为严格。不过因为首之人乃是北府大将的身份,故他们一行并未受到阻碍,顺利入城。
通过城门时,少年仆从一直半低着头。他身形并不高大,掩在人群中并不甚引人注目。不过他策马驰过城门时,守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