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古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

第12部分

世界古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12部分

小说: 世界古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在学校对经学进行学习研究之外,两汉一些皇帝为表示提倡儒学并藉 

  以统一对经学的注释,也往往召集一些经学家进行讨论,以达到统一思想的 

  目的。最重要的两次经学会议,第一次是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 

  召集诸儒论五经异同于石渠阁;第二次是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 

  的白虎观讨论。在白虎观会议上,经学家们制定了有关经学的标准答案,将 

  三纲(君臣、父子、夫妇)、六纪(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 

  法典化,最后编成《白虎通义》(又名《白虎通》或《白虎通德论》)。这 

  两次都是今文经学的讨论,后来今文经学朝着烦琐和迷信的方向发展。西汉 

  末年,谶讳之学盛行,到东汉尤加提倡,使之成为思想领域的主流,更利于 

  统治思想。 

       所谓今文经,是以汉代通行的隶书抄写,而由教师口授的儒家经典。而 

  古文经则是用先秦的籀文写成的儒家经典,汉时籀文已废,故称之为古文。 

  在汉初,古文经已陆续发现,虽有传本,但藏于秘府,未立博士,不列于学 

  官。哀帝时,刘歆在校阅群书时,发现了用古文写的《春秋左氏传》、《毛 

  诗》、《逸礼》、《古文尚书》,于是欣然上书,要求朝廷在太学中设置古 

  文经学官。这样在学术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导致第一次今古文之争。当刘 

  歆与博士们 讨论时,遭到博士们一致反对,刘歆就指责博士们“专守残, 

  党同门,妒道真,违明诏,失圣意”,以致博士们的反对浪潮更加汹涌。光 

  禄大夫龚胜以辞职表示抗议,刘歆只好离开京师,古文经没有被立为官学。 

  到平帝时,王莽辅政,刘歆回到京师,任京兆尹,封红休侯。此后他再次提 

  倡古文经, 《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遂被立为官 

  学。古文经学才得以广泛传播。 

       其实,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真正区别并不在于文字上的差异,而是它 

  们对于五经的解说不同。今文经学以五经皆孔子托古改制之书,崇奉孔子为 

  哲学家、政治家。而古文经学则认为五经皆史,崇奉的是周公,认为孔子是 

  史学家。另外今文经学的迷信色彩较重,在释经上常常穿凿附会,曲意奉承, 

  随意解说。而古文经学则迷信少,更注重于名物训诂和考证,比较朴实。光 

  武中兴,复废古文,但古文经已步入学者的书案,在学术界极为流行。汉末, 

  郑玄等人又提倡古文经,势力很盛。从魏晋至隋唐的儒家都站在古文经学的 

  立场上,经过宋元明的理学时代,直至清代复兴的汉学,都属于古文经学, 

  也促进了清代考证学、文字学的发展。古文经学的最后一位大师是章太炎。 

  今文经学自东汉末年衰落以后,传之后世的,只有何休的《公羊训诂》,其 

  他的均已失传。清道光帝之后,今文经学曾一度死灰复燃,今文经学的最后 

  一位大师是康有为。两位大师死后,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就划上了句 



① 《汉书·儒林传赞》。 


… Page 42…

  号。 

        “独尊儒术”政策表现在取士制度方面是重定选士标准,选举中考试经 

  术的成分逐渐加强,走为官之道必须学经术。汉武帝即位后诏举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之士,要亲自策问。其间又有孝廉、秀才的察举。西汉的孝廉不必 

  考试,而到东汉实行“诸生试章句,文吏试牋笺奏”的考试制度,孝廉便要 

  考经术了。西汉已有明经一科,但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 (公元85年)令郡 

  国岁贡明经之后,明经始盛,这更明显表现了以经术取士的倾向。但总的说 

  来,汉代实行的仍是一种察举制度。 

       另外,“独尊儒术”政策实施的另一重大举措则是尊孔。汉高祖十二年 

  到山东,以太牢祭祀孔子。以后,两汉皇帝常常亲自至山东祭祀孔子。自元 

  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起,以后各代皇帝都封孔子后代为奉祀孔子的 

  专官,代代相传。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是 

  追封孔子爵位的开始。到明帝水平二年 (公元59年),开始在太学及郡国 

  学校举行祭孔仪式。以后祭孔成了传统的活动。读经与尊孔结合在一起,对 

  中国社会影响极大,这种传统势力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遭到冲击 

  而动摇。 



                                     2。两汉的学校 



         (1)汉代的官学 

       汉代的官学分为两种,中央直接办的官学有太学和特殊性质的“鸿都门 

  学”与“宫邸学”。地方政府办的官学是“郡国学”,另外还有“校”、“庠”、 

   “序”等学校。 

       汉代的官学,经过汉初学者的提倡,到汉武帝后开始建立,东汉以后才 

  得到初步发展。刘邦称帝之初,陆贾建议“设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 

                          ① 

  之仪,明父子之义” ,文帝时,贾山上书建议“定明堂,造太学,修先王 

          ② 

  之道” 。以后贾谊、晁错都提出兴学的建议,当时虽未实行,但对汉武帝 

  推行官学,起了积极的作用。 

       ①太学。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齐土之大者,莫大乎太学,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 

                                                    ① 

  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 

  开办太学,设在长安。自武帝以后,西汉各帝均重视太学,博士弟子的名额 

  不断增加,据《三辅旧事》载:“汉太学中有市有狱,在长安门东,书社门 

  立五经博士弟子万余人。”足可见其规模宏大,为汉时最高学府。 



① 《道基篇》。 

② 《汉书·贾山传》。 

① 《汉书·董仲舒传》。 


… Page 43…

       东汉迁都洛阳后,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在洛阳开阳门 

  外重建太学。《后汉书·翟酺传》载:“光武初兴,愍其荒废,起大学博士 

  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明帝时 (公元58—75年),亦 

  尊师重教,昌明经学,永平二年(公元59年),明帝亲临太学讲学,“冠 

                                                  ② 

  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以万计” ,形成空前的盛况,甚至匈奴 

  也派遣子弟入京求学。汉代的教育至此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东汉和帝之 

  后,外戚、宦官轮流专权,以致太学命运不济。安帝时(公元106—125年), 

  学舍颓废破败,博士不讲学,学生自由散漫。太学校舍荒废,一片杂草丛生, 

  成了放牧的地方。顺帝永建六年 (公元131年),由于翟酺、庄雄的建议, 

  重修校舍,并扩建240栋,共1850间。另外扩大生源,除太常、郡国官吏 

  继续选送外,又增加公卿子弟及明经下第两种,并增加太学生的俸禄。这样, 

  太学才又兴旺起来。 

       在太学中教授学生,讲授经书的是“博士”。“博士”最早见于战国, 

  是对学者的泛称,并不是官名。战国末期,各国为求贤辅政,设立了博士官, 

  参与议政,博士就由学者变成了官职名称。秦王朝时,博士为奉常的属官, 

  备咨询,为朝廷的文化官吏。汉初承秦制,博士不限于经学,任博士者也不 

  限儒家。博士的选用,或由征聘,或由荐举,或由选试,或以诸科始进,或 

  由他官迁升。文帝时设置传经博士,如申公、韩婴为《诗》博士,晁错、欧 

  阳生因通《尚书》而立为博士。另外,《论语》、《孝经》、《孟子》、《尔 

  雅》皆设置博士。贾谊因长于文学,通诸子百家之书,也被任为博士。同时, 

  儒家也可兼学儒学之外的学说。如晁错既学申、商刑名之学,后又跟伏业学 

  习《尚书》。景帝时,辕固生以治《诗》而立为博士,胡母生、董仲舒立为 

   《春秋》博士。此一时期,博士的选择、弟子的推选都尚无定制。 

       自汉武帝置“五经博士”后,“五经”为“法定”的经典,儒家便垄断 

  了博士职。到太学开办时,博士的职责是“作经师”,以传授经学为业。博 

  士之长,秦时称仆射,东汉时改为祭酒。博士很易升迁,内迁可任太常、侍 

  中,外迁可为郡国守相、诸王的太傅或刺史、州牧。许多人由此而得高官。 

       西汉博士官的选择和任用,是用征拜或荐举的办法,不用考试,以名流 

  充当。成帝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定了选用标准:“古之立太学,将 

  以传先王之业,流化于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渊源,宜皆明于古今,温故 

                                        ① 

  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 东汉时,对博士的选择更加注意,举荐 

  者必须写“保举状”,被荐者还要考试,量才录用。它规定被荐者要具有一 

  定道德,通晓《论语》、《孝经》、《尚书》、《易》,有广博的知识;没 

  有什么疾病,隐居乐道,不求闻达,行为合乎四科标准(指东汉选拔人才的 

  淳厚、质朴、谦逊、节俭四种品德);年龄要在五十岁以上。一般来说,汉 



② 《后汉书·儒林列传》。 

① 《汉书·成帝纪》。 


… Page 44…

  代的博士都要求专长一门经学,并且是当时的名流学者。 

       汉代博士传经,有一定的师承关系,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在博士传授 

  时,只凭口授,但口耳相传,难免有误,想有所凭借,就不得不遵从大师所 

  讲的经说,这便成了“师法”。然而学者仅限于“师法”的传授,难免拘于 

  一见,对新的见解,不能发挥,于是又另立一家之学,称为“家法”。皮锡 

  瑞在《经学历史》中说:“先有师法,而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 

  者衍其流。”即先有师法,然后才有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如《春秋》 

  经有颜安乐、严彭祖被立为博士,那么其学说可称为师法。再传下去,其弟 

  子更为章句,发展有“颜氏公羊”、“严氏公羊”,这便是家法。因此,“师 

  法”重传授,明本源,“家法”重立说,争派别。所谓遵守师法和家法,就 

  是传经者绝对不能更改老师的学说,掺杂异说。否则,就成不了博士,即算 

  当上后也会被取消。如西汉孟喜从田王孙学易,后改师法,便被取消入博士 

  的资格。又如张玄任公羊颜氏博士,讲授时,兼讲了公羊严氏、公羊宣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