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国学小百科书系。元曲小百科 >

第20部分

国学小百科书系。元曲小百科-第20部分

小说: 国学小百科书系。元曲小百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程万里。

  这也是关汉卿写送别的名篇。和上一篇不同的,是上一篇写人去后的思念,这一篇写离别的场面。

  开头两句,就以极为震撼的字句,把人带入一个难以忍受的巨大的悲哀之中。“咫尺”是现在,“天南地北”,是今后,而且是马上就要成为的现实,对相爱的人,没有比这个更让人痛苦的了。所以对他们来说,是“霎时间月缺花飞”,这是一个极好的比喻。“月缺花飞”本不可能是“霎时间”出现的,但它却“霎时间”出现在离人的心里。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搁)着别离泪”,一个极为凄楚的画面定格,也许我们在生活中亲身经历过,至少在电影电视中见到过许多。“霎时间”,让我们想起了前人的许多描写:“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这时候,大概也是“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了,互道珍重,一声“保重将息”,包含了万语千言,男女主人公,一定是泪飞如雨,“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只有在心里祝愿对方平安幸福,前程万里。

  这一首曲和前一首〔南吕·四块玉〕都是写别情的名篇。但两曲在艺术上又有一些不同。前一首受词的影响大一些,语言较为典丽,也更接近于词。而这一首受民间艺术的影响大一些,语言较为通俗,也更接近民歌。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关汉卿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第七〕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镴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关汉卿真是个“折柳攀花”,“眠花卧柳”,“烟花路儿”上不回头的风流浪子吗?写在诗文中的愤懑之词,和那些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解民于倒悬的豪言壮语一样,大多都是当不得真的。

  我这里并不是在为关汉卿“撇清”。古时候的人,有些风流韵事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宋以后,市民阶层的壮大,更使得餐饮娱乐业得到很大发展,青楼妓院是到处都有的。所以,在文人的诗词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狎妓赠妓一类的作品,他们是敢于公开写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文人的诗、词、曲,包括杂剧、南戏,都是要靠这些歌妓们演唱的,元燕南芝庵《青楼集》所记的妓女,差不多都是记载她们的艺术表演才能,所以文人和歌妓关系密切也是很正常的。宋代柳永就说那些平康妓女“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要索新词,人含笑立尊前”(《玉蝴蝶》)。

  元代统治者轻视文化,文人地位很低,仕途既然无望,他们就转而在戏剧散曲等领域去发挥他们的才能。他们要创作剧本散曲,有的还要参与指导排练,甚至亲自傅粉登场,参加演出,当然与歌妓常常在一起。其实,在元代,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侮辱被压迫的人。文人的地位还在妓女之下,即所谓的“八娼、九儒、十丐”。关汉卿大胆地、极度夸张地写自己的这种浪漫生活,实际上是对社会的一种嘲讽和反抗。

  花和柳都指女性。这里特别说是“出墙朵朵花”,“临路枝枝柳”,就是专指妓女的。“出墙花”,用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后人往往用“红杏出墙”来表示女子别有所爱。“临路柳”,用唐敦煌曲子词《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去那人攀,恩爱一时间”词意。这首词是一位妓女自怜的口气。关汉卿〔一枝花〕,就围绕着花、柳二字做文章。

  〔梁州第七〕较具体地写自己的风月生涯。他自称伴的是“银筝女”“玉天仙”“金钗客”,玩的是分茶竹、打马藏阄,自己又是“通五音六律滑熟”之人。分茶,指饮茶。宋代以后,饮茶越来越讲究,甚至发展为一种游戏技艺,叫“茶百戏”,方法是将沸水冲入放有茶叶(宋、元人是把茶叶碾碎为末的)的杯中,由于冲水的手法不同,茶汤会幻化出如山水花鸟虫鱼等各种图形,就叫“茶百戏”,也就是分茶。宋人诗文中提到分茶的地方很多。竹就是画竹。《百花亭》杂剧第一折有“撇兰竹,写字吟诗”句,可见“竹”就是画竹。打马,是宋、元时流行的一种游戏,在一张极似象棋的棋盘上,掷骰子行马赌输赢,玩法比较复杂。宋李清照写有《打马图序》和《打马赋》。藏阄,是古代流行的一种游戏。有几种说法。一种说即“射覆”,将东西藏在扣着的盆钵之下,让人猜。猜者不能明说,要以诗或韵文为喻。后来演化为猜手里握着的东西。一种说即划拳,古人称为“拇战”。“五音六律”泛指音乐。这一曲中说“你道我老,暂休”,又扣题目“不伏老”。

  〔隔尾〕写经历,说自己久经风月场,该经历的,包括“窝弓冷箭枪头”都经历过了,还怕什么,“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是这个套曲中传诵最广的一段。关汉卿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说自己是一颗“铜豌豆”,表明了自己虽处逆境而坚强不屈的性格,也是对社会迫害的一种宣战。他不是只会眠花卧柳、折柳攀花的庸俗之辈,而是有着广泛修养的艺术家。这里提到的围棋、蹴踘、打围、插科、歌舞、吹弹、咽作、吟诗、双陆等,都不是很简单的技艺。蹴踘,古代的踢球游戏,从汉代起就开始盛行,据说是今天足球运动的前身;打围,有的注释说是打猎,显然是错误的。关汉卿谈的是风月场中的玩法,绝不会是打猎的。其实,打围就是玩骨牌,清平步青《霞外敚肌な脱琛ご蛭А罚骸肮桥浦酚性淮蛭д摺!辈蹇疲蟾胖富硌荩缦肪缰械摹俺蟆保淮档富岣髦掷制鳎凰剑攀绷餍械囊恢钟蜗贰R砸黄迮躺嫌惺溃礁饔小奥怼比舾桑匆欢ǖ墓婢刂厉蛔咏苑降穆砘髀洌缺换魍暾呶骸U庋桓觥扒嬖傲煨洌鼙嘈匏祝碓泳绨嗤贰钡娜宋铮绱诵扪闯谅傧铝牛睾呵洳豢赡苊挥欣紊В豢赡苊挥蟹吆蓿且砸恢滞媸赖奶壤词惴⒆约旱姆呤兰邓字椋颐强吹降模皇且桓龇缭鲁≈械睦俗樱且晃缓诎瞪缁嶂杏⒂碌亩肥俊

  这一套曲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充分显示了关汉卿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一枝花〕说花柳,句句不离花柳;〔梁州第七〕中的鼎足对,分别用到“银”“玉”“金”三字,“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每句各用四个相同的字;在“铜豌豆”前加上一长串结构相同的定语等等,都令作品生色不少。关汉卿不愧为语言和修辞大家。

  中吕·阳春曲 《题情》六首录三/白朴

  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迱逗我许多时。

  慵拈粉线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你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题情是元散曲的一个重要主题,几乎人人都写过,能不能成功,主要看你能不能说出点别人没有说的东西,或是意境,或是语言。这一点,白朴做到了。

  第一首明明是说无限的思念,却偏偏要说“写恨词”;明明是害了相思,却偏偏要说“可怜不惯害相思”。但是,正因为这样说,反而衬出相思之深。结尾两句可见这相思之苦,这由爱而生的“恨”,是那么执着的爱。为了对方一个“肯”字,竟被“迱逗”了很长时间。“迱逗”也写作“迤逗”,挑逗,勾引的意思。

  第二首写与情郎别后的相思。“慵拈粉线”,是没有心情做针线活。唐朱绛有一首《春女怨》,写的就是这种情景: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闲《金缕》”,是指没有心情歌舞。“闲”,即闲置,放在一边了。《金缕》,即《金缕曲》,此处泛指歌舞。

  “懒酌琼浆冷玉壶”,指无心饮食。这一切,都是因为“才郎一去信音疏”。

  第三首说得很有道理。天下之事,有时候越是压迫,越是间阻,反而适得其反。而许多事情,来得也不是很容易的,大多是先苦后甜,学习如此,工作如此,爱情也是如此。开头两句,简直可以当作格言来读的(而且也确实被许多人当作了格言)。“俭”字本意是贫乏、节省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吝啬,不容易。从来好事都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但经过艰苦的努力,就会苦尽甘来,就像瓜儿一样,未成熟的时候苦,成熟后就甜了。

  大概这一对恋人的爱情被女方的妈妈反对,抑或是在未婚之前把女儿管束得较严,所以小伙子才感叹“你娘催逼紧拘钳”。但越是这样,他越是情深,越是想得到姑娘的爱。

  双调·沉醉东风 《渔夫》/白朴

  黄芦岸白䜣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万户侯是人人向往的,它既象征着功成名就,又象征着富贵荣华,所以往往又被人鄙视。举两首唐诗为例。先看李贺的《南园》诗:

  摘章寻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诗中对万户侯是充满向往的,因为画像能够上凌烟阁的,都是有大功劳的人。

  再来看看杜牧的《登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诗中对万户侯又充满了蔑视,因为张祜的诗写得好,所以敢于“千首诗轻万户侯”。

  那么,白朴在这里又是以什么来“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