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涌泉禅寺经板目录序宋儒有言。“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予于斯语。重有感焉。粤自腾兰入汉。白马驮经。乾竺贡书。代有增益。自东晋以迄南北朝。斯时佛法专重经教。世主以译经为妙严。僧伽以试经而得度。说法以依经为本据。行道以转经为功德。必至博通三藏。始称法师。纵云究极一乘。罔识真药。是故正法眼藏。以不立文字。目为虚妄。阐提佛性。以未见经文。争相诘难。甚至重溟五舶。预言被摈于关中。面壁九年。达摩见毒于熊耳。以胶柱而鼓瑟。遂饮水而分河。此圭峰禅源诸诠集之所由作也。李唐以降。拈花一脉。五宗分化。禅德辈出。类多博该三学。于是禅教始渐融通。试观少室以楞伽为印心。东山以金刚为下种。乃至字则不识。义即请问。坛经不乏说教之文。读经看教。宛转归己。百丈所许自由之分。凡兹理事。明示风规。若夫金弹银弹之权譬。佛说魔说之讹。拈止啼钱。剿绝儿孙解路。挝涂毒鼓。死尽魔外偷心。甚至...
朗日塘巴尊者造颂 索达吉堪布 传释 顶礼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大恩传承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 一、缘起 朗日塘巴尊者所造的《修心八颂》历来都受到高僧大德们的重视和推崇,在国外,达赖喇嘛、贝诺法王及顶果钦哲仁波切等诸大德都多次为众传此要法,但他们多是念传承或稍作解释,没有较广的讲解与释经。在国内的很多高僧大德也极其重视此《修心八颂》尤其是我等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在所传讲的法要当中,把这部论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在我刚到学院时,曾听他老人家对僧众说:“一个人如果想真的修行,首先要精通三部论典,即土美仁波切著的《佛子行三十七颂》、宗喀巴大师著的《三主要道颂》及朗日塘巴尊者著的《修心八颂》。”并规定常住五明佛学院的僧众必须背诵这三部论...
十重唯识述义昌如 内容提要:“十重唯识”是法藏大师在其著作《大方广佛华严经探玄记》中,为了解释有关“三界唯心”的问题而提出的。“十重唯识”中,法藏大师从华严宗的角度,借助唯识法相宗相关理论,从而展开“十重唯识”的论述,以便阐明华严宗唯心之旨。本文将对“十重唯识”文本及相关的思想,进行简略地探讨与剖析。 关键词:十重唯识融事相入全事相即帝网无碍 作者昌如,中国佛学院讲师。 一、前言 十重唯识是华严宗三祖法藏大师(公元643~712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为了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第六现前地的“三界虚妄,但一心作”一文时而提出的。十重唯识即是(1)相见俱存唯识,(2)摄相归见唯识,(3)摄数归王唯识,(4)以末归本唯识,(5)摄相归性唯识,(6)转真成事唯识,(7)理事俱融唯识,(8)融事相入唯识,(9)全事相即唯识,(10)帝网无碍唯识。...
2004-03-10 小澂一 中国佛学,自唐五代以后日趋衰落,直到近代,又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单看当时的大家,出家的法师有谛闲、圆瑛、印光、虚云、弘一、太虚、法尊、印顺、巨赞等等,在家的居士有杨文会、欧阳渐、吕澄、王恩洋、韩清净、周叔迦、袁焕仙等等。他们几乎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各个宗派,而且更有的是会通各家,另立新说。 为什么佛教那个时代能重放异彩?原因很多,从大的方面看有两个。一是佛学自身的衰弊日益加深,到清末时已经相当严重。而恰在此时,西方思想随着物质文明涌入,越来越严重地冲击着包括佛学在内的传统思想、信仰。佛学在两者的合力之下,必然会发生反动。可以说,那时的大家,无论是否自觉,都是对这两方面的危机作出了回应。欧阳竟无(渐)是其中极为突出的一位,他的佛学思想一直自觉地回应着佛学的危机和机遇。...
《新派六爻预测学》课堂笔记一、五行定义:世界是由水、火、土三种基本物质组成,木和金是由水、火、土产生,木和金只是代表三种物质相互转变过程的一种表达形式,并不是实的。只有水、火、土才是实的。因此把水、火、土划分为实;金和木划分为虚。其中土为虚实特点都有。2、五行三种状态无论水、火、土还是金和木都有三种状态,即:阴、阳和阴阳不分;也可看成可见、不可见、似见非见;有、无、有无之间的三种状态概念。3、五行的类像水为被动资源、火为能动资源、土为转化载体,金为无形(不可视)变化、木为有形(可视)变化。4、五行特点水好的人财富多、木好的人有形变化多(表演好)、火好的人付出多、金好的人无形变化多(特意、思维等)、土好的人接受转化能力强(体格健壮)。...
德川家康山冈庄八 01 破晓之前02 尘土之叹03 桔梗04 雪 月 花05 死 谏06 流 星07 重 逢08 逃 亡09 贯彻到底10 中 计11 女 刺 客12 审 判 者13 初 战14 灭亡之歌15 大地之盐16 人民的心声17 烈 日18 志气之塔19 下一阵风20 筑前旋风21 误解之海22 出奔23 两雄相会24 派阀之芽25 妻 母26 朝日夫人27 憎 恶28 弥陀之光29 老年得子30 高野之雨31 三成的腹案32 江户的觉悟33 台风眼34 神佛的声音35 静36 淀君日记37 樱花的淫行38 百花争放39 朝 之 葵40 独 眼 龙41 四条之水42 南 蛮 营43 地 鸣44 火山复活45 纪伊见山...
第一部分 1.解庄的钥匙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教会的功能教会有很多重要的功能,教会在世界上从三个形态显明,后来又发现一个常被乎略的功能,教会共有四个功能:一、见证:在世界上有很多见证,很多时候教会对见证方面了解不完整,见证不单单是把所看见所经历的讲出来,这还不是真正的见证。真正的见证包括:1)有经历:真正的经历,而非想像的经历。有些人的经历是想像的经历。比如:有一个弟兄,看见一姐妹天天对他笑,以为这个女孩对自己有意思,有一天就对这个女孩说:“你爱我吗?”女孩吓了一跳,回答说:“没有呀,我根本就不爱你!”又说:“我每天早上都向人笑,并问候人早安!”这个弟兄的经历是幻想性的经历,会有错误的。就算你有的是真正的经历,也要与事实配合。真见证不是私人的经历,还要有事实与周围之人的印证。...
2006-10-17 09:55:32大 中 小选自《克里希那穆提传》(PuPul Jayakar著,胡因梦译)“人的一生中,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只在往外攀缘、往外观察,只是吸收外在的知识、向外寻求物质及精神的食粮、对外在的人事物深感兴趣,只是祈求外在人事物或神祗灵异的庇护,一直深受外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得失的影响,绝少时间好好静下心来,自我觉察观照,内观自己发生的实相,看清自己身和心是如何的交互作用,来真正的了解自己……”——《大念住经要义》……这些演讲对克里希那吉是一项挑战。他必须发现新的词汇,好让那些不太懂英文的孩子了解他的意思。有关权威、恐惧、悲伤与死亡等十分复杂的问题都做了沟通。克里希那吉的停顿、全神贯注、摄受力与热情,深探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年纪最小的也不例外。克里希那吉的语气非常温和,说话的速度很慢;他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孩子们都安静地聆听。...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颂 益西彭措 讲授 顶礼上师三宝! 序 言 全知麦彭仁波切(公元1846——1912),乃前译宁玛巴一代宗师,莲花生大师及雪域诸多伏藏大师所共同授记的文殊菩萨殊胜化身,曾经为随学弟子示现以智慧之火点燃火供,修持忿怒本尊令夜空中的繁星纷纷躲避,以及西藏一些寺庙的僧众以大威德等威猛诛法诛杀时汗毛无损诸多不可思议的稀有成就与神变,一生中如杲日般主弘无上密法大圆满。 此《定解宝灯论》是尊者孩提时代(七岁)游戏时随口唱出的金刚句,被后人誉为总集显密精要之窍诀藏。全论以九乘佛法修持中必须抉择的七难题为起因,雪域各派高僧大德的观点为助缘,遵循依法不依人的原则,剖析种种因机施教的暂时立宗,依世尊二转法轮般若经典与三转法轮开显如来藏光明的了义经典、第二佛陀龙树菩萨与月称菩萨的密意、圣者弥勒菩萨与无著菩萨的论...
宋 昙无竭译 1卷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宋黄龙国沙门昙无竭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仙人鹿苑中。与大比丘众二万人俱。菩萨万二千。其名曰师子菩萨。师子意菩萨。安意菩萨。无喻意菩萨。持地菩萨。般罗达菩萨。神天菩萨。实事菩萨。伽睺多菩萨。贤力菩萨。明天菩萨。爱喜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智行菩萨。专行菩萨。现无碍菩萨。弥勒菩萨。如是等上首。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复有二万天子。善界天子。善住天子等。以为上首。皆住大乘。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为说法。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华德藏。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惟愿世尊。赐我中间。欲有所问。佛告华德藏菩萨。恣汝所问。诸有疑者吾已知之。当为解说令汝欢喜。尔时华德藏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五神通。得如幻三昧以善方便能化其身。随众形类所成善根。而为说法。令得阿耨多...
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那得不受人家的耻笑和轻视呀。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后来诸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那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的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尽违背佛祖分宗别教的深意。且无意中犯了毁谤佛法危害佛门的重罪。不是一件极可哀可愍的事吗。望我同仁。不论修持那一个法门的。都深体佛祖无...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基 本 内 容 (一)、练功姿式 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 1/2 — 1/3 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