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武林录,由自称女太史的蓝冰儿所著。 为保证其权威时效性,每年修订出版一期,共分兵器谱,逸事谭,生存手扎三大篇目,实乃我辈武林中人行走江湖必备之宝典。 兵器谱,详列天下各大高手之武功排名,招式门派,铁血江湖,本就纷争不断,新旧交替,快如流星。故时有变更,唯碎梦楼主云暗天自五年前创碎梦楼以来,始终稳据榜首。 逸事谭,涵盖了当年武林排得上位次的各大势力、门派所发生的大小事宜,上至掌门更迭,下至弟子嫁娶,当真事无具细,娓娓道来。 节选,生存手扎之第一章——武林三害。 蓝冰儿卷首总批:虽江湖中能挡碎梦楼主云暗天一掌的屈指可数,但因其自视极高,一般人等不屑动手,故其对绝大多数武林同道尚不会构成极大威胁。但以下三害,请务必防之。...
二.处事生活篇 ㈢行事为何整夜祷告神?引论:路6:12-13那时,耶稣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到了天亮,叫祂的门徒来,就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报题:…… 祷告:…… [叙述背景。]一、不凭经验教训:撒下5:22-24非利士人又上来,布散在利乏音谷。大卫求问耶和华,耶和华说:“不要一直的上去,要转到他们的后头,从桑林对面攻打他们。你听见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就要急速前去,因为那时耶和华已经在你前头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军队。”[叙述背景。撒下7:3-5……代上22:7-9……之背景。罗11:33……!歌:主祢最知道我们的道路(迦59首)]二、不按自己意思:太26:39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叙述背景。利10:1-2……(拿达、亚比户按己意事奉神被神所灭)。圣经说什么,你就作什么;...
作者:魏德东 [2001-8-6 8:38:03]方东美先生说:“假使你讲唯识而执著识,认为识是真实,这可以说是一个根本错误的思想,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注:《华严宗哲学》上册,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5月第4版,第438页。)“唯识学最后的目的在转识成智,所以不是唯识学而是唯智学。”(注:《华严宗哲学》上册,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5月第4版,第439页。)这是真知灼见,一语道破唯识学的真谛。唯识而不拘囿于识,根本原因在于,唯识学的终极目的,不是建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唯识思想的确立,引导众生解脱成佛。唯识学的成佛途径就是转识成智:转舍世俗的心识,成就超越的智慧。这是唯识学的终极关怀,是唯识的实现,也是唯识的超越。...
净土往生传 叙净土往生传 宋福唐飞山沙门戒珠叙 给孤园中圣贤之众毕集。是时众无一辞之请。如来遽然而告曰。过是西方十万亿国有净土焉。其土广博百宝成焉。又曰。众生思焉念焉。求而以生者。皆如愿焉。说者曰。十二分教以罗万有。此乃无问自说之一分也。其义犹何。犹母之拊婴儿不俟其请。但欲顾其手足乳而哺之。腹而拥之也。然如来舍净梵降迦维。其说法者五十年。流慈振毓。随机有授。其间龙天释梵声闻缘觉大菩萨众。弃头目捐髓脑。外于国城珍宝。殷勤三请者非一。如来或辞或默。止止而不说也。有之至是而乃自说。诚悲五浊异生流浪。而不息者长劫。夫将厌五浊。期生于净土。必在乎专念。念言之至以系乎想十六观。所以第资焉。经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其故何哉。明其始也。举其渐之之谓也。行始于有修。智始于有习。无上极果以始于深心。深心者确乎其不可拔者也。故一念转三涂之苦。十念阶九品之善。此...
《春秋穀梁传注疏》目录 目录 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 □《春秋穀梁传注疏》□注 晋·范 宁□疏 唐·杨士勋□整理 明月奴□制作 真 如□发布 读书中文网 《春秋穀梁传注疏》序 序 [疏]释曰:此题,诸本文多不同,晋、宋古文多云《春秋穀梁传序》,俗本亦有直云《穀梁传序》者。然“春秋”是此书之大名,传之解经,随事则释,亦既经传共文,题名不可单举。又此序末云“名曰《春秋穀梁传集解》”,故今依上题焉。此序大略凡有三段。第一段自“周道衰陵”,尽“莫善於《春秋》”,释仲尼修《春秋》所由,及始隐终麟之意。夫圣哲在上,动必合宜,而直臣良史克施有政,故能使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洎乎周德既衰,彝伦失序,居上者无所惩艾,处下者信意爱憎,致令九有之存唯祭与号,八表之俗或狄或戎。故仲尼就大师而正《雅》...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目 录 一 功德品 27 二 发愿品 42 1. 胜莲如来刹土庄严 42 2. 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46 3. 宝藏如来解析梦境 49 4. 海尘劝请众生发心 52 5. 辐轮王与诸人发愿并得授记 60 6. 海尘所发五百大愿 72 7. 如白莲花之殊胜大愿 99 8. 海尘得授记 104 9. 当场其他众生所发誓愿 105 10. 系念佛陀及身着法衣之功德 108 11. 大悲尊者转生为福力王 111 12. 摄受浊时众生 114 13. 微财转轮王施身 117 14. 灯显王利益众生 121 15. 权巧方便度众生 125 16. 劝请诸佛初发心 129 三 布施品 141 17. 大悲尊者太子以身饲虎 141...
第一天开示开始时的障碍~内观禅修的目的~为何以吸呼作为入手处~心的本质~何以会有障碍及如何克服~应注意事宜第一天会有很大的障碍而且不舒服,部分原因是不适应整天的静坐禅修,但主要是因为你们开始学的这种静坐,是要你们觉知呼吸,除了观察呼吸没有别的。如果在觉知呼吸之外,另外加上不断重复某个字句、念咒、或持诵神佛名号,或是观想某位神或菩萨的形像,也许会较快较容易集中心念,而不会有这许多的不适。但是,你必须只观察纯粹自然的呼吸,不去调息,也不加任何持名或观想。之所以会有以上的限制,是因为内观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集中心念。心的专注只是助力,帮助引导到更高的目标,也就是净化内心,根除内心所有的染污与不净,从痛苦中得到解脱,得到完全的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