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短篇H文小说人气周排行榜

谈心说识(依昱)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冥王 |更新时间:2024-05-14
  [作者释依昱]  前 言  《般若经》云:於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种种世法皆由心。  怀著感恩的心,以一年又八个月的时间,写完“谈心说识”这个连载於《普门杂志》的专栏。事实上这一系列文章的完成,因缘於师父星云上人对佛教文化事业的关怀与投入。  一九八九年我刚从日本返国,适逢普门杂志的编辑内容要全盘更新,师父为此召开几次编辑会议,得知我的大学论文和硕士论文写的是和唯识有关的内容,就指定我执笔这一方面的文章,而且要每月一篇;《谈心说识》这个篇名也源自於师父上人的构思。因此就从一九八九年十月至一九九一年六月止(普门杂志第一二一期至一四一期)有十八篇有关唯识学的文章,陆绩刊载於普门杂志。... 
菩萨学处+太虚大师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冥王 |更新时间:2024-05-14
           太虚大师讲述  佛教经律,说二处学:一曰比丘学处,是指比丘应学习的律仪言,规定若者应作,若者不应作,使所有如法出家的比丘大众,都轨纳在这个范围内。一曰菩萨学处,这是把范围更扩大开来,除包括比丘学处外,且统贯世出世间一切阶位渐进为菩萨的学习,是指依菩萨应作不应作的规律,成为学习菩萨心行的基础,其弘深广大,较前者倍增殊胜。现在所要讲的是——菩萨学处。  一、菩萨学处释名  “菩萨”的名称,人人都知道;但其真正的意义,多数殊不了了。通常人率以偶像代替菩萨,如见泥塑、木刻或浮雕、金铸、绘画、纸扎的形像,都叫菩萨,甚者指洋囡囡为洋菩萨,这是含有错误的,而后者更成为习俗的最大错误。要知偶像中固有菩萨的像,但也有比菩萨更高阶位的佛像,也有较低的古圣先贤的像,甚至有牛鬼邪神的像,不能笼统地都称之为菩萨。... 
君主法规论释+索达吉堪布译释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蝎子王 |更新时间:2024-05-14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颂  堪布索达吉 译释  梵语:日查呢德善章布玛巴拉色阿朗呷[曰/阿]纳吗  藏语:加波奴记单久萨西炯为坚吉夏瓦  汉语:君主法规护地庄严论  目 录  第一品 不放逸 8  第二品 观察智者 26  第三品 观察行为 61  第四品 观察语言 105  第五品 观察眷属 156  第六品 观察作法 212  第七品 观察具德 255  第八品 观察正行 270  第九品 稳重精进 277  第十品 观察调柔 310  君主法规论释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颂  堪布索达吉 译释  梵语:日查呢德善章布玛巴拉色阿朗呷[曰/阿]纳吗... 
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印顺法师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更新时间:2024-05-14
  一九五一年夏印顺法师在香港屯门净业林讲  悬论  一叙大意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简称胜鬘经,为真常妙有的大乘要典。法华、涅槃、楞伽等经的要义,本经都包含得有。在南北朝时代,流通极广。今先以三义,来略明本经的要义:一、平等义,二、究竟义,三、摄受义。  一、平等义:大乘佛法有一名句:“一切众生皆得成佛”。这句话,是极深刻、极伟大的。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这是不简别任何人的,人人都可以成佛的。在六道中轮转的其他众生,无论如何,也终于会有修学佛法的能力,达到成佛的目的,不可说这些众生可以成佛,那些不可成佛,而是普为一切众生的,所以佛法极其平等。比之一般,佛法才是真正的大平等,究竟的真平等。佛法虽是为一... 
新派六爻预测学 课堂笔记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独来读网 |更新时间:2024-05-14
《新派六爻预测学》课堂笔记一、五行定义:世界是由水、火、土三种基本物质组成,木和金是由水、火、土产生,木和金只是代表三种物质相互转变过程的一种表达形式,并不是实的。只有水、火、土才是实的。因此把水、火、土划分为实;金和木划分为虚。其中土为虚实特点都有。2、五行三种状态无论水、火、土还是金和木都有三种状态,即:阴、阳和阴阳不分;也可看成可见、不可见、似见非见;有、无、有无之间的三种状态概念。3、五行的类像水为被动资源、火为能动资源、土为转化载体,金为无形(不可视)变化、木为有形(可视)变化。4、五行特点水好的人财富多、木好的人有形变化多(表演好)、火好的人付出多、金好的人无形变化多(特意、思维等)、土好的人接受转化能力强(体格健壮)。... 
佛教缘起哲学统观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更新时间:2024-05-14
  佛教缘起哲学统观  作者 : 胡晓光  缘起哲学思想是佛教理论的基石,若通达缘起法义,即见佛教真实本义。以往讲缘起法者,多是将经论中的各种缘起名目罗列一起,一一地对名相进行诠解,这只是为了对缘起法的知识统观介绍,笔者亦曾撰此类文章。本文则依哲学方法对缘起法甚深义进行研究分析,从实质上对缘起法这一哲学思想要义作统观。  从佛法的立场讲,佛法是非宗教、非哲学的。因为佛教是一种觉者的言教,是一种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体系,并不是一种神道教。佛教是无神论,它否定神我与灵魂的存在;但它又不是唯物主义,它主张万法唯心。说非宗教,并不等于佛教中不存在宗教成分,只是佛教与其它宗教有很多不共处。佛教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哲学思想,但是佛教又否定思辩可以认知本体真实。佛教的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也是不共的。这种主张在近代为欧阳竟无居士所提倡。... 
倪柝声-为主而活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冬冬 |更新时间:2024-05-14
总目录第一部在神的家中一与世界分别今天,我们要对初信的人,讲到与世界的分开。关于这一个问题,在圣经里的命令是相当多。在旧约里的榜样和教训也是相当多。像巴比伦、像所多玛、像迦勒底的吾珥、像埃及,都给我们看见,人应当与世界分开。与世界的分开,是有好几方面应当分开的。埃及代表世界的快乐;迦勒底的吾珥代表世界的宗教;巴别塔代表世界的混乱;所多玛代表世界的罪恶。人应当脱离埃及,人也应当像亚伯拉罕一样从迦勒底的吾珥出来。罗得到了所多玛,以色列的国民陷在巴比伦,都应当从那里头出来。圣经里,用四个不同的地方,来代表世界;同时把这四个拿来给神的儿女看,人该怎样脱离世界。我不知道你们出去所碰着的初信的人是甚么样的人,如果有人好象是有一点属灵的知识,有一点属灵的背景的,不妨把这四个完全提起。普通的时候,我们提起埃及就够。... 
根松成林嘉活佛开示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精灵王 |更新时间:2024-05-14
=关于皈依——上师于泉州开示(弟子问:我已经皈依了一位上师,还能不能皈依其他的上师?)圆满的皈依是自皈依,就是自己“成佛”,证到无二的自性三宝。要达到这一种皈依必须依靠三宝。上师正是自性三宝的无二显现。上师所做的一切正是为让你怎样最快地证悟自己内在的三宝。所以我们要先至诚皈依外在的上师、佛、法、僧,因为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迅速地证悟自性三宝,摆脱轮回的苦海。正确的皈依并不只是拿皈依证就算了,要得皈依之体。如何得皈依之体?首先你要至诚忏悔业障,生起真正的皈依之心(为了人天的福报而皈依是下品心,为了自己摆脱轮回之苦为中品心,为了自他成佛为上品心),其次,给你做皈依的法师必须持戒清净,并依仪轨如法地为你授戒,这样才算真正的皈依。...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保时捷 |更新时间:2024-05-14
  宋 昙无竭译  1卷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宋黄龙国沙门昙无竭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仙人鹿苑中。与大比丘众二万人俱。菩萨万二千。其名曰师子菩萨。师子意菩萨。安意菩萨。无喻意菩萨。持地菩萨。般罗达菩萨。神天菩萨。实事菩萨。伽睺多菩萨。贤力菩萨。明天菩萨。爱喜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智行菩萨。专行菩萨。现无碍菩萨。弥勒菩萨。如是等上首。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复有二万天子。善界天子。善住天子等。以为上首。皆住大乘。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为说法。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华德藏。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惟愿世尊。赐我中间。欲有所问。佛告华德藏菩萨。恣汝所问。诸有疑者吾已知之。当为解说令汝欢喜。尔时华德藏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五神通。得如幻三昧以善方便能化其身。随众形类所成善根。而为说法。令得阿耨多... 
走+向+解+脱_zjp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披荆斩棘 |更新时间:2024-05-14
  ——三乘根本戒概述  (上——在家篇)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具德大恩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  为一切众生清净持戒、获得究竟解脱而发无上菩提心!  前言  根据佛陀以及历代传承祖师的言教,初学者应在守持清净戒律的基础上闻思修行,也只有扎扎实实地打好了戒律的基础之后,佛法的深广功德才能如实生起。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发了无上菩提心后,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修习,以布施无数的血肉等六度万行圆满了福慧资粮,证得无上佛果时,所宣述的第一转法轮中,在见解上抉择了人无我,在行为上则制定并强调了戒律。这行为上的戒律是释迦牟尼佛以其一切智智来观察有缘弟子进入佛门后首先所应该行持的。佛陀涅槃虽就象夕阳西下,而佛弟子在此时还能沐浴到佛陀的光明,那光明就是戒律所发出的... 
转识论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风雅颂 |更新时间:2024-05-14
  No. 1587  轉識論(從無相論出)  陳代真諦譯  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生。二轉為法。一切所緣不出此二。此二實無。但是識轉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緣有三種。一果報識。即是阿梨耶識。二執識。即阿陀那識。三塵識。即是六識。果報識者為煩惱業所引故名果報。亦名本識。一切有為法種子所依止。亦名宅識。一切種子之所栖處。亦名藏識。一切種子隱伏之處。問此識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別一體無異。問若爾云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識此識能生一切煩惱業果報事。譬如無明。當起此無明。相境可分別不若可分別非謂無明。若不可分別則應非有。而是有非無亦由有欲瞋等事知有無明。本識亦爾相境無差別。但由事故知其有也就此識中。具有八種異。謂依止處等。具如九識義品說。又與五種心法相應。一觸。二作意。三受。四思惟。五想。以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心恒動行名為作意。受但是捨受。思惟籌量可行不可行。令心成邪成正。名為思惟。作... 
竹窗随笔、二笔、三笔(全)_莲池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谁知道呢 |更新时间:2024-05-14
‘竹窗随笔’为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儒间的诤论也有一番精辟论述。而其中谈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师的风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范。···竹窗随笔 竹窗二笔 竹窗三笔竹窗随笔 莲池大师著出版说明竹窗随笔序僧无为人命呼吸间古今著述儒释和会楞严(一)楞严(二)礼忏功德螯蛎充口东门黄犬为父母杀生鹿祀求名心喻换骨洪州不得珠体坟墓菩萨度生悟后孚遂二座主实悟出家父母反拜生愚死智庄子(一)庄子(二)... 
白话阿含经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套牢 |更新时间:2024-05-14
杂阿含第一经(无常经)/刘宋天竺三藏 求那跋陀罗 梵文汉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第一经(无常经)... 
普贤王如来大力愿颂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两块 |更新时间:2024-05-14
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传授莲花正觉译生死涅磐法,一因二道果,明无明所变,今以普贤愿,令于法界宫,一切成正觉。根元本无为,自然不可说,无世出世名,了此即成佛,无明而流转,愿三界有情,皆了无说义。我是大普贤,无因缘因义,了此自然事,无内外增长,无念无暗垢,故自无过染,自证原安住,世坏亦无畏,不著五浊尘,无别自然智,无色无五毒,明了未尝灭,一性有五智,于五智成熟,出初佛五部,于此智渐广,生四十二佛,由运五智力,生五八雄猛,根本明无迷,故为本初佛,由我发此愿,三界诸有情,了知自然智,大智得增上。我化身无间,分化百俱胝,如应种种现,由我悲愿力,三界诸有情,解脱六趣处。... 
201愣伽经-修学圣道的次第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别克陆上公 |更新时间:2024-05-14
美国 法云寺禅学院院长上妙下境 长老 开示目次:一、引经立题九、 大乘法空金刚慧二、愿力为先趣圣道十、 言说安立唯识现叁、恒学佛法无厌足十一、假名无实毕竟空四、采集业由执着起十二、证无分别智解脱五、众生执着感苦果十叁、逮得自在名为慧六、罗汉分别花着身十四、圣道依法不依人七、诸法本性无分别十五、抉择所修是圣道八、无常为门入圣道十六、教观并行道心坚 一、引经立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叁里有一个颂:「采集业为识,不采集名智。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 
藏传佛教疑问120题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浮游云中 |更新时间:2024-05-14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1、什么叫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就是以藏民族为信教的主体民族,藏语文为主要施教、学修工具,在特殊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显密佛教。从公元七世纪初引进到现在,藏传佛教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藏传佛教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初传、中兴、鼎盛、走向世界四个阶段。从七世纪初松赞干布主持译经、建立佛教法规到九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为藏传佛教的初期传播阶段。从十世纪末大译师仁钦桑布译经,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进藏传法到十四世纪格鲁派诞生前为藏传佛教中兴期。噶当、噶举、萨迦、宁玛、希结、觉囊、绰普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藏传佛教教派都在这一时期相继诞生,在学术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从十四世纪后半叶宗喀巴大师建立格鲁教派起到二十世纪中叶,为藏传佛教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以拉萨三大寺为首的数千座大大小小的学院式喇嘛寺... 
共3587本 当前第176/225页 << < 171 172 173 174 175 176177 178 179 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