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家明一一 我第一次注意蓝刚,是因为他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蓝刚。 英文名字,他们都叫KONG。金刚的那个刚。 我在伦敦认识他,开中国同学会,他开一部红色的赞臣希利,带着一个洋妞,飞扬跋扈,做同学会副主席。 他很沉默,因为我是乘公路车去的,并且没有女朋友。 我并没有找到女朋友,一直没有。 有人介绍我们认识。 介绍人这样说:“家明,来来,你一定要认识蓝刚,你们两个人同念一科,并且都是那么出色,念流体动力的学生并不很多。” 我记得他们仰起头笑,他说:“家明,真是天晓得!在中国,男人只懂得叫家明,女的只会叫美玲!” 我没有生气,他们常常取笑我的名字,因为太普通了。可是我根本是一个普通的人,有个普通的名字,有什么不好,我当时与他握手。...
因为大地有梦想—关于大地、艺术、生存的思考徐刚简历徐刚,1945年在长江入海口崇明岛诞生,他从小失去父亲,却听着长江涛声长大成人,从北大中文系毕业时,徐刚以诗歌成名,但1987年以后,他转而以报告文学方式把笔触转向环境与人,陆续写出《伐木者醒来》,《守望家园》《地球传》,《长江传》,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环境使者的称号。徐刚是获此殊荣唯一一位作家。数年前,凤凰高层曾看到徐刚的《中国风沙线》,是一篇力作。随即派杜宪和摄制组沿风沙线走上一遭,徐刚担当嘉宾主持,此举唤醒了一大批观众的环保意识。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有一位诗人他很少写到爱情,如果是写到爱呢,也是那种赤子对大地之爱,他的名字叫徐刚,他已经从事环境文学写作长达14年了,没有津贴没有工资,在太太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他克服重重困难,走遍了千山万水,写出了一系列环境主义的力作。他,简历是什么样子...
作者:钱达尔蔡国辉 译[作者简介]倒长的树一 父亲去世的时候,拉姆家里还有一间草房、一头牛、一口井和一个小小的园子。其余的家当都在父亲生前抵了债——有一些付给村里高利贷者,有一些归了国王。 父亲死后,母亲对拉姆说:“现在咱们什么也没有了,你干脆到国王那儿当兵糊口吧。”拉姆是个傻呼呼的孩子。他刚十二岁,说话粗鲁,根本不懂得应当怎么讲话。他没理会母亲的话,反而说: “哼,要我找上门去?干吗国王不来找我?是他需要士兵,又不是我需要。” 母亲慌忙朝四下里看了看,说:“你小点声,国王听见了可要杀头的。” 果然,拉姆的话真传到国王的耳朵里去了。因为凡是残暴无道的国王,总要把密探布满全国的。国王一听到拉姆的话,就亲自上拉姆家去。拉姆从未见过国王,不知国王是个什么样子。他问道:...
5月6日 《金正昆谈礼仪之服饰礼仪》 金正昆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09日 14:25 主讲人简介: 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 在生活和工作中,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和困惑:重要场合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西装究竟怎样穿才算得体?上班工作,着装要注意些什么?佩带饰物又有哪些讲究?这些问题使得我们面对着自己衣橱中的衣服兴叹不已。 尽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不仅仅是个人品位的体现,更成为人们彼此考量的一个尺度。今天,金正昆教授从穿衣打扮说起,与您一起探讨服饰中的礼仪。...
计算机时代的中国数学吴文俊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圣凯诺·世纪大讲堂。大家都知道,国家科技最高奖的奖金是五百万元人民币,而我们的国家主席江泽民,他在首届国家科技最高奖的颁奖活动当中就把这个奖项分别颁布给了两个人,一个人是水稻专家袁隆平,还有一位是谁来着?观众:吴文俊。主持人:地球人都知道。谢谢吴先生以83岁的高龄来光临我们的节目,但是您还是首先交代一下,您这五百万元存在哪家银行,已经花了多少了?吴文俊:这五百万元主要是其中五十万是给我个人的。主持人:啊,就十分之一啊?吴文俊:那么还有四百五十万,是指定作为我的这个科研基金,这个科研基金由我个人完全支配,我认为哪个项目合适,我就支持哪个项目。到现在为止呢,已经成立了几笔基金,其中一笔是这个科学院的陆院长提出来,是我提倡的数学机械化,来应用推广,成立一个基金。陆院长从他院长掌握的基金里面,拿出五十万。...
《银孔雀》 看着她那个样子, 织布匠突然冒出来一个奇异的想法: 也许说不定,这些人是孔雀吧—— 不会是悄悄地活在这片原始森林深处的孔雀的化身吧? 从前,遥远的南方的海岛上,有一位手艺高超的织布匠。 虽说还是一个小伙子,但他织出的布的美丽的颜色、手摸上去的感觉,却无人能比。而且,像他这样热心工作的男人也是极其罕见。一旦开始织布了,就忘记了睡觉和吃饭,一直坐在织布机的前面。 不织布的时候,他就染线。用树皮或是草根当染料,从早到晚蹲在屋子前头,一直到染出自己希望的颜色的线为止。 还有,即使是迷迷糊糊地躺着的时候,也在思考着新的图案。织布匠想让森林里常见的、大大的蓝凤蝶,在布上飞舞;想织出天上的星星。此外,他想把大海——那蓝色的大海本身,它的声音、气息和光辉,整个一起织到一块布里面。还不仅仅是这些呢,他还想织出各种各样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说“梦”...
(十二)正说刘墉02:刘墉的家世之谜(下)-纪连海 主讲人简介: 纪连海,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历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1999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与人合著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中国古代史教案·全一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案》、《新教材典型题例详解·高中历史·全》、《高考历史总复习指导》、《高考真题精讲巧练·历史》、《高三热点测试金卷·历史》、《2005高考训练营·榜中榜课·历史》、《学习·探究·诊断》、《高二文综寒假作业》、《暑假作业·高二文科综合》、《高中历史·课外练习·选修》、《初中...
(十二)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上)-刘心武 主讲人简介: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 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 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至2005年初在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以不同版本计已逾130种。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
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批准了中国一项世界自然遗产,那就是位于云南的“三江并流”。这三江指的是澜沧江、金沙江和怒江,其中怒江是这三江中间最靠西边的一条江,三江并流地区之所以能够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有着世界上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它不仅有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也有气侯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可是与此同时,一场关于要不要开发怒江?要不要在怒江上建立梯级水电站的争论,在中国的学术界非常激烈地展开了,而且这个争论现在已经延伸到了民间。今天我们就请到了范晓来给我们谈一谈,怒江水电的开发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王鲁湘:范晓先生,在这一场争论中间的立场非常坚定,那就是坚决反对在怒江上修水电站,他的声音非常响亮。那现在我想,我简单地跟范晓先生沟通一下,就是这一场关于要不要在怒江上建梯级水电站的争论已经有快一年了,对吧?据我所知道的《中国青年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骨咒(一)梁晓雨站在东南民族大学的足球场下,笑兮兮地看着对面的卡奇。“这么说,你昨天晚上在和扎拉一起吃饭了?”卡奇看上去在压制自己的怒气。“是啊,怎么了?”梁晓雨喜欢看卡奇脸涨红的样子。“而且,你今天还答应了昆撒的约会?”卡奇的脸涨得更红了,看上去就象一个充气的红皮球,仿佛被针一扎就要爆炸般。卡奇、扎拉、昆撒是从同一个少数民族同一个村寨走出来的,三个人形影不离,一起来这所大学读书,却不约而同地喜欢上了梁晓雨。梁晓雨也喜欢和他们三人,和城市里的常见男孩不同,有种少见的淳朴、单纯,仿佛如不懂事的男孩般没有心机。三个人各有千秋,卡奇沉稳多智,扎拉活泼开朗,昆撒沉静内向。其实,三个人当中,她还是喜欢卡奇多点。但她更喜欢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喜欢让三个男孩都围着她转。...
?咸丰帝奕奕(zhǔ)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他20岁登极,在位11年,享年31岁。年号咸丰,“咸”是普遍的意思,“丰”是富足的意思,“咸丰”是天下丰衣足食的意思。可是在当时,所谓“天下丰衣足食”,只能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咸丰皇帝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严重局面,而他却无胆识、无远略、无才能、无作为。咸丰做了11年的皇帝,显然是个历史的误会。陆游曾经在《钗头凤》中这样感叹差错凄惨的爱情: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在这首《钗头凤》里,连续用了三个“错”字——错!错!错!这三个“错”字,借用在咸丰皇帝奕身上,竟或有几分贴切。咸丰11年的皇帝生活,最明显的三个特点就是:“错”、“错”、“错”!咸丰皇帝第一错是错坐上皇帝宝座;第二错是英法联军入侵时错逃离皇都北京;第三错是临终之前错定了顾命八大臣。...
(十三)正说刘墉03:刘墉与和珅关系之谜(一)-纪连海 主讲人简介: 纪连海,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历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1999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 与人合著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中国古代史教案·全一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案》、《新教材典型题例详解·高中历史·全》、《高考历史总复习指导》、《高考真题精讲巧练·历史》、《高三热点测试金卷·历史》、《2005高考训练营·榜中榜课·历史》、《学习·探究·诊断》、《高二文综寒假作业》、《暑假作业·高二文科综合》、《高中历史·课外练习·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