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 一九八四·三·一五 四○年代(前六○-前五一年) 西汉王朝 ·西羌部落变乱平复. ·开始设西域总督. ·杀酷吏严延年. ·匈奴汗国分裂. ·刘病已诬杀盖宽饶、杨恽. ·乌孙王国内乱. ·呼韩邪单于入朝西汉. ·罗马共和国选庞培当执政官. ·恺撒出任高卢(今法国)总督. ·朝鲜半岛南部建新罗王国. ·恺撒征服英格兰,发出着名三言:"我来,我见,我征服!" (表略) 1春季,正月,西汉王朝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凤凰飞临,甘露降落,西汉政府因此赦天下. 2夏季,五月,西羌战乱结束,西征军司令赵充国上书,说:"先零部落(散布在青海 湖东)本来只不过五万人,被我国军队击斩七千六百人,归降的有三万一千二百人,淹死在黄河、湟水的以及饿死的,有五六千人(共az四万四千八百人).计算起来,随着他们酋长煎巩、黄羝(音dī【低】)等一齐逃亡在外的,不过四千人.已归降的罕部落酋长靡忘等保证,一定可以...
元朝至正三年是个多事之秋。水旱蝗灾频频光顾的淮右大地又平添了一场来势凶猛的瘟疫,死人往往死到一村灭绝,无人埋尸的境地。谁能料到,濠州钟离村的一个十七岁的受难者后来竟会成为一代王朝的开国之君,他就是朱元璋。这一年的四月天,一连降了半个月的大雨,淮河泛滥成灾,瘟死的人顺水漂流,树上、河滩到处有洪水冲来的腐尸,吃红了眼的野狗,都受不了腐肉的臭味,专拣还有一口气的活人下口。一个霹雷电闪大雨滂沱之夜,骇人的雷声混在恐怖的雨声中撕扯着天地,把淮右大地投入浑浑沌沌的境地。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暴风雨中,鬼火一样的风雨灯一闪一闪,时隐时现,可以看见一行十几个人影,在泥水中艰难移动。这是朱元璋央求几个穷哥们儿抬着他的父亲、母亲和长兄三具尸体奔本县的皇觉寺而来,希图让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朱家亡灵,能浮厝于庙里,不当游魂孤鬼,可谁知道寺里会不会发慈悲呢?一个月之内,瘟灾夺去朱家三口人的...
适用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一、复试要求:统考生参加复试。要求考生系统深入地掌握所学过的每一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具有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复试分数与录取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共28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笔试和复试都单独设定合格线,低于合格线的考生将失去被录取的资格。合格线以上的考生最后按初试4门科目成绩+复试成绩的排序进行录取,推免生的初试成绩按本学科统考生初试成绩的最高分计算。三、复试笔试内容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金属工艺学、计算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测试技术与仪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0门课程为一张试卷,考生根据自己情况任选其中六门答题,每门33.3分,合计200分。多答科目者,只取高分数的六门成绩之和。...
我们家的“唐”姓是世界史上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初的“唐”姓出自“祁”,是帝尧的后裔;到了周文王以后还出过 “姬” 姓的“唐”,“姬”姓的“唐”是唐叔虞的后裔。 这两个著名的“唐氏鼻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极著名的好国君。传说中的古帝尧——唐尧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明君,就是把自己王位“禅让”给“舜”的那位好国王。唐尧原来姓“祁”,亦曰伊祁,名放勋,初居于陶,后被封于唐(今河北唐县),故称陶唐氏,亦称唐尧。尧是一位连毛泽东都佩服的圣明天子,深受百姓拥戴。尧晚年担心自己昏庸,就把帝位让给年轻的舜。唐尧死后,舜封唐尧的儿子丹朱为唐侯,在今山西翼城西建立唐国。夏代唐侯丹朱的裔孙仍留在唐,一直至商代,更号豕韦氏,西周初年又改回唐公。...
序言 从我离开学校开始算起,已经有四年的时间,对于爱好体育的人来说,四年就是一个轮回。而中国男足不断传来的失败又失败再失败的消息,让人感觉四年又四年再四年也不断过去。这样想好像也是刹那间的事情。其实做学生是很开心的事情,因为我不做学生以后,有很多学校里从没有学习过的事情要面对,哪怕第一次坐飞机也是一次很大的考验,至少学校没有说过手持学生证或者毕业证等于手持垃圾一样是不能登机的。 说正题。 中国的教育是比较失败的教育。而且我不觉得这样的失败可以归结在人口太多的原因上,这就完全是推卸,不知道俄罗斯的经济衰退是不是人口太少的责任,或者美国的9·11事件的发生是否归罪于美国人口不多不少。中国这样的教育,别说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了,哪怕一个区只能生一个,我想依然是失败的。...
南怀瑾先生讲述 ——《毗耶娑问经》选讲 【编者按】《佛教的布施学》,为南怀瑾先生1991年8月16日至21日在香港讲述《毗耶娑问经》的记录整理稿。时值中国华东发生特大水灾,南先生开讲这部系统阐述佛教布施原理的经典,尤具理论和现实上的指导意义。时过七年,长江流域和东北发生比1991年更为凶猛的水灾,全国佛教徒正发扬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救济灾区同胞。征得南先生同意,特刊登卷上部分讲记,以飨读者。 一、学佛要先从做人开始 《毗耶娑问经》,二卷。由后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出,属于大乘方等部。新译有唐代菩提流支的一卷本,归入宝积部第四十九会“广博仙人会”。历史上很少有人研究这部经典,现在的大法师也不会去讲它。这部经是以故事的形式,主要讲通过布施的功德,由人道进入天道的境界,偏向于形而下的领域。而中国人讲佛法,喜欢走形而上学...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05日 09:47主讲人简介: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17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20世纪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60年代,叶嘉莹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回到祖国任教;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著有《迦陵文集》十卷、《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内容简介:1904年,王国维在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后,发表了《红楼梦评论》,在这篇文章里,他运用叔本华的悲观哲学诠释了《红楼梦》人物的悲剧命运。他认为,《红楼梦》是悲剧中之悲剧,是着重描写普通人痛苦的作品,更容易引起多数人的共鸣,从而得出了《红楼梦》的精神就是教人以解脱之道,它真正揭示了人生痛苦的真相。在他的解读中,隐含了王国维对人生苦难的体验、对国运衰亡的忧患以...
吕 舟: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ICCROM(国际文物保护及研究中心)理事。 IO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内容简介: 1982年夏天,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收到来自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信件。教科文组织在信中详细介绍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基本情况,希望中国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大国,能够签署公约成为缔约国。 1985年11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在广泛征求各方专家的意见之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最终确定了中国第一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5个候选名单,它们是:故宫、万里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记录,那就是1947年,也是在南极捕到一头雌鲸,那么称了一下重量,它重量有多大呢?它的重量有190吨。所以这两个记录是动物当中最高的记录了,再没有比它大。不仅是在海洋当中,没有比鲸大的动物,在陆地上也没有比它大的动物,不仅是当代没有比它大的动物,就是在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当中,譬如说,中生代的恐龙也没有超过它的大小。所以,我们说,鲸,特别是蓝鲸,它是亘古以来最大的一个动物。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蓝鲸。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就是一条蓝鲸,它的主要特点,大家可以看出来,就是它背上面有一个背鳍,是不是?它的背鳍比较小,而且它的位置靠后,不是挨得很前面,将来跟别的鲸比,别的鲸的背鳍位置就要前面一点,这是一个情况。另外,我们看一下它的头,看看它的头,这个图画大家可以看到头,我从头的上面来看,好像是一个U字形,是不是啊?有点像U字形。另外,它头的背面,前面有一条隆起的...
主讲人简介周汝昌,我国著名红学家,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1918年3月4日生于天津咸水沽镇。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曾就教于华西大学、四川大学。周汝昌,这位著名的红学家,似乎从小就与《红楼梦》有缘,在孩提时,就听母亲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在他脑海里,远远地出现红楼人物的影子。二十年后,这位青年找到曹雪芹生前好友敦敏的《懋斋诗钞》,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曹雪芹提供了重要史料,由此使周汝昌沉醉红学,一生不醒。这正应了他的《献芹集》扉页上的一句话: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几岁,双耳失聪,后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支撑他治学至今。《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书法艺术》《杨万里选集》这一部部穷尽毕生心血研治的作品,展示了周先生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和造诣,远非“红学家”一词所...
《康震品李白》 作者:康震 一提到李白,我们自然会在脑海里涌现出“诗仙”、“斗酒诗百篇”、“浪漫”、“纵情”、“蔑视权贵”这一类的词汇。每个中国人,多多少少会从初级课本、从《唐诗三百首》、甚至会从连环画中知道这位伟大诗人的传奇故事和佳篇名句。李白诗歌的普及程度,在中国百姓的诗歌阅读史上当推第一。 然而我们试问一下:李白真的被普及了吗?真实的李白究竟距离我们的想象有多远?“普及李白”——还原他的人生故事,还原他的心灵历程,甚至告诉读者李白的相貌、李白的“千金”从哪里来、李白儿女子孙的下落究竟如何……所有这些,是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理解李白诗歌的内在精神呢? 康震的回答是:了解这些真相,可以澄清长期流传于民间野史、传说,流传于历代文学爱好者心中那个美好却多多少少被误读的李白形象,有助于我们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从“仙”的角度走向李白的精神世界。...
主讲人简介黄卫平,男,经济学博士,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1978年入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学习,1985年赴欧留学,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经作为富布赖特高级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研究,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本专科教学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体改委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美国经济学会、欧盟经济研究会的常务理事、 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执行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为北京市顾问团成员、美国罗兰投资公司、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北京代表处、亚洲开发银行项目顾问。代表作为《GATT与走向开放的中国经济》(1994年,主编)、《亚洲经济中的龙》(1998年,合著)、《走向全球化》(2000年,合著)等,主要讲授...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本页第25-48品原文 白话文往生正因第二十五复次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经典,受持读诵,书写供养,昼夜相续,求生彼剎。发菩提心。持诸禁戒,坚守不犯。饶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与之,令得安乐。忆念西方阿弥陀佛,及彼国土。是人命终,如佛色相种种庄严,生宝剎中,速得闻法,永不退转。复次阿难,若有众生欲生彼国,虽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要当作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归依,顶礼供养。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若多事物,不能离家,不暇大修斋戒,一心清净。有空闲时,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不当瞋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当孝顺,至诚忠信。当信佛经语深,...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4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黄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