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内容简介: 公元1723年,雍正登极,然而,关于雍正继位疑案却余波不断。雍正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和之后,在对兄弟和近臣的态度上,表现出两种性格,两张面孔和两副心肠。正是这种变化,使得后人认为他得位不正。为此,雍正编纂了《大义觉迷录》一书,颁行天下,对自己篡夺皇位的种种传说进行辩解。然而,事与愿违,弄巧成拙,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却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生动曲折的历史故事。...
第七章 法国大革命、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长期革命 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8世纪末叶,俄国的十月革命继二月革命之后,同时发生于1917年,中国的长期革命,迄今则已逾一个世纪,这200年来的事迹,及于远东与泰西,当中地理环境各不相同,社会背景也千头万绪,其成果当然极不一致。可是从长时间远视界来看,以上三种运动,皆发生于具有大陆性格的国家,也都被强迫放弃过去以农业为国民经济本位的体制,而采取以数目字管理的趋向。 这三个国家在改革的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由于过去农业体制积习过深,政治上中央集权牵涉过广,所以不容易脱胎换骨。新社会需以商业习惯为前提,其活动以低层结构的功能为准据。法国的旧体制(ancienregime)、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和传统中国,不能立刻顺应环境,也实由于其现存体系中无法产生各项经济因素完成自由交换之公式和法则,以适应此需要。...
像许多科学家一样,我一开始是对一个基本的问题感兴趣,这个基本问题就是大脑是如何构成的。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通过个人对大脑结构的了解来向应用和治疗方面发展的,即从学术研究到生物技术。虽然最初是出于好奇而试图了解大脑的结构,但我明确地知道,我和其他科学家一样,最根本的动机还是出于对现在种种疾病的思考,因为许多神经和精神方面的疾病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大多数这类疾病仍需要更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我首先从基础研究讲起,就是说大脑细胞是如何构建的。我先介绍一下有关脑细胞构造的基础研究进展,由此再试图说明,当受到损伤时,神经细胞是如何再生和重新建立连接的。神经细胞是通过伸出生长锥而生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像我的手一样的生长锥正向右方伸出。我来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对生长锥的了解过程,西班牙伟大的神经解剖学家Ramony...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22日 14:22主讲人简介: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内容简介:一位在位只有11年的平庸皇帝,却改变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一位懦弱无能的皇子,却能够在皇位竞争中脱颖而出,君临天下。面对内忧外患,他理应救国于危难,却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之时,逃之夭夭,弃国门于不顾。北京城因此而生灵涂炭,圆明园因此而大火熊熊。花天酒地、放荡享乐的咸丰临终之前,却因后事处理不当,导致慈禧控制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前页目录引子 我的启蒙老师徐慎行先生,年过花甲,早已告退,回归故里,住在乡下。他前年秋未来找我,多年不见,想不到他的身体还这样硬朗。 他住在源上的杨徐村,距我居住的小河川道的村子,少说也有二十里远,既不通汽车,也不能骑自行车。他步行二十余里坡路,远远地跑来,我的第一反应是要我帮他什么事情。他接过我递给他的茶水和卷烟,坐稳之后,首先说明他没有什么事,只是找我闲聊。他确实只是闲聊。整整一个下午过去,天色将暮时,他顶着一只细草帽又告辞了。他说他在三个多月前埋葬了老伴,过了百日,算是守完了节,心里实在孤寂得受不了,才突然想到来找我聊聊的。我信了他的话。老伴初逝,女儿出嫁,男娃顶班在县城小学教体育,屋里就剩下他一个人,怎能不感到孤独和寂寞!我心里也有一缕悲怜的气氛了。...
陈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分子生物学家。江苏镇江人。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内容简介 人类基因组这个研究,第一次在生命科学里面实现了整体上的遗传信息的解析,基因组功能的研究。基因组就是一个生命体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生命信息的储存单位,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基因,载体是脱氧核糖核酸 DNA。在多细胞的生物里,不同的细胞之间,由不同的 细胞所组成的组织之间,由不同的组织所形成的器官之间都在发生信息的流动。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遗传学的中心法则。基因组就是一个生命体的遗传信息的总和。DNA双螺旋的发现大概是20世纪生命科学最最伟大的突破。ATCG四种不同的碱基构成了纷繁复杂的遗传学语言。...
Author :迪·恩·帕金斯Issue : 总第 52期Provenance :Date :Nation :美国Translator :陈小慰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 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 “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 “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
引言: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旗帜——我的教育思想历程世纪之交的中国基础教育,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当首推“素质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已经有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少精辟深刻、令我折服的见解。我是长期在基础教育第一线从事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因而不具备宏观的、高层次的理论思维,但十多年鲜活的校园生活使我对素质教育全身心地拥护,而且我的教育历程使我对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我的这个理解,不是纯理论思考的结果,而是十几年教育实践赋予我的思想结晶。不知我这样说是否有拔高自己之嫌:刚参加教育工作时,我有一种真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来自我少年时代所受的关于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育,但更来源于我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深忧虑。记得当时就有同...
Author :Issue : 总第 17期Provenance :科普文摘 知识窗Date :Nation :Translator : 1.人到25岁就停止长高。 2.睡着的人手舞足蹈起来一定是在做恶梦。 3.红颜色会逗公牛发怒。 4.遇到野兽,如果你害怕它,就很可能遭到它的攻击。 5.一条蚯蚓切成两段后,能够长成两条。 6.女运动员难产的多。 7.多吃辣易生粉刺。 8.再喝一点酒能解宿醉。 9.无论你走到哪里。在晴朗的夜晚都可以按北极星判断方向。 10.过滤嘴香烟比普通的危害小。 11.鸡汤能治伤风感冒。 12.马能站着睡觉。 13.同一性别的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一模一样。 14.印度耍蛇人用音乐使眼镜蛇昏睡。...
袁正光:中国科学技术讲学团 教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研究员;“知识经济论坛”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协和医科大学等客座教授,中华研修大学研修生导师;国家行政学院、全国市长培训中心等专题讲座教授;曾任中国科协办公厅主任、中国科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等职。主要著作有:《时代的强音》《当代科学知识简明读本》《现代文明的基石》《现代科学技术词典》等。 内容简介 由混沌到文明,由弱小到健硕,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共同照亮了人类前进的道路。本期“百家讲坛”,中国科学技术讲学团的袁正光教授,对以理为核心的科学观念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科学给人以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三百年以前,人类做什么事情一般是遵循的是凭经验出发,就是凭经验盲目地进行生产,然后在漫长的生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