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话……………………………………………………………. ………………2序 我和我生长的地方 …………………………………………………………3第一章 昨天和明天的尽头……………………………………………………….10第二章 生命的奥秘…………………………………………………………….16第三章 无常的人生…………………………………………………………….22第四章 未来的神圣事业……………………………………………………….28第五章 微妙正道的路径……………………………………………………….35第六章 内在的寂静甘露……………………………………………………….41第七章 迈向恒久快乐的步伐………………………………………………….46...
内学院? 正信决择论? 资源? 第一讲: 人生之思考及决择诸位善信众 假日舍俗务 一早齐会集 心向正法城於此忙乱世 希有甚难得 我今大赞叹 随喜诸善根仰戒幢律寺 常住共发心 住持正法城 大悲诸众生开阐正法教 希有难得闻 我今大恭敬 随行礼三尊此因缘殊胜 微妙难思议 我等当珍重 莫入藏空归既来请自安 外驰意心猿 随吾共思维 人生之意义茫茫人生路 遥遥天际空 何趣是方向 何处为归宿生老病死苦 成住异坏空 三界如火宅 众苦所煎迫何处是依止 如何脱众苦 有史五千年 人类不断求古今有识者 皆上下求索 或有未入门 或入或究竟忆起幼始觉 知活在世上 初惊喜好奇 次多惑不解纯真幼稚气 总有无数问 问天又问地 问我那里来...
◎阿姜·查 著台湾法园编辑译目录前言译者的话阿姜·查略传为何我们生于此?供省思的食量粮内心里的中道清凉之地——正见了解本然之心四圣谛使心变好空经法师张开法眼习俗与解脱好人到哪里去找?你就是你自己的老师!寻求老师并不能解开你的疑惑。观察你自己,去寻找真理;真理在内而不在外,认识你自己才最重要。阿姜·查前 言我们以“为何我们生于此?”做为这本阿姜·查系列四的书名,因为这个问题与“我是谁?”是每个人在他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必然想去知道的一个问题。“为何我们生于此?”这个开示本身,是在阿姜·查病得已经很严重,病情不断恶化时所说。那是容易理解的,为什么呢?因为阿姜·查知道来日无多,他的健康状况不允许他继续精力充沛地教学,因此他再次试着去加深他听众的印象 ——当“他们在这里”时、当他们仍有能力时,要“赶紧”去做一些事使他们的心变好!...
阿姜 查 著 (公元1918~1992年) 阿姜 查在世时,他经常会告诉弟子 们: ……长久以来,你们是那么的平静安详,而这就是最好的方法。我走了之后,单纯地遵照 我的教导去修行,就好像我仍然在你们的面前一样! ·目 录· 前言(2) 译者的话(4) 阿姜 查(6) 真正的给予(11) 以法为赠礼(15) 法性(25) 法的语言(37) 与法同住世间(39) 心的训练(47) 汤锅里的汤杓子(64) 教说片断(68) 现在就做!(80) ·前 言· 这是由法园编译群翻译的阿姜 查系列二。第一集《我们真正的归宿》大概介绍了阿姜 查的教导风格,而此次的主题将围绕在“法”及其有关方面。所有的文章除了“真正的给予(True Giving)”、“汤锅里的汤杓子(The Ladle in the Soup pot)”、“法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Dhamma)”、“与法同住世间(Living in the World with Dhamma)”之外,...
多玛斯福音(The Gospel of Thomas)何建志翻译中译本序言欢迎你一起来探索这暌违千年之久的福音!多玛斯福音(The Gospel of Thomas,或译为多马福音)曾经在基督教历史初期阶段,流传于一些基督徒之间,但后来历经千年以上的湮没而不为人知。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年,曾经有这部福音片段希腊文残篇的考古发现。在1945年,科普特文(Coptic)多玛斯福音自埃及纳格哈马地(Nag Hammadi)出土之后,这部福音的大致全貌才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英文与各国语文的多玛斯福音翻译版本。这份中文译本的完成,则是主要参考自Thomas O. Lambdin、Stephen Patterson and Marvin Meyer、Stephen J. Patterson and James M. Robinson、Beate Blatz、Bentley Layton,与Jean Doresse等六个英文译本,以及Michael Grondin的科普特文∕英文对照版本。...
No. 1580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 最勝子等諸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五識相應地之一敬禮天人大覺尊 福德智慧皆圓滿無上文義真妙法 正知受學聖賢眾稽首無勝大慈氏 普為利樂諸有情廣採眾經真要義 略說五分瑜伽者歸命法流妙定力 發起無著功德名能於聖者無勝海 引出最極法甘露飡受美音自滿足 復為饒益諸世間等注無窮字花雨 榮潤牟尼如意樹此論殊勝若蓮花 猶妙寶藏如大海具顯諸乘廣大義 善釋其文無有遺於此瑜伽大論中 我今隨力釋少分為令正法常無盡 利益安樂諸含識 今說此論。所為云何。謂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如來無上法教久住世故。二為平等利益安樂諸有情故。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如來甘露聖教已隱沒者。憶念採集重開顯故。未隱沒者。問答決擇倍興盛故。二為一切有情界中有種姓者。各依自乘修出世善。得三乘果。出生死故。無種姓者。依人天乘。修世間善。得人天果。脫惡趣故。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巳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时年十六,往应募,隶将军云定兴,谓定兴曰:“虐敢围吾天子者,以为无援故也。今宜先后吾军为数十里,使其昼见旌旗,夜闻钲鼓,以为大至,则可不击而走之。不然,知我虚实,则胜败未可知也。”定兴从之。军至崞县,突厥候骑见其军来不绝,果驰告始毕可汗曰:“救兵大至矣!”遂引去。高祖击历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