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划)于凌波居士著自序一划二划三划四划五划唯识名词白话新解自序唯识名词白话辞典,是一部初学唯识者手边备用的工具书。唯识学在佛学领域中,一向称为难治之学,它名相繁琐,辞意艰深,古人称此学‘文如钩锁,义若连环’,‘字包千训,辞含万象。’由此可知这是一门‘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难通达极难通达’的学问;但相对的,它也是一门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的理论,佛学中大部分的重要名词,都见之于唯识学中。果然能通达了唯识学,则再读其他经典,名相问题既已解决,自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但通达唯识之学,谈何容易?唯识学所依的典籍,由印度梵文翻译出来的,有‘六经十一论’,‘一本十支’之学,及揉杂十大论师释论译出的《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以及注释识论、述记等许多注疏。读唯识书,须于众多典籍中,综理出头绪;于繁琐名相间,分析其差别义。因之诠释名相的辞书,就成为手边不可或缺的工具。但许多唯...
第一部分 1.做真实的自己(代序)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总目录第一部工作与工人一新约中的四个执事读经:「就在各会堂里宣传耶稣,说他是神的儿子。凡听见的人都惊奇,说:在耶路撒冷残害求告这名的,不是这人吗?并且他到这里来,特要捆绑他们,带到祭司长那里。但扫罗越发有能力,驳倒在大马色的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过了好些日子,犹太人商议要杀扫罗;但他们的计谋被扫罗知道了。他们又昼夜在城门守候,要杀他。他的门徒就在夜间用筐子把他从城墙上缒下去。扫罗到了耶路撒冷,想与门徒结交,他们却都怕他,不信他是门徒。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领去见使徒,把他在路上怎么看见主,主怎么向他说话,他在大马色怎么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都述说出来。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徒九20-28)...
流年为比劫体现为:多半于与朋友兄弟有关,如果本身旺,必导致破财官司.身弱比劫为喜用体现为升官发财得名得利。流年为食伤体现为:多半与名声口舌是非.投资有关.身弱为忌时,主伤病灾官灾破财婚灾口舌是非。流年为财星体现为:多半与官职.丈夫.危险事件.公众事件有关.财为喜用时,主事业顺利,得名得利,婚姻和睦.为忌时主事业破败,身体不好,感情风波,婚姻不顺. 。流年为官杀体现为:多半与买卖.父亲.钱财.妻子.恋爱有关。体现为名利,权力.事业.工作.身体.官非.日主身弱,官杀为忌主压力大,心情苦闷.压抑破财.伤病灾.官灾.身旺为喜用时主有名,有权力有地位,事业发展工作顺利发财。流年为印枭体现为:多半与母亲.老师长辈.学习有关.化杀生身则为官位,职权有关。....
如此之重病,朽人已多年未患,今以五十之年而患此病,又深感病中起立做事之困难,(无有看病之人,)故于此娑婆世界已不再生贪恋之想,惟冀早生西方耳。阳历九月十日以后,仁者或可返里,其时天气已渐凉爽,(已过白露节,)乞惠临法界寺,与住持预商临终助念及身后之事,至为感企!···弘一大师文集—书简弘一大师著述与丰子恺居士二通与夏丐尊居士九十四通与丰子恺居士二通子恺居士:前日已至白马湖,承张居士代表招待一切,至用感慰!兹有四事奉托如下:(一)乞画澄照律祖像一幅,别奉样式一纸,乞检阅。此像在续藏经中,今依彼原稿略为缩小,如别纸中朱笔所画轮廓为限。如以原稿太繁密者,乞仁者依己意稍为简略,但仍以工笔细线画之为宜;画纸乞用拷碑纸,因将刻木板也,此画像能于旧历九月中旬随夏居士返家之便带下为感!...
类型:图书 作者:吴蔚01 发表于 MSN图书频道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六月二十四日,北京正值盛夏,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当今天子乾隆皇帝早就去了承德避暑山庄凉快去了。京城的老百姓自然没那个福分,只能躲在自个儿家中勉强避暑。这样闷热的气候,即使是在华盖云集的京师,街上来往的行人极为稀少。突然间,从前门方向快步奔来一名五十多岁的普通老汉,满头大汗,肩上扛着一副衣褡,直奔崇文门的九门提督衙门。一到衙门口,差役认出老汉就是前门联兴帽铺的店主张度仲。张度仲也不多说,直喊要报官。九门提督衙门大学士英廉(本姓冯,内务府包衣,汉军镶黄旗人,其孙女即为大贪官和珅正妻)刚好正在大堂办公,闻讯急忙叫人带张度仲进来。张度仲跪下后二话不说,先将衣褡放在地上,打开一看,里面全部是黄灿灿的金条。大致一数,竟然有六十根之多。...
约翰·欧文01. 圣灵的工作02. 神的灵03. 圣灵如何临到我们作工04. 旧约时代圣灵的特别预备工作05. 圣灵在新造的人身上的工作06. 圣灵与基督的人性07. 圣灵在基督奥秘的身体(教会)中的工作08. 圣灵重生的工作09. 圣灵如何预备一个灵魂作重生的工作10. 罪如何使人心败坏堕落11. 肉体死亡与灵死的比较12. 重生13. 回转的工作14. 成圣的本质与福音的圣洁15. 成圣是一生的事16. 唯有信徒得以成圣17. 成圣本身的工作18. 圣灵使信徒从罪中得以洁净的工作19. 圣灵在信徒身上的灵命更新工作20. 圣洁的行为与本分21. 对付罪22. 圣洁的必要23. 拣选是圣洁的动机...
——甘露屑序言此《甘露屑》将近三月完成,其间颇感法王智慧深远。听闻法王藏文极为风雅,讲法言辞优美,往往随口所言,他者推敲数日所著亦难及一二,颇有出口成章之辩才语自在。为不辱法王之意境,故此译文采用言简义深之文言形式,虽未必通行于市井,然意竭承法王之文风及深意,令遇者如沐亲教故,虽仍未必能及一二,唯以但为五十步莫为百步之想法而大胆行之尔。有心者反复研磨,虽未必一字千解,但了解其意应不为难,此诚法王之心滴甘露,但莫自弃及厌繁剧尔。以实而论,此译文之难处,非在文言,盖此文已竭力避免生僻用词及文法,所难者约三。一、此文为法王直接讲于多年闻法之僧众者,故众多大圆满及佛法词句颇需基础,无论白话文言,此等处若非上师讲解,常人本不可解。二、藏地语言习惯,多以堆砌华丽及繁复辞藻为尚,大有一句话完成整个讲法之势,故我等汉人读之,颇觉不惯,此亦非文言之咎也。三、藏人日常生活与我等不同...
鸳梦醒来-佛家超越爱海情波/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 爱从哪里来 在美籍俄罗斯现代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浪子的历程》中,情场老手、放荡浪子汤姆·雷克维尔轻松地回答了一群妓女在魔鬼授意下的嘲弄性盘问,但当最后被问及什么是爱时,却顿然哑口无言: 幽灵: 最后一个问题:爱是…… 雷克维尔(旁白); 爱 这宝贵的词像一块灼热的炭,它使我难以启齿,使我的灵魂恐惧。 幽灵: 不回答?我的学者答不出来? 雷克维尔(激烈地): 是的 我无可奉告。 这里所讲的爱,是指发生在男女两性之间的那种恋情。雷克维尔虽然经常被爱并欣然以爱回报,但他却回答不出爱是什么。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在我们的生活中:谁没有爱过或被爱过,谁没有堕大过情网,谁没有耳闻目睹过形形色色的恋情事件,然而谁又说得清爱是什...
前言愿恩惠和平安从我们的主和救主耶稣基督归于你们。朋友们,弟兄姊妹们,我衷心地问候你们,向你们致意。能够跟所有热爱基督的人分享天上各样数不尽的宝贵属灵祝福(以弗所书1:3),是一件很喜乐的事;能够知道这些珍宝是凭着神的大能为我们安全保存的(彼得前书1:3-5)这也是一件乐事。这封信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对付全国范围内教会中出现的一个十分紧急的问题。最近十多年来教会受到本土出现的异端东方闪电的邪恶攻击,并且受害人数仍然在增加着。因此,虽然我们进行了恒切的祷告,求神打败这个恶魔,但我们也早该多作点什么,那就是拿起我们的笔,使用圣灵的宝剑,就是圣经,来参加这场战斗。这封信的目的是试图简要而又有力地揭露这个异端的一些关键性错误和谎言,以便砍掉这个恶魔的头,把他扔进历史的垃圾堆,让人彻底忘掉他。...
热 益西森格 著 多识 洛桑图丹琼排 译 甘肃民族出版社 这是一本藏传佛教密宗大师的生平传记。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译者前言 这是一部藏传佛教密宗大师的生平事迹,诚如书中所说“虚构夸张捕风捉影事,/智者正人君子所鄙视。/今将所见所闻亲历事,/据实写成‘普闻天鼓声’”那样,是真人真事的历史传记。书中的主人公热罗杂瓦(汉语即“热译师”,全名热罗多吉扎,简称热罗),是藏传佛教伟大的佛学家、高僧和大成就者,为十一世纪初去印度和尼泊尔学法的藏族译师中的一个,是把大威德(即大怖畏)系列密法引进藏地的五大传承系统中热系的首传宗师。大威德五大传承系统是:热系、觉系、象系、摩系和纽系。其中热氏家族一脉相传之法统,居于五系之首,曾受到八思巴、布顿大师、宗喀巴大师...
万善同归集序 朝奉郎守司农少卿致仕轻车都尉长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绯鱼袋沈振撰稽夫享四溟之广。非聚流而弗充。跻十地之尊。非聚善而弗具然则深不可测者。在乎积纳而久。圣不可知者。在乎积修而勤。矧妙觉垂言。玄通立教。苟一豪而向善。可三界以超尘必也寤寐真诠揄扬觉路。庶渐磨而成熟。亘钻仰而克勤。抑则非圣非凡。在迷在悟。欲深跻于圣域当遽革于凡心。匪一事以薰陶必多门而练习。或教言曲妙标佛陇之徽猷。或禅理深融蔼曹溪之淑誉。不可执空而离有。不可背实而从无。要释权宜爰归实相。权实既了虚空可存故。达者转物以明心可言妙用。迷者按文而滞教。岂谓通方。或克荷于经龙。或坚持于律虎。或瞻礼睟容之谨愿。或绕行净室之勤渠。或口诵尊名。或心观乐土。或供以蒲塞无重富以忽贫。或施及擅。波无增好而减恶。事如均等利亦优隆。凡依律依禅当资乎介福。造经造像必藉乎多为。莫谓有已之贤即心而佛。从凡超圣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