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牧师 译注导 读《威斯敏斯德信条》是基督教神学的典范,由参加英国威斯敏斯德会议的一百多位教牧神学家,经过长达三年的讨论,于1646年12月完成,1660年得到教会公认。这一信条内容完整、精确、简洁、平衡,每个句子都经过小组的仔细斟酌和大会的公开辩论。教会史学家斯卡福评论说:“在基督教信条中,就清晰性、深刻性、精确性和全面性而言,没有其他任何信条超越《威斯敏斯德信条》。”[1]这一信条在1881年的时候已经翻译为中文。[2]目前译本是译者直接根据原英文直接翻译,同时参照了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历代基督教信条》、台湾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历代教会信条》的译本,改革宗经典出版社的唐修贤牧师提供了宝贵的修正意见。...
章福卿.何玉峰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谦卑和智慧问:您跟随耶稣基督多年,请问在祂的生命中有那些特质,成为不断推动您和激励您的泉源?答:我认为是爱、谦卑和智慧三种合一的特质。如果一个基督徒具备所有其他美德,却在生命中缺乏这三种特质,其他美德也就变为一无可取了。但是,所有的人(包括我在内),这三种特质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近来,我比以前更能体会,也更羡慕神无穷的智慧,因天父实在是智慧之源。我也深刻地体会了天父的慈爱。数年来,神借着圣经使我越来越明白,为神儿女的意义和确据。这确据历久弥新,而且我常反复思想。在这一点上,神向我启示祂的心意,也使我为之喜乐。在这些日子中,特别是智慧和爱,一再地回归到我灵里。这并不是说,十年前我对智慧和爱一无所知,而是我现在更为明白。...
无 题 濮存昕老师 (2007年7月23日上午于文殊阁) 昨天夜里两点以前赶到,我在进山门的时候心里有一种感动。在角门车停了一会儿,我仿佛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因为每天我忙于这个那个繁琐的事情,佛教的那种气氛,那种温暖,有很长时间没有接触了,有些感动。躺在禅寺的床上没睡以前,也很舒坦。今天早上一进大殿,我又很感动,那种仪式,那种气氛,一唱三宝歌,弘一大师他的那种感应,好像就在这个大厅里,仿佛他就在我们中间一样。我很不成器,歌词都忘掉了,但是我听到乐曲,看到这么多年轻人,这么真诚,我真的很感动。我突然发现,这里是那么有力量。说句坦白的话,每一个学员站出来,你们可能不自信,但是你们融在一起,你们真的是从里到外的美丽,从里到外的有力量,这是佛的力量,也是聚在一起的力量。...
1、《地藏经》的功能分为二种: 1.1 《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让人自己改变命运以起死回生的方法,并能够超拨过去世的冤亲债主,令其究竟解脱的因果经。人的生灭自无始劫以来皆轮回不已,福报的聚集和修行功德力的累积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所以读经能使我们明白关于业障的问题如何处理,以及如何修福修慧,广利有情众生。 1.2 《地藏经》融合了地藏菩萨的大悲愿和诸佛菩萨的见证,最可贵的是,整部经典皆以白话文来叙述佛陀深入浅出的慈心开示。对于深究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证因缘果报论的不可思议;而初发心者,也可以相应契入地藏王菩萨的教化悲愿。在所有经典中,佛理浅显易懂,又不需要他人来传授的,唯有此部《地藏菩萨本愿经》。...
(辅仁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前言 往生兜率天亲闻弥勒说法,已是千年来中国佛教弥勒信仰者的归依处,也因「西方净土」法门的兴盛,「兜率天宫」已被中国佛教徒们错误的认知为「兜率净土」,始自唐朝二大净土之说已相互抗衡千余年了。不仅如此,「弥勒内院」或「兜率内院」这个名词在现今佛教内也时有耳闻的,更是一般弥勒信仰者所向往的往生之处,但弥勒系列的经典中是否真的提到所谓的「内院」呢?有内院似乎应该就有外院,补处菩萨弥勒现在所居住的兜率天宫,真的有内、外院之分吗?本文首先讨论弥勒经中所述的兜率天有几处宫殿?弥勒菩萨化生于那一个宫殿?兜率天中何处可闻弥勒说法、面见弥勒?藉此以窥探兜率天宫真的有「内院」吗?其次,追寻中国佛教中「内院」之说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以厘清中国佛教千年来对「内院」之说的错误认知。...
最后的舞步我们死后,会有别人来占据我们的位置。但毕竟与我们不同——谢尔盖·叶塞宁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我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父亲捡拾柴禾。我热爱这项工作,我同父亲一起到树林中砍劈木柴。我们是男人,就像强有力的伐木工人一样在一起干活,做我们份内的事,要让我们的屋子和女人们一起温暖起来。是的,父亲教我要成为一名奉献者,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感觉。他经常和我打赌,说我不可能在500下之内劈开一块巨大的多结的木头。噢!我是多么卖力呀!大多数都是我赢了,但我想他每次总是给我足够的劈砍次数,因为他喜欢当那块木头在我最后(第499次)全力一击之下,最终被劈开,我是多么的骄傲和兴奋。然后,我们推着装满木柴的雪橇往家走,朝着食物和一个温暖、欢快的火堆前进,鼻子却被冻得直淌鼻涕。...
略论恒审与遍计 胡晓光 佛学在讲转识成智时,认为在因位上先转七识和六识,在果位上后转五识和第八识。八识学说是佛教的主体意识理论,它是一种反思理性之学,具有道德心理转变特质。为什么转识成智要先转七六识,佛学认为,七识与六识是主体情见之本,只要能够把六识和七识由染转成清净,在果位上,八识与五识自然转变。所谓六识,就是主体思维意识,它有想像思辩功能,对一切法周遍计度,虚妄分别。执妄为真,是邪见之本。所谓七识,就是主体本能潜在思维意识,是六识之根,它恒常思量,执八识见分为自我之实体,是妄情之源。六识与七识的功能在凡夫位上,就是一种错误思想,不过佛学是把思与想分开讲的,所谓思,是微细的心理活动,思之体是第七识末那识,所谓想是粗浅的心理活动,想之体是第六识意识。...
-在东条内阁就职仪式结束后,东条英机被钦定为陆军大将,并身兼陆军大臣和内政大臣一事,正好说明了东条内阁独裁专政的法西斯本质。 东条上台伊始,就磨刀霍霍,大开杀戒。他签署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逮捕了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英雄、苏联谍报员里哈尔德·左尔格和他所领导的拉姆扎小组。这在当时是轰动全世界的重要事件。与此同时,东条还逮捕和枪杀了为数众多的日本进步人士。 拉姆扎小组一共包括9个国家的人:有日本人、苏联人、德国人、朝鲜人、中国人、英国人、美国人、南斯拉夫人和丹麦人。他们的核心成员除了左尔格外,还有日本著名国际评论家、近卫首相的私人顾问尾崎秀实,南斯拉夫记者、法国哈瓦斯通讯社驻东京记者勃兰科·武凯利奇,日本画家宫德四德和拉姆扎小组的报务员马克斯·克劳森。他们虽然国籍不同,信仰不同,却一致憎恨法西斯侵略战争。他们履行了自己的光荣义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佛经记载,转轮圣王拥有与佛一样的32相、7宝,是不用武力用正义转动正法的轮,以此来支配世界的理想王。不论佛教,基督教, 儒教,只是名称的不同, 只要根据自身的理念,不断向人们给予慈悲的人才有缘相见转轮圣王。佛经无量寿经中记载: 人们发现优昙婆罗花是祥瑞之兆。优昙婆罗:在释迦牟尼佛之前还有六佛曾经住世,其中拘那含佛在经历磨难后在优昙婆罗树下成就正觉。 ——《长阿含经》优昙,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西方极乐佛国中善见城之优昙,与备受推崇的阿修罗城的莲、持国天城中的水仙和爱染明王城中的牡丹同属极品,沾皇家的华贵气息,三千年一开,花形浑圆,犹如满月,远远看去,雪白的花朵倒像是卷了千堆雪,有瑞祥之气缭绕,观者受福。此花是拘那含佛(过去七佛之一)悟道时身后那一棵遮阳避雨的树种。开花,亦结果。花朵被称做优昙钵或者优昙婆罗花(udumbara),简称优昙花,经上又名“...
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慢、自我枷锁,才能海阔天空地任运飞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现前。禅的目的是教人:学着将现实世界的八热地狱,转变为清凉国土的七宝莲池;试着把自害害人的身口意三业,转化为自利利他的慈悲与智慧。作者简介:圣严法师,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丘。他是江苏省南通县人,一九三 年出生。幼年家庭贫困,十四岁在南通狼山广教禅寺出家。一九四七年,到上海静安佛学院读书。一九四九年,受战争影响,随著军队到了台湾。在军中服务十年,官拜少尉通讯官,于一九五九年奉准退役,二度出家,由“中华佛教文化馆”的东初法师为他剃度,法名圣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