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小说推荐月排行榜

愣严经 |热度 2 | | 上传: 这就是结局 |更新时间:2024-04-24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般剌密帝译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嘱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净界法师: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热度 1 | | 上传: 生在秋天 |更新时间:2024-04-24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净界法师开示  “执持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  一句弥陀当然是我们所皈依的境,什么是弥陀?当中有观想、观相、持名,古德开示我们末法众生心思散乱,观想、观相很难成就,以名号为所观境最为简易和稳当。所以我们根本的皈依处、根本的法宝是名号,来总持阿弥陀佛的功德。  所以在我们整个修行过程的所观境,不管是礼拜,不管是经行,不管是静坐,你的身体动作有所变化,你的所缘境永远是佛号。佛号怎么去忆念呢?有三个次第,第一个“念”,念从心起,它是从你皈依的心情生起的。我们去忆念,一定要有个所观境,然后来创造个声相,或者是四字或者是六字,然后再把它听回去。念、诵、听,这样就是一个专注的力量,一句弥陀念诵听!慢慢我们达到成片,十句成片三三四,我们把佛号十句当成一个循环。印光大师也说“三三四”,分成三段,念三句、念三句、念四句,产生一种固定的韵调、相续力。... 
净土藏目录 |热度 1 | | 上传: 公主站记 |更新时间:2024-04-24
1745 37 P0091 无量寿经义疏 (2卷)〖隋 慧远撰〗  1746 37 P0116 无量寿经义疏 (1卷)〖隋 吉藏撰〗  1747 37 P0125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1卷)〖新罗 元晓撰〗  1748 37 P0131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3卷)〖新罗 璟兴撰〗  1749 37 P0173 观无量寿经义疏 (2卷)〖隋 慧远撰〗  1750 37 P0186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1卷)〖隋 智顗说〗  1751 37 P0195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6卷)〖宋 知礼述〗  1752 37 P0233 观无量寿经义疏 (1卷)〖隋 吉藏撰〗  1753 37 P0245 观无量寿佛经疏 (4卷)〖唐 善导集记〗  1754 37 P0279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3卷)〖宋 元照述〗  1755 37 P0306 阿弥陀经义记 (1卷)〖隋 智顗说〗... 
橘皮书 |热度 1 | | 上传: 风雅颂 |更新时间:2024-04-24
橘皮书osho著译者序献给想要深入修行的人想要了解“静心”或“静坐”的人寻求革新和叛逆的灵魂这是本人翻译奥修大师讲道著作的第十本,太棒了!近年来,台湾修习禅坐的人口颇多,而且似乎还有一直在增加的趋势,但他们或许并不完全了解“静心”(meditation)意味着什么,他们也可能不知道所谓的“静坐”只是众多静心方法之中的一种,它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 
一次改变人生的相逢 |热度 1 | | 上传: 蝎子王 |更新时间:2024-04-24
2006-07-31 18:32:48大 中 小有一个了不起的名字,它对抗所有的神秘、怀疑、困惑、迂腐、奴役,那就是克里希那穆提。这将是一次改变人生的相逢……◎你是否快乐?克: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一旦认为自己是快乐的,你就停止快乐了,是不是?假设你在游玩并发出欢乐的叫声,这时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正在快乐,你会怎么样?你就停止快乐的感受了。你是否注意过这一点?因此快乐不是在自我意识下存在的东西。如果你执着做个好人,你是好人吗?“好”是不是可以锻炼的?“好”是不是因为你看见、观察到、了解了,而自然来到的?同样的,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正在快乐,快乐就从窗户跑掉了。寻找快乐是件很荒谬的事,因为只有在你不去寻求它时,它才存在。也就是说,当妨碍快乐的事物消失时,当焦虑、沮丧以及对个人安全感的追求停止时,快乐就自动出现了,你根本不必追求它。... 
藏传佛教概说+洛本仁波切 |热度 1 | | 上传: 温暖寒冬 |更新时间:2024-04-24
洛本仁波切讲序言善造此论,含摄三乘,为令众生心坚固。依通义略加说明,为令佛弟子及一般学人了解佛教,故依三乘法门方便概述。妙哉!佛陀演教三乘,声闻乘、独觉乘与大乘;声闻与独觉通称小乘,故佛教可分为大小二乘。大乘又称菩萨乘有显密二宗。乘者,承载之义。第一章 佛教三乘第一节 何谓小乘声闻小乘流派原有根本四部,日后衍生出十八部。诸部流派缘起各自不同。据三藏义净与宗轮论所载亦各有异,今依藏传佛教教史来说,根本四部说明如下:一、说一切有部,细分七部。由寂护大师传入西藏,藏传佛教戒律依此。二、大众部,细分五部。属于阿底峡传承,中原佛教戒律依此部弘扬。亦有依上座部传戒者。... 
清凉山志 |热度 1 | | 上传: 指环王 |更新时间:2024-04-24
目录卷一 总标化宇 略纪化主总标化宇  神州莽莽,幻境纷陈;众生芸芸,梦魂颠倒。况乎区分六道,形殊四生。同酣火宅之嬉游,遂致苦轮之长转。倘非大圣乘权,现身弘护,不几贫儿客作,没齿无归乎?能识心无不在,竟虚空以为躯;即知智罔弗通,透山河而作眼,机用绝思议之表,建立阐显密之枢。自性毗庐,流出五峰矗峙;现前觉海,结成三昧清凉。揆厥根株,非为别有;藉兹沿椠,永为光扬。志化宇。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雄据雁代,磅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周五百余里,左邻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长流一带。北陵紫塞,遏万里之烟尘;南拥中原,为大国之屏蔽。山之形势,难以尽言。五峰中立,千嶂环开,曲屈窈窕,锁千道之长谷;叠翠迥岚,幕百重之峻岭。岿巍敦厚,他山莫比,故有大人状焉。其间鸣泉...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 |热度 1 | | 上传: 死磕 |更新时间:2024-04-24
摘 自:* [1]《给人类的一本手册》[2]《启开真理的智慧》 黄国清 译 大林精舍 倡印[3]《菩提树的心木》 郑镇煌 译 慧炬 出版社[4]《出入息观修持法要》哲智明陀比丘 译 圆光寺印经会 印行* [5]《一问一智慧》 * [6]《解脱自在园十年》 [7]《生命之囚》佛使比丘 著 香光书乡编译组 香光书乡 出版社 CCC @01/31/95哪个地方有执著,那儿就有束缚,不论是面或负面的束缚,两者同样都会捆绑人。只要执著事物为「我」或「我所有」,便会产生系缚,而人一旦陷入系缚之中,就好比身陷囚狱一般了。[7]P.16我们学习佛法,修持止观就是为了要摧毁执著。[7]P.17...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热度 1 | | 上传: 千顷寒 |更新时间:2024-04-24
封面 下一页目录禅修营开营:受戒和教授业处阿毗达摩第一讲:经典的结集及巴利语的起源阿毗达摩第二讲:印度佛教1500年、北传佛教、藏传佛教、正法五千年、三藏及“阿毗达摩”的来源阿毗达摩第三讲:两种谛与两种教法、“阿毗达摩”的特点及学习“阿毗达摩”的意义阿毗达摩第四讲: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阿毗达摩第五讲:色法、四界阿毗达摩第六讲:四界分别之简略法阿毗达摩第七讲:四界分别之详尽法及十八种真实色法之一阿毗达摩第八讲:十八种真实色法之二阿毗达摩第九讲:十种非真实色法阿毗达摩第十讲:色法产生的原因阿毗达摩第十一讲: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转起阿毗达摩第十二讲:六处门色法及名法与心所... 
尤部派佛教的分立与师资传承的研 |热度 1 | | 上传: 南方网 |更新时间:2024-04-24
林崇安中央大學理學院教授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1990.4出版)頁25-4425頁提要本文探討印度部派佛教發展過程中,二律系、四聖部及十八部的形成,並配合各部的師資傳承來研究。佛滅當年的王舍城結集,由阿難先結集經藏,而後優波離結集律藏。佛滅百年的毗舍離結集,由於是因戒律而引起,因此先結集律藏,而後結集經藏,此次結集後,形成會內的上座律系與會外的大眾律系。此中,上座律系並將戒條次第調動而與大眾律系有所不同。佛滅一三七年起,佛教內部對「五事」、「實有」、「補特伽羅我」等問題的看法,起了法諍,經過六... 
06中国通史第四卷-中古时代-秦 |热度 1 | | 上传: 辛苦 |更新时间:2024-04-24
  丁编传记第一章秦始皇帝①附李斯赵高第一节灭六国,创帝业平定叛乱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生于邯郸。嬴政十三岁(公元前247 年)即王位。因年少,国事皆决于相国吕不韦。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 年)至七年(公元前240 年),秦继续对外用兵,它攻击的重点是韩、魏、燕三国,其间取韩十三城,魏二十城,燕二十城。  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 年),命王弟长安君成■将兵攻赵。成■反,兵败于屯留,军吏皆斩。九年,长信侯嫪毒反。秦王政发兵,与嫪毒战于咸阳,俘嫪坶,车裂以徇,灭其宗。旧史相传,庄襄王在赵为质子时,吕不韦以孕姬进,生子即政。政即王位后,其母为太后,与吕不韦旧情不断。吕不韦怕事泄被诛,以嫪毐为宦者进,太后甚宠幸,因得主国政遂起意反叛。十年,吕不韦以嫪毐事免相,归河南封国。秦王政恐其叛乱,赐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 
佛理奥义探究 |热度 2 | | 上传: 左思右想 |更新时间:2024-04-24
  佛理奥义探究  胡晓光  禅学的禅悟与哲学的直觉  时至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愈加密切,由于西方理性思维比较发达,带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当代可以说是科学的时代。由此,人们普遍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实质就是崇尚西方的理性思维,对东方传统思维则予拒斥。好在现代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西方人对自己传统理性思维的反叛,他们认为理性思维是人类认识宇宙事物的表层意识,只不过是一种幻相认识而已,在人本身深处潜藏著一种本能的认识能力,这就是非理性的直觉。由于西方哲学提出直觉认识论,人们才对历史反思,发现直觉思维类似东方人的传统思维,于是西方一些开明的学者开始重视东方传统文化,掀起非理性思潮。 .... 
从唯识学角度看佛教心性义 |热度 2 | | 上传: 绚烂冬季 |更新时间:2024-04-24
  作者 : 胡晓光  “心性”是佛教大小乘法中的核心课题。由于对“心性”概念的不同理解,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心性”观。在解脱论上,有的把“心性”当成证果根据,有的则把“心性”当成趣向的目的。在本体论上,有的把“心性”本体化,有的把“心性”功能化。各种观点都有所本,似乎都确认自己是正量。笔者认为“心性”问题在佛教中是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关于佛教思想性质的问题。然而,佛教是讲务实求真的。“心性”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本身并不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众所周知,佛教的缘起论是否定实体意义的形而上学的。“心性”一词,是心与性的结合词,什么是“心性”?所谓“心性”者,就是心的性质。心者集聚义,性者不变义。心法的本身固有的不变属性是什么?对此问题,佛教史上有两大观点,一是性寂,二是性觉。著名佛教专家吕澄先生认为性寂是印度佛教的一贯“心性”本义之正解。“性觉”义则是中国化佛教的误... 
里程-自选文集 |热度 1 | | 上传: 中国长城网 |更新时间:2024-04-24
里程自选文集作者: 冯秉诚(里程) 发表时间: 2006-7-18 所属类型:福音书籍正文 [ 分卷阅读 ]迢迢真理路 进入永生 神迹与信心行为与信心 绝对与相对——读经点滴 信仰之争─关于创造论与进化论的一些思考创造论与进化论 科学与信仰水火不相容吗? 基督教信仰的超越性读《游子吟》 ──向里程先生请教 覆方同周先生 十二、 作者小传正文迢迢真理路( 本章字数:7130 更新时间:2006-7-18 11:36:37)我旅美近十年,成为基督徒只是几个月前的事。在真理的路上,几经挣扎,才回归正途。  迎向朝阳  去年上半年,我在一所大学的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开始找新工作。以此为契机,事情开始发生变化。去年是在美国找工作比较困难的一年。我先后发出百余封申请信,迟迟未有结果,妻子和我都有些焦急。恰在此时,我们所在大学的中文查经班的姊妹邀请我妻子参加查经。她本不想去,但对方一连几个星期来电话诚恳相邀,碍于情面,... 
能显中边慧日论 |热度 1 | | 上传: 天净沙 |更新时间:2024-04-24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一    淄州大云寺苾刍慧沼撰 十力五眼大圣雄  为物求法无边劫 八万四千妙宝藏  咸契其真胜彼岸 随机诠显各令鉴  故号能仁为法王 佛日权隐涅槃山  正教随潜慧眼灭 十地三贤诸圣众  愍物护法释深经 末世命念慧行微  多者随情迷圣旨 偏释正教从己见  自迷迷他碍法流 今采经论会诸文  通法济生令正解 故我稽首归三宝  唯愿慈悲见加护 夫胜义无差。经论起平等之说。俗谛有异。诸圣流四一之谈。随相理智星分。归性心言并绝。或真或俗。乍实乍权。量为应物示因符机趣果。理虽是一。根器寔多。故更使十二玄门说有同别。三藏奥旨诠或总分。或有执如而作生因。心体为诸法种。迷执一文总不令异。有异难会。即指为小为权。不知如来有根性等力。有情有种种界等。或有偏固别诠咸使不一。有一乖反即云随假随人。不知世尊有同体意乐。依如有不定性等。所以声闻被诘。为不识机差。菩萨见诃。由不依... 
享乐与恐惧--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热度 1 | | 上传: 竹水冷 |更新时间:2024-04-24
2007-01-23 21:26:31大 中 小《柏克莱大学演讲录》,摘自YOU ARE THE WORLD一书,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梦译。             如果我们探入内在的恐惧,往往会发现我们的整个社会结构就是奠基在享乐主义之上的,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享乐,但只要人们追求享乐,就一定会滋生恐惧。恐惧与享乐是如影随形的,这是很明显的一件事。能够聆听是最重要的事,不只是听讲者的话,还要觉察自己内心的反应,因为讲者并不想处理任何哲学议题,也不代表印度或印度的任何一派哲学。我们关切的是整体人类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哲学或信仰上的议题。我们关切的是人类的痛苦,我们大部分人的痛苦、焦虑、恐惧、希望与绝望,以及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失序情况。我们必须为这些失序的情况、为越战负责,因为这所有的混乱都是由我们造成的。身为不同国家及社会里的一份子,我们必须为正在发生的事负责。我不认为我们真的认清了这份责任有多么重大... 
共193717本 当前第12060/12108页 << < 12051 12052 12053 12054 12055 12056 12057 12058 12059 120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