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短篇H文小说推荐月排行榜

因明史上的几个问题 |热度 23 | 短篇H文 | 上传: 两块 |更新时间:2024-05-03
沈海波  一、小引  因明学向为人们目为绝学,研究者不多,即便是在因明学初入中土、最为鼎盛的时期,研究的人数和研究的成果也相当之少。台湾湛然寺水月法师《中土因明二期概略》曰:“唐代,译输移流,群僧探究,岂属偶然。一代盛世,研究因明者约38人,注述78部。”[1]这种研究的规模,与当时庞大的佛学界相比较,实在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近代以降,因明绝学渐显复兴之势。但对于因明学史而言,有关的研究还是不足。近五十年来,学者们关于因明学史的研究论文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较有价值的也仅有数篇,如:虞愚《因明学发展过程简述》[2]、吕澂《因明学在中国的最初发展》[3]、沈剑英《因明学的产生、发展和东渐简论》[4]等。... 
大金刚瑜伽母拳法 |热度 22 | 短篇H文 | 上传: 死磕 |更新时间:2024-05-03
第一章 大金刚瑜伽母拳法概述  大金刚瑜伽母拳法,又称金刚亥母拳法,为藏密噶举派(白教)“金玉不易、轻易不传”的一套大法。  我有幸得恩师传授这套大法。“大”者为无所不包,应有尽有、智慧、圆满,足用终身。“金刚者”,金中之精也,坚不可破。为宝中这宝,修持能行五方之气、五方之光,能净、治身,脉之气,去全身之浊气,断一切烦恼、延年益寿、获金刚不坏之身。“瑜伽”者意为相应,即身、口、意三密相应,天人相应之意,是思悟佛法超的修持方法,修之可祛病、健身、常乐、长寿,增智开慧。  大金刚瑜伽母拳法特点:一、 本法包括“大圆满”、“大手印”所修每一座“妥嘎”(色法,把物质、在人指身体)、“且却”(心法,指精神)“色心不二”(心物不二、心物一体、天人合一)三部分核心内容。长修者,会达到心理安祥的境界,安祥是生命源泉,活水。是永不枯竭的幸福源泉。“百病从心生“,心安气足,气足血旺、... 
菩提道次第摄颂略解 |热度 26 | 短篇H文 | 上传: 白寒 |更新时间:2024-05-03
宗喀巴大师造颂 比丘法尊译 优婆塞刘彭栩造科安钦上师说解 比丘观空度语 优婆塞周叔迦笔受於讲说之初,常先开示听经之法,请应如何发心,及以何想而谛听闻。是中有六种想,第一於已作病人想,来听法者身体健康,何以云病,所谓病者,非四大不调之痛,乃烦恼增盛之病,吾人流转三界,莫不由於贪嗔痴烦恼,故称病人,以听法者现具贪嗔痴三毒故,四大不调之病,亦由三毒而起,贪盛者水大不调,嗔盛泛火大不调,痴盛者风大不调,由内三毒盛故外感四大诸病,是故听者於已应作病人想。第二於说法者应作医师想,善知识开示法药,犹如医师随所有病而与其药。第三於所说法应作药想,以有斯病故,应以斯药而为对治。第四於如法... 
在澳门平安戏院开示归戒+虚云老 |热度 29 | 短篇H文 | 上传: 旅游巴士 |更新时间:2024-05-03
  弟子宽荣译语并记  今蒙佛教同寅相邀。假座平安戏院与诸仁者说法。  “法”者。即众生心。众生心与佛心本无二心。是心具足一切法。即法即心。即心即法。如起信论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具足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所谓“世间法”者。即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一切有情无情。依正因果等法。又名六凡法界。“出世间法”者。即声闻。缘觉。菩萨。佛法是也。又名四圣法界。斯则四圣六凡。合名为十法界法也。此十法界法。不出一心之所造成。若随颠倒迷染之缘。则有六凡法界生。若随不颠倒悟净之缘。则有四圣法界生。由是观之。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凡愚昏闇。未了唯心自造之旨。妄起疑惑... 
内观基础 |热度 29 | 短篇H文 | 上传: 匆匆 |更新时间:2024-05-03
目 錄壹、馬哈希西亞多略傳 / 明法比丘撰貳、內觀基礎 / 馬哈希法師著參、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 / 馬哈希法師著.林武瑞中譯肆、七淨門與禪觀諸境(十六觀智) / 馬哈希法師著.智如比丘中譯伍、習禪者報告指南 / 班迪達法師著陸、緬甸內觀禪修道場簡介 / 空法師 張慈田-壹、馬哈希西亞多略傳 /  明法比丘 撰  馬哈希西亞多(Mahasi Sayadaw, U Sobhana Mahathera 1904-1982 。按:「西亞多」是對教授禪法的法師或長老比丘的稱呼)對上座部佛教教義與內觀禪法有深遠的影響。他出生在上緬甸雪布的謝昆村(Seikkhun, Shwebo)。雪布曾是緬甸前王朝的首都。他六歲的時候,開始在村裡的一所寺院學習經教,十二歲時出家為沙彌,法名為梭巴納(Sobhana,意思是具足優雅和莊嚴),在二十歲時(1923年)受具足戒。由於他的聰穎過人與認真學法,緊接著三年,順利通過政府舉辦的初、中、高三級的巴利文考試。1928... 
202唯识三十论讲要 |热度 23 | 短篇H文 | 上传: 垃圾王 |更新时间:2024-05-03
(1)(注一)──二十年二月在厦门涌莲精舍讲──  此论是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译。关于他们的历史,研究佛学的人,大概都是知道的,所以现在略去不谈。此论共计有三十颂──在印度四句为一颂,好比中国之诗,故此论是用一百二十句的五言句之所构成的。但唯识、另外有二十三颂而举其大数言之的二十论,及其余唯识义章等,拣别此唯识是三十颂论的一种,故名三十论。此论、无论字面和内容,所发挥者都在唯识,所以叫他做唯识论。佛典原来有经律论之三藏;此论不是经和律,而是摄在论藏中的论,故名曰论。  关于唯识之所以然的道理,原是在本论颂文中正要说明的,不过在未说明之先,应当把平常人对于唯识一名所生的误会和谬解,下一个明白的纠正。 [P691]... 
归依的意义 |热度 20 | 短篇H文 | 上传: 圈圈 |更新时间:2024-05-03
圣严法师一、为何要归依三宝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份是没有皈依过的;因为,皈依了三宝的人,固然会烧香拜佛,凡是燃香拜佛的人,则未必己会受过三百的仪式。虽然未曾皈依三宝,他们却依然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自也不否认它们的信仰。所以,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归依?这种观念,粗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合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得到学历的文凭。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学生必定是按照学年学程,而逐级晋升的,从小学经中学而至大学,最初进小学,要先注册,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 
南传长部经 |热度 29 | 短篇H文 | 上传: 双曲线 |更新时间:2024-05-03
目录  梵网经  梵网经(二)  沙门果经  沙门果经(二)  阿摩昼经  种德经本经  究罗檀头经  摩诃梨经  阇利经  迦叶师子吼经  布吒婆楼经  须婆经  坚固经  露遮经  三明经  大本经  大缘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二)  大善见王经  阇尼沙经  大典尊经  大会经  帝释所闻经  大念处经  弊宿经  波梨经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  转轮圣王师子吼经  起世因本经  自欢喜经  清净经  三十二相经  教授尸迦罗越经  阿吒曩胝经  等诵经  十上经一、梵网经... 
大圆满龙钦心髓内加行修法+ |热度 31 | 短篇H文 | 上传: 淋雨 |更新时间:2024-05-03
  内加行修法  自  序  《大圆满龙钦心髓内加行讲义》是几位学法者根据本人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上海、新加坡等地传讲《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的录音内容整理而成。  成文过程中,本文的整理者分别将他们的稿件交我审定,经修改、校正而形成此文本。此本虽系录音整理成文,但无违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之处,且又以收集的方式将几种大圆满前行的具体的要义提炼出来,同时兼顾通达易懂以白话文成文。是故,本讲义可作为初学者的学法资料。  在此末法时期,众生烦恼粗大,为苦苦追求物质享乐和安逸,而舍弃一切天良道德和因果,恒时造作不可思议之罪业。也有愚者在己毫不知之的情况下,人云亦云地轻率认定佛法为迷信,因而又造罪作业。更者,因众生之业故,邪师邪法极多,正师正法极少。于此境之中极难得正信;若有正信亦难遇正善知识;若遇善知识也难得佛法。由此,众人盲目,迷失方向。真是:“云厚难分天早晚,雪深不知... 
佛说阿弥陀经+讲解 |热度 34 | 短篇H文 | 上传: 着凉 |更新时间:2024-05-03
今天开始录制第三部经,我们选择的是阿弥陀经。前面曾经录过六祖坛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事佛吉凶经是学佛的初阶,也可以讲是学佛人第一部应当读的经典,使我们了解佛法的大意,以及修学的态度、方法。坛经是禅宗的根本。今天我们开始录制这一部弥陀经,这是净土的根本。所以这个三部经,首先录出来,也是大乘佛法修学最重要的典籍。尤其是在中国的佛法,我们可以这么说法,中国的佛法的特色,就是在禅宗与净土。十要,顾名思义,它里面有十种;其实后来的大师,还有很多东西附在里面,不只十种。经呢?只有一种,就是阿弥陀经,其余多半都是论典。经本,就是著述,我们选定之后,决心依照这个本子来给诸位讲解。这个本子,我们尽可能在电视画面上,把重要的都写在字幕上介绍给诸位。至于经本,我们就不必像从前一样来影印赠送了,这本子流通得很广,诸位随时可以得到。前面两种,那是不得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流通得很少,一般人... 
初信查经 |热度 27 | 短篇H文 | 上传: 世纪史诗 |更新时间:2024-05-03
第一课:向神认罪圣经告诉我们:神照着祂的形象样式造人(创一26-27)。这意味着人能以与创造祂的神建立个人关系。事实上,这也是神所要的。人不能没有神而活得有意义。人必须按着要求顺服神而活,他受造时就已经有了选择做或不做的能力。然而,人从起初就选择悖逆神。这就是罪了。神因着人犯罪必须惩罚人。人因此与神分开。人从此生来就带有罪性。人们不喜欢想象自己是罪人。我们喜欢被人看为好人。然而,我们若要真的亲自认识神,就当始于接受神如何讲论我们。■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实在是有罪的。01.罗马书三23。根据神,是谁犯了罪?____________... 
禅诗 |热度 26 | 短篇H文 | 上传: 蒂帆 |更新时间:2024-05-03
一叶悟禅机,乐土来当下心游万仞还一念,身历千劫归净土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三十二相念,亦不念金色身,不念丈光,不念八十随形好。何以故?是佛身自性无故;若法无性,是为无所有。何以故?无忆故,是为念佛清净五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野 域风赋清鹤 吟催心急闲 向玉阶站云 舞多迷离空门自古人不空,都在红尘里俗是心在俗中就是俗呀出了心俗就不是说俗了呀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重刻安士全书序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旅游巴士 |更新时间:2024-05-03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者唯杀。二者之中,淫则稍知自爱者,犹能制而不犯。然欲其意地清净,了无丝毫蒂芥者,唯断惑证真之阿罗汉方能之耳。余则爱染习气,虽有厚薄不同,要皆缠绵固结于心识之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杀则世皆视为固然。以我之强,陵彼之弱。以彼之肉,充我之腹。只顾一时适口,谁信历劫酬偿。《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古德云:“欲得天下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又云:“欲知世间刀兵劫,须听屠门半夜声。”既有其因,必招其果。不思则已,思之大可畏也。  安士先生恭禀佛敕,特垂哀愍,因著《欲海回狂》以戒淫,《万善先资》以戒杀。征引事实,详示因果。切企举世之人,同怀乾父坤母、民胞物与之真心,永断伤风乱伦、以强陵弱之恶念。又欲同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将《文昌帝君阴骘... 
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精简版) |热度 22 | 短篇H文 | 上传: 巴乔的中场 |更新时间:2024-05-03
{colortbl ; ed0green0lue255; ed255green0lue0;}{*generator Msftedit 5.41.15.1507;}viewkind4uc1pardcf1lang2052f0fs24'cd'f9'c9'fa'bc'ab'c0'd6'b5'c4'c8'fd'd2'aa'c8'fd'b2'bb parcf00fs20par'd3'c9'd3'da'c9'fa'cb'c0'd6'ae'be'e7'bf'e0'a1'a2'c2'd6'bb'd8'd6'ae'c2'b7'cf'd5'a1'a2'c8'fd'bd'e7'd6'ae'ce'de'b0'b2'a1'a3'cb'f9'd2'd4'b4'cb'c9'fa'd2'bb'b6'a8'd2'aa'cd'd1'c0'eb'c2'd6'bb'd8'a1'a2'cd'f9'c9'fa'bc'ab'c0'd6'a3'a1par'c8'bb'b6'f8'a3'ac'cd'f9'c9'fa'bc'ab'c0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 |热度 20 | 短篇H文 | 上传: 老是不进球 |更新时间:2024-05-03
  虛雲老和尚甲、敍意乙、持戒的功德  一、總論  二、別說  1、持不殺戒的功德  2、持不婬戒的功德  3、持不盜戒的功德  4、持不妄語戒功德  5、持不飲酒戒功德丙、犯戒的過失  一、總論  二、別說  1、犯婬戒的過失  2、犯殺戒的過失  3、犯盜戒的過失  4、犯妄語戒過失  5、犯酒戒的過失丁、餘義  一、總結上文  二、開遮持犯  三、懺已還淨  甲、敍言  戒的意義,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惡五逆的罪惡,如防流水,似護眼珠,滋長善法,是名戒義。大集月義經說:“諸仁者;離欲義是戒義,解脫義是戒義,休息義是戒義,盡義是戒義,滅義是戒義,此諸句義,名為戒義。”釋尊將涅槃的時候,阿難請問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去世後以何為師?佛說:“以戒為師”,所以我們佛弟子,能持戒律,方有導師,若無戒行,等於無師傳!但是佛教律藏中,關於律學的戒相很多,有在家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 
学佛群疑 |热度 20 | 短篇H文 | 上传: 温暖寒冬 |更新时间:2024-05-03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学佛群疑圣严法师著自序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学佛也须要知识和学问吗在家学佛有禁忌吗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为何放生,如何放生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如何做佛事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在家学佛如何课诵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持咒有用吗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共3587本 当前第55/225页 << < 51 52 53 54 5556 57 58 59 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