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本火遍网络、由资深医生写就的养生护生秘籍,能让你全面地了解医界现状和潜规则。其中精彩的内容有:1.在中国哪些医院是最好的?2.我们怎样跟医院打交道;3.什么样的药品最适合你?4.医学是怎么回事;5.如何认识我们的人体;6.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疾病是怎么回事;7.我们如何保健才最科学;8.医生是怎样的人,我们怎样和他们交往;9.在中国看病需要注意什么。10.怎样才能做一个聪明的病人?它提供给患者最完备的解决之道,是一本“钻石”级别的保健书。作者简介: 第一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自序 希望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当然作为一本畅谈医学的健康书,把有趣竖在旁边当标尺,似乎就有些蹊跷,因为医学是关乎生命的,是亲临痛苦的,如果缺乏严谨,信任何来?...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那时疫疠流行,大政治家伯利克里染疾去世后,群龙无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柏拉图出自名门,其社会关系乃至阶级感情显然在奴隶主贵族方面。柏拉图书札第七有这样一段自白:“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那时民主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委...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都受到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与压迫,在外族的入侵面前,“中国中心论”被“欧洲中心论”取而代之,连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自己也不得不用“欧洲视角”来重新确定地理方位。这样一来,“西方”就是指欧洲和美洲,“东方”则指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缅甸等国,连古代中国人称之为“西方”的印度、阿拉伯国家,也成了“东方”。 再讲“东方文学”这个词。 照理说,中国是当然的东方国家,那么中国文学也应该是东方文学。但是,在中国国内学术界,所有讲“东方文学”的书,都不讲中国文学。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中间并没有深奥的道理,只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你想,我们都是中国人,知道许许多多中国的文化、历史和文学,我们来学东方文学,就没有必要学其中的中国文学了;再说,中国的文化、历史和文学那么丰富那么悠久,需要专门的书,需要大量的篇幅才能说清楚,如果在一本关于“东...
作者简介 艾利·高德拉特(Eliyahu M.Goldratt) 高德拉特在二十岁时就立志要教导别人思考的方法,他对于传播观念,抱着极大的狂热,可以一天只睡三个小时,奔波世界各地发表演说。他还创立了“高德拉特机构”来推广观念,在全球广设分部,训练TOC人才,辅导对象除了通用汽车、波音飞机等大企业外,还包括教师、美国空间将领等各行各业人士。 艾利·斯拉根海默(Eli Schragenheim) 斯拉根海默是TOC理论的推动者之一,公认为ERP模拟学习工具的权威,曾在学术界及业界刊物发表多篇文章,也为企业主管开办过几百次课程。他经常应邀在美国、英国及以色列举行的各类型国际会议发表演讲,主题涵盖TOC、从经验中学习,以及操作系统(包括生产系统)中的信息技术。...
第十二单元 文选 贾谊 吊屈原赋[1]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2]。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3]。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4],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5]。 [1]《文选》作《吊屈原文》。贾谊因受周勃、灌婴等的谮毁,出为长沙王太傅,实无异於贬谪。当他上任去经过湘水时,写了这篇赋来吊屈原,并用以自喻。 [2]嘉惠,美好的恩惠,指皇帝任命他做长沙王太傅的诏命。俟罪,指做官,谦词。长沙,汉长沙国,在今湖南省东部。汉高祖封吴芮(ruì)为长沙王。贾谊是当吴芮的玄孙吴差的太傅。 [3]侧闻,从旁听说,谦词。汨(mì)罗,水名,在今湖南东北部。沙,罗,押韵(歌部)。 [4]造,到。托湘流,指把吊文寄托给湘水,即投吊文於湘水之中。按:湘水和汨罗江都注入洞庭湖,古人以为汨罗流入湘水,所以托湘水而吊。...
目录第一章 哲学的在变化中的概念第二章 哲学改造中的几个历史因素第三章 哲学改造中的科学因素第四章 关于经验和理性的已变的概念第五章 理想与现实的已变的意义第六章 论理改造的意义第七章 道德观念中的改造第八章 影响社会哲学的改造※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许崇清译 第一章 哲学的在变化中的概念 人与下等动物不同,因为人保存着他的过去经验。过去所经历的事还能再现于记忆,而现在所遇到的事,周围都有许多与既往相类事件的思想。至于动物,所有经验都是随起随灭的,各个新的动作或感受都是孤立的。惟独人类自有一个世界,其中所有事件都充满着既往事件的许多反响、许多回忆,其中事事均能引动其他事物的回想。是以人类与山野间的兽类不同,他不仅生活在一个物的世界,而且生活在一个符号和象征的世界。一块石,不只是人撞上去觉得硬的东西,而且是他的先人的一个纪念碑。一朵火,不独是个能燃烧而温暖的东西,而且是家庭...
《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 [美]拉尔夫·林顿著译者序 1.作者把人类文化比作一棵热带大榕树。这棵大树扎根在史前文化悠远的土壤之中,它的不定根和气生根落地之后,长成了许多附生的树干;它枝杈横生相互绞结;它最终长成一片盘根错节、枝杈交叠的丛林。换言之,人类的文化源头在人类祖先的亚人动物的进化之中;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多源头并行发展的;各种文明是相互影响交相辉映的;人类文化的演进不象一般进化论者所描绘的那种进化树,不是只有一条主根、一条主根的进化树,而是附生根众多、枝干绞结的大榕树。 3.作者在横向的空间平面上,将人类文化分为若干大文化区。各文化区在文明兴起的时间和发达程度上千差万别,各文化区自有其显著的特色,亦有其共同的模式。这些文化区,有一般人比较熟悉的西南亚/两河流域文化区、埃及文化区、希腊罗马文化区,又有不大为人所知的南亚/印度文化区和东南亚文化区。这些文化区不...
(一)能知道太阳的组成吗? 我们现在要讲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最初是在太阳上发现的,后来才在地球上找到。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一个庞大的火球,给我们光和热。自从发明了望远镜,人们用望远镜研究太阳,看清楚了太阳表面的光斑和黑子。日全食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从太阳表面喷出的巨大的火焰——日珥。但是太阳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单靠望远镜是看不出来的。 1825年,有一位法国哲学家,名叫孔德,他在他的哲学讲义中武断地说:“恒星的化学组成是人类绝对不能得到的知识。”他的话似乎有点道理。太阳虽然是最近的一颗恒星,但是离我们也有1.5亿千米。谁能飞到这样远的太阳上去取一些物质回来,在化学实验室里作分析呢?况且太阳表面的温度就有6000摄氏度。这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