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从报上看到一篇短文,说现在的法国人流行一种新生活,这种生活不是让自己如何更现代、更时尚、更奢华一些,相反,是让自己“清贫”地生活。其实,不只是法国人流行“清贫”地生活,在德国,我所知道的是,尽管奔驰轿车跟他们德国的名字一样值得骄傲,但他们家庭用的大都是排气量很小的车辆。再说美国,其宾馆里的电视机,大都要比中国落后10年。 从这些西方人的“清贫”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点,这就是对自然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比如羊毛服装,毛从何来?“羊毛出在羊身上”;羊又从何来?来自牧场;过量的羊群啃食草地,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破坏。再说德国人,用本国的名牌产品不是体现爱国吗?不。地球能源如此紧张,开大能耗的汽车只为给自己长脸,不仅是不爱国,而且也不爱全人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逃难的人流中,一位母亲带着她3岁的孩子,随着人流向远方走去。 这位母亲把最后的一点干粮磨碎,喂给孩子吃,看着孩子瘦弱的小脸,禁不住落下泪来。她知道,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半个月的饥寒交迫,令她的身子极为虚弱。她怕自己支撑不住,最后孩子也无法活命。想来想去,这位母亲抱着孩子走到一位逃难的人面前。这个人,是她家以前的邻居,是个医生,为人非常善良,她知道,如果现在把孩子托付给他,他一定会把孩子养大成人。 “我一辈子感激你,”母亲给这位邻居跪下了,“请您带着我的孩子一起逃命。” “不,我不能答应你。”邻居为她和孩子简单地检查了身体状况后,拒绝了她,“我的事情已经够麻烦了,我帮不了你的忙。”...
论美国的民主下卷〔法〕托克维尔著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论美国的民主下 卷〔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2目 录序言1第一部分 民主在美国对智力活动的影响第一章 关于美国人的哲学方法5第二章 关于民主国家的信仰的主要源泉12第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比其祖先英国人更倾向和更喜好一般观念17第四章 为什么美国人从来没有象法国人那样热烈追求政治方面的一般观念23第五章 在美国宗教是怎样得以利用民主的本能的25第六章 关于天主教在美国的发展36第七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思想倾向于泛神论的原因38第八章 平等是怎样唤起美国人产生人可无限完善的观念的40第九章 美国人的例子为什么不能证明民主国家不会爱好和不会致力于科学、文学与艺术43第十章 为什么美国人在科学方面偏重实践而不关心理论50第十一章 美国人以什么精神对待艺术59第十二章 为什么美国人既建造一些那么平凡的建筑物又建造一些那么宏...
**古爐 贾平凹 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出版的主要作品:《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秦腔》《高兴》等。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余种版本。曾获全国文学奖多次,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2008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学奖。 冬 部 1 狗尿苔怎么也不明白,他只是爬上柜盖要去墙上闻气味,木橛子上的油瓶竟然就掉了。...
第一回 你好,雪碧手机响起来的时候,我正好督见了公路边那个沉默的“70”,于是我发现,我开到了100.跟着我就知道,一定是西决打来的。很奇怪,每到我犯诸如此类的小错时,比如超速,比如随地丢烟头,比如看着我儿子干净的眼睛诅咒他爸爸出车祸终身残疾,——在这样的瞬间,如果电话响了,十有八九是西决。我真不明白这种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他又不是老天爷,为什么他的声音总能如此准时地驾到,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我就像是个根本没来得及偷看什么却逃不脱“作弊”罪名的倒霉孩子。“快到了么?”他语气里总是有种叫人妒忌的闲散。“还早。我已经很赶了,不过还得三个小时才能到。”我刻意强调了我在很努力地赶路,觉得这样似乎可以给刚刚超速一个很合理的解释。然后我又在心里长叹一声,嘲笑自己,心虚什么,弄得好像我真的怕他。果然,他紧接着说:“当心点,别再超速被拍下来,我可不再去替你交罚单。”...
作者:燕山雪** 奔腾的黄河两岸,黄土高原静默着,如同千百年来一直静默着的中国农民的群雕像,任凭母亲河年复一年地从自己的身上割削去大块大块的血肉。我像一个吟游诗人一般在华夏的山河间四处游历,让自己沾染天地万物的灵气和生气,一边采撷诗和歌的种子。 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深深感到南方的山水太过秀气,只适合赏玩。漓江的水声如同刘三姐的山歌般动人,却也只是刘三姐般的村姑而已。而当我真正坐着一叶小舟出没于黄河的风浪中时,在黄河洪大的涛声中,我分明听见了无数喉咙在呐喊。 这呐喊声从远古一直回响到今天,有盘古开天辟地时的那声怒吼,也有神农收获第一粒稻米时的欢歌;有大禹治水时的劳动号子,也有长城脚下千万尸骨的...
第一章 中国,对司法腐败说不 一、司法腐败,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 新闻曝光,舆论谴责,政府关注。司法腐败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 司法系统痛定思痛,全系统集中开展“清理门户”行动。 1998年9月16日,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会。 此次会议开了一个先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两长”,亲自到会做汇报,并且特邀25个省市区地方人大有关负责人参加评议。 当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此新闻。细心的观众都会特别注意到这句话:“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些地方少数司法人员违法违纪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已经危及到公正司法和社会稳定,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
《荒原狼》序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几年前的一天,他来到我姑母家,提出想租一间配有家具的房间。当时,他租下了上面的小阁楼和阁楼旁边的小卧室。过了几天,他带了两只箱子和一大木箱书籍来到姑母家,在我们这里住了十来个月。他独来独往,非常好静。只因我们两人的卧室紧紧挨着,有时会在楼梯上和走廊里相遇,所以才得以相识。此人不善交际,非常不合群,我还没有见过别的人像他这样不合群的。正像他自己有时说的那样,他的的确确是一只荒原粮,一只从另一个世界来的陌生、野蛮,却又非常胆小的生物。由...
(一) 七 姑 在亡者的耳中塞上泥土,她就能听见人世的亲人说话。用苦艾灯盏薰一下她的脚心,她的魂就忘不掉返乡的的路。 ————沿淮风习之一 七姑出殡,碰上了一场秋雨。 堤上,扯起白条子招魂幡的送葬队伍,稀稀拉拉地有两里多长。打头的尖腮婆子朝路上撒着盐粒。照沿淮七十二乡镇的说法,盐的烟火气重,压得那些在荒郊晃荡的野鬼不敢上前,刚逝的人能落个安生。玻璃罩内的莲瓣明烛,映照她的阴间之路。《佛说莲花落》。围着棺木的两个女人,朝地上甩着船形的纸鞋。纸鞋不能是素净的,必须沾点泥土。这也很有讲究,据说阴世的河水,由人世的眼泪一点一滴凝成,一个人死了,为她而哭的人很多,她必须踩着这种船形的纸鞋,才能不被淹没。死亡被滑稽地虚拟着。每年的清明节,当后人祭祀焚香,纸鞋上的泥土会指引她的灵魂返乡。穿越漫山遍野的杜鹃。...
“她痛苦的眼神和不满像一盆盆污水,劈头盖脸朝你泼过来” 在长春,徐国静接触到一位母亲,当着很多人说自己儿子不行。开始,徐国静以为她是中国式的谦虚。 “我说,我跟你儿子聊过,你儿子有幽默感、爱学习,有独立能力,喜欢闯荡世界,这可是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啊!那个母亲看了我一眼,不屑地说:那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考北大清华,你看他考的是什么破学校。说到这儿,妈妈眼里流露出不可抑制的抱怨,瞧了一眼站在她身边,把头垂得很低、身高1米75的儿子。” 北京有个大学生告诉徐国静:“我最怕我妈不满的眼神,我总让她失望,不是我成心气她,是她无孔不入地提要求。比如她打来电话,我的声音要是不响亮,她马上不满。她下面要说的话和一脸怒气我都能想像出来。她痛苦的眼神和不满像一盆盆污水,劈头盖脸朝你泼过来,不分场合地点,让你自卑,让你觉得对不起她,那可真是一把看不见的软刀子,扎着你,让你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