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短篇H文小说人气日排行榜

中国近现代史简述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冷如冰 |更新时间:2024-05-14
作者:赵冰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概述 怏怏华夏大国走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在"康乾盛世"的光辉渐渐落下帷幕的时候,没落的大帝国迎来了挑战,腐朽的清王朝进入了中国的近代史,这场百年近代史是从一个名叫鸦片的毒品开始的,1839.6.3清朝大臣林则徐在广州虎门禁绝鸦片烟,给了西方第一个兴起的资本主义大帝国英帝国以口实,终于在1840年六月下旬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表面是因为鸦片问题引起的,实责是因为贸易问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资本的积累所需要而把"胃口"伸向了东方古老的大帝国,1842.8.29终于以清政府的软弱妥协而签订了中英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东南沿海就被资本主义的大炮打开了,1845年开放上海租界,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压迫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要民主,要自由,要和平的历史,1841年的广州平英团运动敲响了中国... 
唯识名词解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南方网 |更新时间:2024-05-14
(一~五划)于凌波居士著唯识名词白话新解自序唯识名词白话辞典,是一部初学唯识者手边备用的工具书。唯识学在佛学领域中,一向称为难治之学,它名相繁琐,辞意艰深,古人称此学‘文如钩锁,义若连环’,‘字包千训,辞含万象。’由此可知这是一门‘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难通达极难通达’的学问;但相对的,它也是一门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的理论,佛学中大部分的重要名词,都见之于唯识学中。果然能通达了唯识学,则再读其他经典,名相问题既已解决,自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但通达唯识之学,谈何容易?唯识学所依的典籍,由印度梵文翻译出来的,有‘六经十一论’,‘一本十支’之学,及揉杂十大论师释论译出的《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以及注释识论、述记等许多注疏。读唯识书,须于众多典籍中,综理出头绪;于繁琐名相间,分析其差别义。因之诠释名相的辞书,就成为手边不可或缺的工具。但许多唯识学名辞,并不具备于一般...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 导读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阎王 |更新时间:2024-05-14
转自wangf/vbb/showthread.php?s=7098ac96046fb3d890de335e4d44e853&threadid=22502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导读  罗志田    新文化运动期间,老革命党张继曾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章”,中国政体虽变,“戏剧文学仍照满清帝政时代的样子”,可知其“思想仍是历史传来的家庭个人主义”;而“风俗如婚宴丧祭,与非洲的土人相去不远”,可以说“思想风俗一切全没有改”。1 他所关心的,是思想风俗与政治的关联。2 所谓中国“思想风俗一切全没有改”,颇能代表很多老民党对民国代清这一政治鼎革的整体失望,或有些“故意说”的成分。然而张氏关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章”,却有所见。  从最粗浅的层面言,当不少人开始整体反思一个时段的往昔之时,这“一个时代”大约也就真正成为“历史”了。与张继的观察不同,在“思想”和与其关联密切的“学术”方面,民初中国实际处在一个典范转移的时期。最明显的一个表征,... 
幽冥问答录 原文及译文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翱翔1981 |更新时间:2024-05-14
《幽冥问答录》原文及译文序六道轮回之说,士夫拘于儒家门户之见,罔加论列,而不知《易·系辞》云:「原始要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则孔子固尝言轮回矣。又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则赫然有矣!余少游欧美,于宗教哲学,未及措意。然宇宙间,有此即有彼,有方即有圆,推之生灭、阳阴、幽明、人鬼,皆对演而立,事理固相融焉。基于斯理,则人世凡百官司,冥间亦当彷佛。黎澍先生,年高德劭,法律界闻人也。自言为冥官多年,每从睡眠中处理案狱,与清光绪初叶符孝廉士龙事迹相类,是走无常且代有其人矣。林参谋长黝襄,与先生善,所叩冥间情形綦详,方主任委员觉慧,录成《幽冥问答》一卷,举以示,余读之瞿然而惊,栗然而省,吾人一念善恶,竟通于鬼神耶!继余自检生平所作,幸无不可告人之事,则又悚然而自慰。... 
唯识学上色法的认识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童舟 |更新时间:2024-05-14
唯识学上色法的认识养 辉  作者养辉法师,中国佛学院唯识学硕士,现留学于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  绪 言  有色、色法、色蕴,用现代的词汇就是物质现象。从三界来说,欲、色二界都有物质这种存在形式。物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古往今来,人们都要面对着它;也引起了许多哲人的思考,乃至在西方的哲学史中,有所谓唯物、唯心之说。从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物质所发生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其研究的程度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就知识方面来说,物质所呈现出来的知识面貌,是为基础知识,也是正确的知识,甚至决定着非物质研究途径所获知识的正确与否,并对其发生多方面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利弊的反思,这种状况有所改变。现在对生命科学、心理科学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随着廿一世纪的到来,有人认为是信息革命的时代,还有人认为是东方文明复兴的时代。... 
顾顺章灭门案(转贴)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摄氏0度 |更新时间:2024-05-14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成立负责中央政治保卫工作的特别委员会,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常务主席向忠发、中央政治局委员周恩来、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负责,特委是决策机构,下设中央特科是行动机构,由顾顺章负责,特科下设四个科,洪扬生(一九二四年入党)为一科的负责人,负责总务;二科搞情报,负责人陈赓;三科就是著名的“红队”,又叫打狗队、红色恐怖队,谭余保、王竹友先后任科长;四科是后来才成立的,是电讯科,由李强负责。洪扬生亲自参加了这场杀光顾顺章全家的灭门案。  这场屠杀由周恩来亲自带队,康生(赵容)也直接参与,黄埔军校的学生斯励那天在顾家打麻将,他的哥哥是国民党将领,有记载斯励在“四.一二”清党中曾将周恩来从国民... 
禅门公案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生在秋天 |更新时间:2024-05-14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9-02  温州玄机尼师,曾在大日山石窟里修习禅定。有一天忽然感叹道:“真如法性清湛澄明,无去无住。厌喧趋寂,怎么能算上得是了悟?”于是便去参访雪峰禅师。  雪峰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玄机说:“从大日山来。”  雪峰探问:“日出了没有?”  玄机反戈相击:“如果日出,就会把雪峰融化掉。”  雪峰微微一笑:“你叫什么?”  “玄机。”  雪峰继续勘验她的悟境:“既然是玄妙的机子,每天能织多少布?”  玄机自负地说:“寸丝不挂。”  说完,行礼告退。才走了几步,雪峰突然叫道:“袈裟角拖地了。”... 
佛经大全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沸点123 |更新时间:2024-05-14
佛经大全 《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禅与悟: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绝对零度 |更新时间:2024-05-14
《禅与悟》 序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慢、自我枷锁,才能海阔天空地任运飞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现前。禅的目的是教人:学着将现实世界的八热地狱,转变为清凉国土的七宝莲池;试着把自害害人的身口意三业,转化为自利利他的慈悲与智慧。《禅与悟》 序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圣严法师,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丘。他是江苏省南通县人,一九三〇年出生。幼年家庭贫困,十四岁在南通狼山广教禅寺出家。一九四七年,到上海静安佛学院读书。一九四九年,受战争影响,随著军队到了台湾。在军中服务十年,官拜少尉通讯官,于一九五九年奉准退役,二度出家,由“中华佛教文化馆”的东初法师为他剃度,法名圣严。... 
菩萨地持经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那年夏天 |更新时间:2024-05-14
  No. 1581    菩薩地持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菩薩地持初方便處種性品第一(第一段有一十八品)敬禮過去未來世 現在一切佛世尊  有十法。具足菩薩道。摩訶衍攝。云何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翼。四者淨心。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安立。云何名持。菩薩自種性初發心及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何以故。菩薩依種性。必定堪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種性。名必定持。菩薩依初發心修行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修此六波羅蜜。功德律儀。智慧律儀。菩提分法。是故初發心名為菩薩行方便持。菩薩依行方便。滿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行方便名為大菩提持。非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勤精進。必不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當知。雖不發心不修行方便猶得名為種性持。若有菩薩種性。而不發心。不修行方便。不能疾成阿耨多羅三... 
地狱游记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两块 |更新时间:2024-05-14
玉 诏本堂主席 关 登台圣示:现刻玉旨将到,命城隍五里外,福神十里外迎接,诸生肃静,排班侯贺。金阙内相 徐 降诗曰 : 维皇切切念原灵。圣佛声声救苦经。玉旨中秋颁直辖。一轮明月照幽冥。圣示 : 吾今夜带旨宣读,神入府伏。钦奉玉皇大天尊 玄灵高上帝 诏曰 :朕居灵霄,心怀世道,观红尘黄沙弥天,人间伦常堕地,男不忠孝,女少节静,言仙佛为空说,视鬼神若虚物,以致社会风气衰败,人情义理沦亡, 朕心大悲,不忍坐视苍生堕落幽冥而不救。查尔南天直辖鸾堂台中圣贤堂开堂阐教至今,费尽神人之力,普化有成,今又藉﹁圣贤杂志﹂广渡迷津,鸾务日进,圣业辉煌, 朕特赐旨开着宝典,书名曰 : ﹁地狱游记﹂,敕令济公活佛带引正乩﹁圣笔﹂杨生灵游十殿,将地狱情形泄漏于世,使人观知阴间罪魂惨境,以收劝化之功。此书非凡,因感圣贤诸子至诚无间,大命方赋于此,希诸子抱定信心,代天宣化。并敕命幽冥各关口,如系圣贤堂游生贺到... 
弘一大师格言格言集 (完)作者: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卖吻 |更新时间:2024-05-14
本书由豆丁中文网(曦江迥蓉)收藏整理。豆丁中文网,期待你的参与!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格言别录——《格言联璧》录写弘一法师编订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华严宗十重唯识观略述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蝴蝶的出走 |更新时间:2024-05-14
华严宗十重唯识观略述董 群  本文以华严宗的唯识观为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在唯识宗五重唯识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华严十重唯识观,以此揭示佛教宗派之间的内在联系。窥基的五重唯识观对识的观想由浅而至深、由宽而至狭、由粗而至细的层层分析从空与有、心与境、体与用、王与所、性与相五个方面揭示了识的特征;华严宗法藏进一步将其发展为十重唯识,并以华严宗特有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方法对其加以分析,又使其带有判教的特征;经过澄观的发展,至宗密时,唯识观被改为唯心观,从而使中国佛教对这一思想的建构达到了最高水平。  作者董群,哲学博士,一九九三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为东南大学哲学系,与科学系副教授、东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近期的工作重心是三论宗研究及佛教伦理研究。... 
佛(季羡林自选集)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千顷寒 |更新时间:2024-05-14
第一部分 1.做真实的自己(代序)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净界法师:由弥陀经 真伪争论说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更新时间:2024-05-14
  由《弥陀经》真伪争论说起  净界法师  请净界法师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是一部相当重要的经典,尤其对众生的帮助更是殊胜。请问为何五百结集的时候,没有结集出来,而是在佛灭度以后,才有部派辗转流传出?以一位净土行者,对他人的质疑的时候,应该如何解释?  (天台宗)净界法师开示:  当然现代人的一个问题:他习惯用考据的方式,用历史辩证的方式,来研究佛法。当然这样子是很危险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印度是一个很不重视历史的国家,印度人很重视口传,他文字记载很少。而且你看印度的历史很短,没有几篇,它不重视历史的。我们不能够因为历史没有记载,就认为它不存在。这样是大胆的假设,太过大胆。... 
地藏经简答壹佰条_莲忏法师整理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北方刷刷 |更新时间:2024-05-14
松柏共修会,是台北县乌来乡老人会所组设,创始前初期,会中便邀请笔者担任导师,负责教授老人会员学习佛教行仪。会员们除了学习简易的梵呗和常用仪轨,并认识佛教基本常识,阅读一般常读诵的佛教圣典,笔者偶而教授一些较深的论集和讲解常读的圣经。···地藏经简答壹佰条莲忏法师整理自序第一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八十条第八十一条~第九十条第九十一条~第壹百条自序松柏共修会,是台北县乌来乡老人会所组设,创始前初期,会中便邀请笔者担任导师,负责教授老人会员学习佛教行仪。会员们除了学习简易的梵呗和常用仪轨,并认识佛教基本常识,阅读一般常读诵的佛教圣典,笔者偶而教授一些较深的论集和讲解常读的圣经。课后或期末(半年为一期,现为第四期)出些较为简单的题目,做一小小的测验。这... 
共3587本 当前第195/225页 << < 191 192 193 194 195196 197 198 199 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