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短篇H文小说人气日排行榜

传喜法师出家因缘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换裁判 |更新时间:2024-04-24
我上面有五个哥哥,母亲非常想要一个女儿。隔壁邻居,他家生了六个女孩。就有人跟我们说,干脆你们换吧!母亲口头已经答应了,但真要换的时候,父亲抱着我流泪,母亲看见他哭了,也哭,于是终究没换成。生下我后,母亲就又到农村去了。所以我是经常的上海,农村两地走。由于这样的因缘,从小我就看到了城市和乡村不同的民风民俗,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变化和发展。我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同学之间讨论:我们以后长大了,都做什么?我当时就说:我要云游天下。这个云游天下的概念,并不是说要出家,那时不知道有出家。因为我周边的人没有学佛的,也没有人传播这些。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特别喜欢一样东西,就是佛塔。只要谁说哪里有佛塔,我心里就会痒,就想要去看。比如上海,我家住在西藏路,到龙华塔,要换好几辆车。但是我很小一点点,就会查着地图,换车去看。这或许就是我对佛教最初的印象。后来我皈依佛门,就在了这个龙华寺。... 
道果前行教授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不受约束 |更新时间:2024-04-24
第一章 信心信心的重要 首先,要接受三现分教导的弟子必须是具有信心者,因为在大宝积经大乘十法会第九中此经云:“焦芽与败种,难生新绿芽,不具信心者,难生出功德。”如果一个人缺乏信心,则功德的基础就不存在,也因此,他将不会寻求解脱之道。对于这样一个人,他是无法得到诸佛的功德,也无法得到上师与三宝的加持。因此对于修持佛法而言,信心具有无比的重要性。例如,在宝灯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增长诸功德;消除疑虑,安全达到彼岸(解脱涅槃城)。信为幸福之泉源,令心洁净纯美;消除傲慢,是恭敬心之福田。是宝藏、财富、最殊胜的脚,又如同手,是积聚功德的最胜工具。”... 
菩提心离相论(龙树菩萨造)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标点 |更新时间:2024-04-24
菩提心离相论    龙树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归命一切佛。我今略说菩提心义。至诚顶礼彼菩提心。如勇健军执胜器仗。其义亦然。而彼大菩提心。所有诸佛世尊诸菩萨摩诃萨。皆因发是菩提心故。我发菩提心亦如是。所成乃至坐菩提场成正觉果是心坚固。又此菩提心。是诸菩萨总持行门。如是观想如是发生。我今赞说菩提心者。为令一切众生息轮回苦。未得度者普令得度。未解脱者令得解脱。未安隐者令得安隐。未涅盘者令得涅槃。为欲圆满如是胜愿故。安立自相正体因故。入第一义真实观故。彼菩提心无生自相。是故今说。所言菩提心者。离一切性。问曰。此中云何离一切性。答谓蕴处界离诸取舍法无我平等。自心本来不生。自性空故。此中云何谓我蕴等有所表了。而分别心现前无体。是故若常觉了菩提心者。即能安住诸法空相。又复常所觉了彼菩提心。以悲心观大悲为体。由如是故。于诸蕴中无我相...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习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开盖有奖 |更新时间:2024-04-24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习释高明  一、大乘瑜珈止观与经教的关系  止观法门,教通三乘乃至外道。外道的止观、声闻的止观、菩萨的止观,因为各自所趣向的目的不同,其所修方法也就各有差别。  大乘瑜伽止观,是大乘瑜伽师所证的殊胜法门,不仅与外道、小乘有天渊之别,与其他大乘止观亦有所不同。《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曰:“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1)《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也说:“当知此中,由随顺教,有众多故,毗鉢舍那亦有众多。毗鉢舍那有众多故,令奢摩他亦有众多。又复即此毗鉢舍那,由所知境无边际故,当知其量,亦无边际。”(2)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大乘瑜伽止观必须依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和佛陀的法假安立来修习,不能盲修瞎练... 
观察缘起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抵制日货 |更新时间:2024-04-24
帕奧禪師講緬譯英:Bhikkhu Dhammasubho & others(淨法比丘等)英譯中:Bhikkhu Shi Kai Hong (釋開弘比丘)在這階段,色法已經以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及食生色的方式觀察。關於業生色,產生業生色之業於甚麼時候發生呢?《無礙解道》第五○頁說:Purimakammabhavasmim moho avijja , ayuhana savkhara, nikanti tanha , upagamana m upadanam , cetana bhavo ; ime pabca dhamma purimakammabhavasmim idha patisandhiya paccaya. 「於以前的業有的癡為無明,努力為行,欲求為愛,接近為取,思為有,這些於以前的業有的五法是今生結生的諸緣。」1依注釋,詮釋 purimakammabhavasmim「於以前的業有」為purima kamma bhave, atitajatiyaj kamma bhave kariyamaneti attho 「關於『以前的業有』,意思應作『過去生業有』」。... 
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上师善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辛苦 |更新时间:2024-04-24
略名缘起赞五十八颂宗喀巴大师造具足无缘大悲至尊具德恩师功德名称亟难赞说昂旺朗吉堪布口授郭和卿译黄述笔记师云:说法仪式有多种,兹引寂天半谒,「人身不离苦、如彼龙在海」。此言人身在轮回中,一切所受,无非是苦。所谓人生,毫无意义与乐趣可寻,与龙之一生,局于泥水相似。吾人今得人身,人身可贵重处多未细思,故鲜知者。世人得宝辄生欢喜,如果细思知人身贵重处,则多移爱宝之心以爱此人身。寻求世宝一年十年积劳始得,喜辄不胜;若积劳更久,其得之也,喜亦更深。一世人身动须多劫积累功德,而后可得,以视世宝其喜何如。且世宝仅能利益现世,不能利及后世,人身则后世之后世均能利及,其重于宝又当何如。若得人身而糟踏之,... 
金刚经讲义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蒂帆 |更新时间:2024-04-24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法嗣 大持明金刚上师阿阇黎耶莲花金刚藏班智达 吴润江居士讲授目  录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释义三、金刚经讲义增注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记录五、金刚般若无尽藏真言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法嗣 大持明金刚上师阿阇黎耶莲花金刚藏班智达 吴润江居士讲授金刚乘弟子 顾寂曜  笔录  尔时上师入甚深三摩地,安住於四叶莲花月轮上。前叶表开佛知见,入普贤菩萨三摩地,由大圆镜智放光觉照;後叶表示佛知见,入虚空藏菩萨三摩地,由平等性智放光;左叶表悟佛知见,入观自在菩萨三摩地,由妙观察智放光;右叶... 
修炼与修道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童舟 |更新时间:2024-04-24
关于修炼和修道,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往往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点点认识上的偏差,就会造成几十年的荒废和迷途,可以说是必须明了的事情。当然,每个人的渴求不一样,有些人修炼不是为了修道,有些人修道却不修炼,这都是跟各人的觉悟和人生选择有关系。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每个人的自由,但要明白这些区别,才能做出正确于自己心愿的选择。修炼和修道区别非常大,但它们也有很深的联系。修炼(包括气功)是对身体的锻炼,和对人体潜在能力的挖掘,是这个世界潜在规则的外在体现。而修道,则对生活、工作、社会、修炼、善的、恶的……一视同仁,并不分别,通过在这些过程中,对世界种种规则的观察验证,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脱离于这个世界的规则。... 
上帝是一切爱力的泉源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疯狂热线 |更新时间:2024-04-24
雪峰按:这是我寻来的一颗宝石,作者所言与我同频,故搬来原文,作为"心灵篇"食粮。2008-05-03智慧是世界上所有學問知識的源頭,上帝是所有愛力的泉源-包括世俗的愛、父母的愛或是男女之間的愛。所以,當我們找到智慧以後,我們便擁有所有的才能。當我們找到這個愛力以後,所有的渴望便都滿足了,再也不會去尋求任何其它的東西,所有的善與美都會自然而來,並且駐足不去,所有的愛將填滿我們的心中,因為我們就是愛力、就是智慧、就是美。假如我們有機會提昇到更高的等級時,我們會看到自己是多麼地美麗,不是世界上任何化妝品所能妝扮的。( 師父小聲地說:千萬別告訴克莉絲丁娜化妝品公司) (大眾笑)。當我們還在這個世界時,還會用到它,只為了打發時間、美化這個世界。就像我們在公園、植物園或街道旁種花一樣,只為了讓自己和其他人更賞心悅目。... 
110摄论章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宫本宝藏 |更新时间:2024-04-24
攝論章卷第一在四能莊嚴出世間法。五以出世法故最□□□□□□□□□□□□□□□□□□能益物者。三種境界是無上福田有心歸仰起□□□意□□□□□□行住於一地乃至十地得無上菩提。天魔外道師及弟子違陀等經□□□□□無此利。譬如意寶珠能令災□不起生利無窮。為物所珍故名為□□□□□用故舉事況法。三皆名寶。第二得名者。依雜心佛就用法者□□□□□□者就義得名。依成實大乘佛一種就實德受名。餘者同。第□□□□□□就三種定體。一名字。二別體。三一體。名字三寶體者。土木金銅□□□□□□經卷此二依雜心用別名色法為體。依成實用假名色為性。凡夫比丘□□□□□□□法服即是名字僧。別體三寶體者有二。一明小乘別體三寶。二明大□□□□□□有二。一依雜心明別體。二依成實論。雜心論主明佛有二種。一生身。二法身。生身體者。謂報生等智相好之身及諸得四相是生身佛性。法身者。以無漏智慧及有漏種智方便現起是法身佛體... 
政治家能否体悟真理?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散发弄舟 |更新时间:2024-04-24
2006-10-10 08:54:50大 中 小选自《克里希那穆提传》(PuPul Jayakar著,胡因梦译)与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对谈,1948年……克里希那吉和尼赫鲁坐在面朝壁炉的沙发上,弗莱德曼和我坐在沙发旁的椅子上。我们看着这两张高尚、纯朴而又优雅的婆罗门脸孔,在火光中相互辉映——一位来自北方的高地,另一位诞生于安德拉邦南方最古老的山区。他们的脸庞看起来如雕塑一般,细致光滑的肌肤,衬托着美好的脸型和生动的表情——先知的眼神显得遥不可及,充满着慈悲与空性;另一位则满怀剑拔弩张的生命力。尼赫鲁是位浪漫的行动派,他有高度发展的心智,他充满着关怀,不眠不休地献身于政治,他很想在这复杂的环境中追寻那未知的领域。... 
圣徒永远的安息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公主站记 |更新时间:2024-04-24
原著:理查德·巴克斯特,1652由罗伯特·巴克斯特节略改写“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来4:9目录圣徒安息的实质通往圣徒安息的通道圣徒安息的光彩谁可得到圣徒的安息失去圣徒安息之人的苦况追求圣徒安息的必要性得圣徒安息的资格帮助他人追求圣徒安息的责任人并非在地上得着圣徒的安息天堂的郊野对在地过属天生活的拦阻尚在地上时如何寻求圣徒的安息默想天堂的指引对默想天堂的四个帮助如何坚持默想天堂对天堂的默想结尾鼓励的话圣徒安息的实质... 
寿份无量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天净沙 |更新时间:2024-04-24
  作者:大藏寺祈竹仁宝哲  编者的话  修持延寿法门的意义  在轮回中人身不易得  具备十八种暇满的身命极为稀有  善用暇满身命能得的利益很多  再得同等暇满身命极不容易  宝贵的身命将极快失去  失去人身后前景并不乐观  结论  修持延寿法门的方法  延寿法门的理论  如何增长福德  供养师长及三宝  修持布施善行  如何延长寿量  戒杀与不伤害众生  修持放生善行  修持延寿本尊法门  服用长寿法药  养生活动  食疗及药物保健  控制自心及情绪  结论  在轮回中人身不易得  今天衲应邀为在座的尼师及一众居士等浅谈一下佛教中的延寿法门。衲本身才疏学浅,但曾有幸跟随好几位大师及良医学习正法及传统西藏医学,所以今天尽管试一下把衲所知道的少许佛法及保健学问奉呈予各位。... 
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丁格 |更新时间:2024-04-24
  《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注  汉·何 休□疏  唐·徐 彦□整理 明月奴□制作 真 如□发布 读书中文网 目录  序隐公卷一(起元年,尽元年)隐公卷二(起二年,尽四年)隐公卷三(起五年,尽十一年)桓公卷四(起元年,尽六年)桓公卷五(起七年,尽十八年)庄公卷六(起元年,尽七年)庄公卷七(起八年,尽十七年)庄公卷八(起十八年,尽二十七年)庄公卷九(起二十八年,尽闵公二年)僖公卷十(起元年,尽七年)僖公卷十一(起八年,尽二十一年)僖公卷十二(起二十二年,尽三十三年)文公卷十三(起元年,尽九年)文公卷十四(起十年,尽十八年)... 
南传大般涅槃经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插翅难飞 |更新时间:2024-04-24
巴 宙以生存於二十世紀的現代人去研究二千五百年前釋尊的生活、教理,當時印度的宗教思想及社會習俗等,因「去聖日遠」,實非易事。且佛教之傳入中國全賴翻譯,因華梵語言的特殊結構,及文章體制的不同,一重繁,一重簡,轉梵為華是去繁就簡。簡之太甚則難免陷於晦澀,所以初期的漢譯經典頗不易讀;若無注疏則了解實難。其最劣者是有失原意,不為無益,反而有害,其較下乘者則為「有似嚼飯與人」1使人嘔吐。那是失其精神,只存糟粕。此可見迻譯之難,幾乎至於不可能之境地。語言隔閡固為了解原始佛教的障礙之一,但初期來中國之譯經傳教者并非直接來自印度,而是展轉從其他地區及其他國家,諸如安世高來自波斯,支讖來自月氏,白法祖來自龜茲,康僧會來自康居,以及其他來自中亞及西域南海各地。為了時間與地域的關係,及本地的宗教與外來的宗教因接觸而起了變化作用,故自上列各地傳來中國的佛教不能說是沒有變質的、純粹的原始印... 
入中观般若论+汉译本及略释 |热度 1 | 短篇H文 | 上传: 开了 |更新时间:2024-04-24
入中观般若论大阿阇梨月称论师造桂·廓巴拉则由梵译藏桑周札喜活佛由藏译汉稽首妙吉祥童子入中观般若之义自当宣说:破立二者,唯是有破,于实际边,无有破立。如是串习,当得圆满。戒断十恶,奉行十善,禁耽著事,自无所立。此等起事,无真自性,离多一故,如实幻象。多方分故,微尘非一,因无彼故,何有多者,互绝性故,岂有别事。由无彼故,聚彼粗色,及实质等,何有是者。所显万相,与识无异,是故知识,亦变为多。由相假故,识亦变假,若非如彼,即成实性。因彼心生,断绝一多,互绝因故,诸事皆无。非是违乖,谓现前等,无察情计,吾本无遮。立唯名故,宗许非因,于本无生,无所破立。于无生性,有寂无别,无生事故,亦非无生。世俗胜义,佛及众生,见修果行,皆等无有。当修彼义,由修所生,无分别慧,使趋自寂。无有体认,亦无散乱,无相之义,当明修之。后得所现,诸有事物,当知彼等,唯是幻有。应勤守护,三种律仪,七支... 
共3527本 当前第191/221页 << < 191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