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编传记第一章秦始皇帝①附李斯赵高第一节灭六国,创帝业平定叛乱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生于邯郸。嬴政十三岁(公元前247 年)即王位。因年少,国事皆决于相国吕不韦。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 年)至七年(公元前240 年),秦继续对外用兵,它攻击的重点是韩、魏、燕三国,其间取韩十三城,魏二十城,燕二十城。 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 年),命王弟长安君成■将兵攻赵。成■反,兵败于屯留,军吏皆斩。九年,长信侯嫪毒反。秦王政发兵,与嫪毒战于咸阳,俘嫪坶,车裂以徇,灭其宗。旧史相传,庄襄王在赵为质子时,吕不韦以孕姬进,生子即政。政即王位后,其母为太后,与吕不韦旧情不断。吕不韦怕事泄被诛,以嫪毐为宦者进,太后甚宠幸,因得主国政遂起意反叛。十年,吕不韦以嫪毐事免相,归河南封国。秦王政恐其叛乱,赐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
里程自选文集作者: 冯秉诚(里程) 发表时间: 2006-7-18 所属类型:福音书籍正文 [ 分卷阅读 ]迢迢真理路 进入永生 神迹与信心行为与信心 绝对与相对——读经点滴 信仰之争─关于创造论与进化论的一些思考创造论与进化论 科学与信仰水火不相容吗? 基督教信仰的超越性读《游子吟》 ──向里程先生请教 覆方同周先生 十二、 作者小传正文迢迢真理路( 本章字数:7130 更新时间:2006-7-18 11:36:37)我旅美近十年,成为基督徒只是几个月前的事。在真理的路上,几经挣扎,才回归正途。 迎向朝阳 去年上半年,我在一所大学的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开始找新工作。以此为契机,事情开始发生变化。去年是在美国找工作比较困难的一年。我先后发出百余封申请信,迟迟未有结果,妻子和我都有些焦急。恰在此时,我们所在大学的中文查经班的姊妹邀请我妻子参加查经。她本不想去,但对方一连几个星期来电话诚恳相邀,碍于情面,...
《周易正义》 目录 上经乾传卷一上经需传卷二上经随传卷三下经咸传卷四下经夬传卷五下经丰传卷六系辞上卷七系辞下卷八说卦卷九序卦卷十杂卦卷十一 □《周易正义》□注 魏·王弼等□疏 唐·孔颖达□整理 明月奴□制作 真 如□发布 读书中文网 《周易正义》上经乾传卷一 上经乾传卷一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贞。 [疏]正义曰:“乾”者,此卦之名。谓之卦者,《易纬》云:“卦者挂也,言县挂物象,以示於人,故谓之卦。”但二画之体,虽象阴阳之气,未成万物之象,未得成卦,必三画以象三才,写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象,乃谓之卦也。故系辞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也。但初有三画,虽有万物之象,於万物变通之理,犹有未尽,故更重之而有六画,备万物之形象,穷天下之能事,故六画成卦也。此乾卦本以象天,天乃积诸阳气而成天,故此卦六爻皆阳画成卦也。此既象天,何不谓之天,而谓...
李道纯动静无端 阴阳无始太极图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盖人心静定未赋物时,湛然天理,即太极之妙也。一感于物便有偏倚,即太极之变也。静定之时谨其所存,则天理常明,虚灵不昧。动时自有主宰,一切事物之来俱可应也。静定工夫纯熟,不期然而自然。至此无极之真复矣,太极之妙应明矣。天地万物之理,悉备于我矣。中和图礼记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者,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
唐思鹏前 言 在佛教中“定”与“戒”、“慧”合称“三学”,此三学是如来妙智实证圆满法界大悲平等流出的,清净无染,远离过恶,能除众生迷惑,启迪智慧,令其解脱出离,所以又称“三无漏学”。三学之中,定学是核心,是枢纽,它起着上承净戒、下启觉慧的殊胜作用,因而在佛弟子中一般都重视对定学的修习。不过学人虽知定学的殊胜及修定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不少初学者对定学了解得不够,也不知修定的入门方便,总想着修定是在禅堂,或是在深山,双目紧闭,长坐不卧,甚至是禁语不言,不食人间烟火,本着“依戒生定,依定发慧”的修习次第,抱着只要有定,自然能够生起智慧的美好愿望,于是排除外缘,或数月,或数年,乃至一生,而拘身静坐。但这些人到头来才发现,自己认真苦修,其心并未得定,纵或得点小定,而烦恼并未减轻,智慧也并未生起。有的知道此修不如法,便随即舍去;也有个别人终不回头,其结果每多得病吐血而死,或...
第一章 导言有一次,世尊在一个名叫劫摩沙的俱卢聚落和俱卢族人同住。在那里,世尊向比丘们说法。“比丘们!”他说。“世尊!”比丘们答道。于是世尊说了以下的话:“比丘们,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祛除苦楚悲痛,得到正当行为的准则,体证涅磐。”这条路就是四念住(注一)。“是哪四念住呢?”“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感受,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心意,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对于诸法,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祛除淫欲、悲痛。”...
内加行修法 自 序 《大圆满龙钦心髓内加行讲义》是几位学法者根据本人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上海、新加坡等地传讲《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的录音内容整理而成。 成文过程中,本文的整理者分别将他们的稿件交我审定,经修改、校正而形成此文本。此本虽系录音整理成文,但无违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之处,且又以收集的方式将几种大圆满前行的具体的要义提炼出来,同时兼顾通达易懂以白话文成文。是故,本讲义可作为初学者的学法资料。 在此末法时期,众生烦恼粗大,为苦苦追求物质享乐和安逸,而舍弃一切天良道德和因果,恒时造作不可思议之罪业。也有愚者在己毫不知之的情况下,人云亦云地轻率认定佛法为迷信,因而又造罪作业。更者,因众生之业故,邪师邪法极多,正师正法极少。于此境之中极难得正信;若有正信亦难遇正善知识;若遇善知识也难得佛法。由此,众人盲目,迷失方向。真是:“云厚难分天早晚,雪深不知...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后汉支娄迦识译 《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一名《无量寿经》 一名《阿弥陀经》 吴支谦译 《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译 《无量寿如来会》 唐菩提流志译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赵宋法贤译 自汉迄宋,同经异译可考见者,凡十有二,近代流通唯此五本。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法名慈济会集各译 敬分章次 法会圣众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对于这段历史的看法,在1980 年出版的《中国通史纲要》的叙论中,我们曾有所论述。在那里,我们称这段历史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我们写道:“在这个时期里,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并残酷地统治了中国,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较封建社会时代的情况复杂了。社会经济的主要成分,除封建地主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继续存在外,出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又包括帝国主义资本、官僚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三个部分。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的作用,封建经济则占有显著的优势地位,二者并互相勾结在一起。官僚买办资本是帝国主义经济的附庸,并跟封建剥削关系紧密相联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十分微弱,没有成为一个能独立的经济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而且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中国农村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顶果钦哲仁波切皈 依 正如我们所知,轮回即是苦,因此我们决心要摆脱轮回。然而,事实上我们这么做需要帮助,求助于一位完全脱离轮回的大觉者的帮助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贝珠仁波切向大悲之佛观世音祈请: 啊!伟大的观世音菩萨,我的根本上师, 您是大慈大悲的源泉。 您是我唯一的护佑者! 您声音的本质—六字大明咒,是无上的佛法。 从现在起,您是我唯一的皈依处。 观世音菩萨是彻底觉悟的佛陀,他为了利益众生而化现为菩萨。一切佛都具有同一本质,他们大悲心的表现形式就是观世音菩萨。作为诸佛大悲化现的观世音同时是诸佛菩萨的根源,因为大悲是觉悟的根本。作为菩萨,观世音本身即慈悲的象征,观世音即是佛,观世音即是法,观世音即是僧,观世音即是上师,观世音即是本尊,观世音即是空行;观世音即是法身,观世音即是报身,观世音即是化身;观世音即是阿弥陀佛,观世...
第一篇 攻克己身 1第二篇 圣经的用字和主题 5第三篇 启示 9第四篇 圣经 13第五篇 主 18第六篇 世界 23第七篇 罪 27第八篇 魔鬼 32第九篇 恩典 36第十篇 中保 41第十一篇 和好 45第十二篇 信心 47第十三篇 称义 52第十四篇 重生 54第十五篇 拣选 57第十六篇 圣洁与成圣 62第十七篇 相交 66第十八篇 死亡 70第一篇 攻克己身我还记得在神学院中吃第一顿晚餐的情景,同桌的人彼此都很陌生,大家尽情地随意聊天,彼此认识。我对坐在对面一位常咧嘴而笑、个子矮小的威尔斯人说,我是一个“清教徒迷”,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清教徒为我带来益处,他们很有深度,而且真正能够攻克己身。“攻克己身!”他说,“饭后让我们好好谈一谈。”...
内容介绍本书为《剑桥中国史》第 1 卷的中译本。《剑桥中国史》以秦汉时代为第 1 卷,是由于秦汉以前时代近年出土文物多,有些资料还未得到利用,成关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佛教的传入、民间宗教、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外秦汉史研究的成果和水平。导言本卷论述的是分别称之为秦、前汉、新和后汉诸王朝的最早几个统一的中华帝国。(西汉和东汉之称有时代替了前汉和后汉。)两个重大事件的明显的日期标志着这段时期的起讫:公元前 221 年秦帝国的建立和公元 220 年最后一个汉帝的逊位。但是这两个年份不应视作本卷所论述的时期的严格界第 1 章必然要向读者交代战国时期的事件、人物和事态发展。与此相似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