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末那在转凡成圣中的作用性 空 末那是八识之一,八识是唯识学的基本教义,即万有现像皆不离识,转识成智,证得二空所显唯识性。故所唯之法虽有无量种,但能唯之“识”。只有此八。八识中能使人为染为净主要是末那,可见末那对人生影响之深,转凡成圣功能之大,是它识所不能及。末那既有如此能量,那么它的体相如何)如何使人为染为净?此即是本文所要论及的课题。 末那的概念 (一)释名: 末那梵语manas,华译为意,即周徧思维的心理作用。末那识华译为意,与第六意识同名,然取义不同。末那是意即识,故可简称为意,属持业释。第六识是依意为根而生的识,故名意识,属依主释,此与五识的取名相同,如依眼为根而生的识名目艮识。为了六、七两识在文字上的分别,故第七识仍存梵名称末那识,第六名意识。...
印度月称论师造论西藏宗喀巴大师疏法尊法师译汉文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序 佛说法四十九年,全部精义实汇归于般若大海。中论为渡般若之慈航;入中论乃达中论之梯阶。总其要旨是在成立一切法无自性而建立因果缘起。惟文义幽邃极难通达!宗喀巴大师从而疏之,显彼密意。全论以十波罗密配释十地。其前五度及后四度与大乘各宗无大差异,而慧品中则详辩正见广为质难,不但不共瑜伽经有且不共自续别于他生义中广破唯识分及清辨精微奥妙叹未曾有诸有智者幸善观择次封仰慕此论。前年春间曾请悦西格什依据藏文原本讲授严定法师翻译惜甫毕初地空袭频仍格什复有赴藏之行遂尔中辍今幸法尊上人善能远承玄奘事业,译出斯论,使渴望月称者心愿圆满,中观正义亦得更为光显。嗟夫,正法凌夷,邪说横兴,杀伐相循,靡有攸止。用将此论付印流通,伏冀见者闻者咸引发善根,深信因果,倘能于性空中不坏一切善行,缘起上不起我我所执,则彼岸在望捷足可跻,...
《佛学基础知识》是广超法师,将佛法中常见的名词,加以详解,以期能令学人对佛法的知识见解,能有基本而正确的认识。···佛学基础知识广超法师主讲果逸居士笔录业力与轮回十二因缘三法印四圣谛烦恼三皈五戒五蕴四禅八定声闻果与佛果四念处六波罗蜜业力与轮回一、业的定义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望,我们的意念就有意志与方向,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有业故有果报。佛教用语中的‘业’特别有‘造作’之意。我们起心动念,对于外境与烦恼,起种种心去做种种行为。行为可分为身,口,意:用身体去做,用口去讲或心里在想,这些都是行动,称为造作,也称为业。这样的一个造作过程,就会招感到将来的果报,从果报来看它的原因,就有所...
No. 1591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護法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有情恒為眾苦逼 熾燃猛火燒內心善士意樂起慈悲 譬如自身皆自受敬禮善慧諸佛種 於眾煩惱皆除滅與無依者作歸依 能令極怖心安隱微笑降伏大魔軍 明智覺了除眾欲於此大乘能善住 深識愛源唯自心 論曰。謂依大乘成立三界但唯是識 釋曰。此復何意。輒名大乘。本契弘心。堅持禁戒。遍諸生品。拔濟有情。普令出離。獲得難勝。無罪之行。極妙吉祥。是諸善逝。去而隨去。無邊大路。并所獲果。圓滿尊極。餘不能知。由此義故。名為大乘。如經所說。言大乘者。謂是菩提薩埵所行之路。及佛勝果。為得此故。修唯識觀。是無過失。方便正路。為此類故。顯彼方便。於諸經中。種種行相。而廣宣說。如地水火風并所持物品類難悉方處無邊。由此審知自心相現。遂於諸處。捨其外相。遠離欣慼。復觀有海。諠靜無差。棄彼小途。絕大乘望。及於諸有。耽...
《如意宝树史》松巴堪布益西班觉译 序《印藏汉蒙佛教史如意宝树》简称《如意宝树史》,又译为《松巴堪布佛教史》,成书于1748年。作者松巴堪布益西班觉(1704——1788),青海蒙古族,是青海佑宁寺第三世松巴活佛。他自幼被第一世嘉木样活佛阿旺宗哲认定为二世松巴罗桑丹贝坚的转世灵童,1710年于青海塔秀寺从塔秀·曲江嘉措出家为僧,1713年被迎入官隆寺(清雍正年间赐名佑宁寺),拜却藏活佛罗桑丹贝坚赞为师,正式开始对佛法的闻习。1723年,松巴年满20岁,赴拉萨求学,不久官隆寺因参加与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遭清军镇压,寺院被毁,松巴求学在外,幸免于难。在藏松巴学经于哲蚌寺郭莽扎仓,从第五世班禅大师受比丘戒,先后受学于阿旺南喀、摩嘉然坚巴·加央嘉措、赤钦阿旺却丹、南喀桑布等数十名大德,潜心佛法,广习显密经论及其它明处,获有“林塞噶居”学位,以博学善辩著称。1727年卫藏战争时,松巴等人支持颇罗鼐一方...
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皇朝。在年代上,如从入关时算起,是在顺治元年(1644);如从努尔哈赤建国时算起,则为天命元年(1616)。本卷上溯至努尔哈赤的建国,下限到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开始。清的先人原来是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在努尔哈赤时期发展成为民族。 这是一个新兴的、生气勃勃的民族。在历史发展阶段上,本来是明属于前列,而清为后进,但由于政治上的腐败,明被清所取代了。 清入关后,吸收前代,特别是元、明两代进行统治的经验和教训,相对地说是励精图治、与民休息的。也重视学术文化的发扬,因而出现了康熙、乾隆之治。这是清代在历史上的成就。清在政治上有成就,但也不可估计太高,这毕竟已处在封建社会的衰老阶段。...
2006-08-11 10:29:27大 中 小——摘自《爱的觉醒》(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梦译)思想一旦觉知到自己的局限,并认清世界的动乱就是因自己的局限而制造出来的,那么凭着这份觉察,就能发现崭新的东西。你必须是自由的,才能为自己点亮内在的光明。也就是“以自性之光来照亮自己”!这份光明不是别人能给予你的,你也无法借别人的烛光来照亮自己。如果你借别人的烛光照亮自己,那毕竟只是一根蜡烛;它是会熄灭的。弄清楚“点亮自性之光”是什么意思,就是冥想要下的一部分工夫。我们现在要共同探索一下“点亮自性之光”是什么意思,并且要认清拥有这份光明是多么重要的事。我们的局限之一就是轻易接受别人成为我们的权威——僧侣、书籍、宗师以及某个声称自己已经是通透之人的权威性。凡是涉及到“灵性”——请允许我暂时采用这个名相——的事,都不能倚赖任何权威;否则你就无法自由地为自己去探查及发现什么是冥想了。若想深入探查与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