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短篇H文小说推荐日排行榜

倪柝声-属灵的人 |热度 26 | 短篇H文 | 上传: 人生几何 |更新时间:2024-04-24
总目录修订版序这一版的书和第一版,在教训和真理上,没有多少的分别。不过为着新的亮光,和新的感觉,并为着在写第一版的时候,有的地方不很明了的缘故,这一版,就有许多的地方,是经过我花好多的工夫增改过的。在这样的增改中,我曾寻求主的帮助,并尽力要求连名词都与圣经相合。说到名词,我们知道,圣经的名词,常常和我们说话的名词不同。比方:「赎罪」这个名词,在我们说话的时候,是指着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全部工作说的。但是,「赎罪」在圣经里面的意思,只是指着罪被遮盖说的。在头一版时,这些的分别并非不知道,不过以为,如果属灵的事实和原则是不错的,就外面的名词是不大紧要的。就是此次增改好了,还没有想到要一起更正。乃是最近这几天,主才特别使我注意这件事。使我更看出一个不准确的名词,怎样的要引到不准确的真理。名词的准确也是要紧的。自然,与其有准确的名词,不如有属灵的实际。但是,有了属灵的实际... 
相应部经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车水马龙01 |更新时间:2024-04-24
目录 有 偈 篇  第一 诸天相应  第二 欢喜园品  第三 剑 品  第四 沙睹罗巴天群品  第五 比丘尼相应  第六 梵天相应  第七 婆罗门相  第八 婆耆沙长老相应  第十 夜叉相应 因 缘 篇  第一 因缘相应  第二 食品  第三 界 相 应  第四 无始相应  第五 迦 叶 相 应  第六 利得与供养相应  第七 罗喉罗相应  第八 勒叉那相应  第九 譬喻相应  第十 比丘相应 犍 度 篇  犍度篇 蕴相应(上)  第一 蕴相应  犍度篇 蕴相应(中)  犍度篇 蕴相应(下)  第二 罗陀相应  第三 见相应  第四 入相应  第五 生相应... 
四共加行+洛本仁波切 |热度 34 | 短篇H文 | 上传: |更新时间:2024-04-24
洛本仁波切主讲84年7月22日一、何谓加行对佛法有兴趣,并且愿意信受奉行者,这令上师著实感到欣慰。而修行务必从基础做起。什么是修行的基础呢?藏传佛教有一套严谨完整的修行方式与次第。这一套修行次第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由很多祖师、圣者、成就者不断精进,最后融铸成一套修行方法,称为「四加行」。「四」就是有四种,「加行」就是准备进入佛法之流,转凡心向道的先前准备工作。就好像做蛋糕之前,必须要有面粉、蛋、器具,而最重要的是必须懂得制作方法,这些都准备好了,才能做... 
俱舍论疏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扑火 |更新时间:2024-04-24
俱舍論疏卷第一沙門法寶撰將釋此論五門分別。第一會初轉法輪時。二學行次第。三教起因緣。四部執先後。五依文解釋。一會初轉法輪時者。於中有四。一定成道日。二定轉法輪日。三述中間事別。四會說不同。一定成道日者。依長阿含經第四云。八日如來生。八日佛出家。八日成菩提。八日取滅度。次文云。二月如來生。二月佛出家。二月成菩提。二月取涅槃。又灌佛經云。佛告諸天人。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生。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出家。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成道。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而般涅槃。諸經八日皆同。說月有異。唯二四別。不言餘月。准上二說。說雖有異。成道月日即是同也。所以得知。略有二理。一以立正異故。婆羅門國以建子立正。此方先時以建寅立正。建子四月。即建寅二月。故存梵本者而言四月。依此方者。即云二月。根本一也。二准智論及婆沙計。梵王請前五十七日。四月調根兼觀機等總有六月。即是二月八日成道。至八月... 
金刚经解读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僻处自说 |更新时间:2024-04-24
南怀瑾  讲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今天要讲的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们研究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地的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金刚经的这一个重点,彻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与佛教一部大经──华严经... 
倪柝声+-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热度 24 | 短篇H文 | 上传: 匆匆 |更新时间:2024-04-24
我们在开始的时候,要好好的考虑这个问题──什么是正常的基督徒生活?首先我们要指出,正常基督徒生活,与一般的基督徒生活很不相同。当我们思想主山上教训的时候,我们就难免要问说,除了神的儿子自己之外,地上是否曾经有人实际活出这种生活?但藉此问题,我们会发觉,“除了神的儿子自己之外”这句话,正是这问题的答案。关于基督的生活,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二章二十节,给了我们一个他自己的定义。他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他不是讲些特别或奇异的事,来作为基督徒高峰生活的标准。我们相信,他是说到神对于基督徒所定正常生活的准则。扼要的说,就是,我不再活着,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出他的生命。... 
克里希那穆提对教育的影响+ |热度 17 | 短篇H文 | 上传: 老山文学 |更新时间:2024-04-24
2006-08-18 23:51:41大 中 小教育真的不是理论,你必须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地注意自己的反应有没有伤害到孩子。这是鸣迪找到的一篇文章,原本刊于《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4月27日,标题为“孩子:请尊重我们好吗?”,可见大陆也有人比较早地关注到克氏的思想。◎孔祥敏最近一期的台湾《光华》杂志,封面打的标题十分醒目:台湾孩子没有人权?!内文指出,儿童也是有人权的。有的家长或许还会诧异地问:“我的小孩也可以跟我讲人权吗?”《光华》里面打了个有趣的比喻。假如有个学生在作文中说自己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老师就会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西方老师却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 |热度 22 | 短篇H文 | 上传: 无边的寒冷 |更新时间:2024-04-24
 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作者:张文木  上个世纪末以来,中国的安全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台海危机尚存;南海时有纠纷;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 上,在扩军同时抛出了“周边事态法”,最近甚至向海外派兵;印度核试验以中国为首要目标;美国加紧实施T MD、NMD计划,西方大国已在中国东部拉起一条从韩国、日本、台湾到南中国海的环岛连锁。  在使馆可无端被炸、西方大国可绕过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随意发起战争的情况下,中国安全状况到底如 何?又该如何应对?请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文木博士的精辟分析。  自序:民族、国家与全球化  引言:二十一世纪:战争还是和平?  第一编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 
胡晓光:略论法相义与唯识义异同 |热度 46 | 短篇H文 | 上传: 疯狂热线 |更新时间:2024-04-24
  略论法相义与唯识义异同  胡晓光  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轮,一是般若中观空宗,二是瑜伽唯识有宗,中观与唯识在研究对象事物时,各自取向不同,中观侧重于对事物的普遍本质规定的阐释,唯识侧重于对事物的特殊性质法则的揭示,著名佛学家欧阳竟无先生说:“一切法(事物)空宗为般若,一切法无我宗为唯识”,可见中观的性空与唯识的无我是略有区别的。过去,有一些中国佛教学者误解佛教两宗的差异所在,认为中观是性宗,唯识是相宗。性是不变义、体义、本质义:相是现象义。本质与现象是事物存在的辩证统一的两方面,本不可分。说中观从性上立宗,说唯识从相上立宗是不符合逻辑的。印度佛教义学都是在认识论这个层面立说的,不同于中国佛教义学是从本体论这个层面建立思想体系。中国佛学者讲真如缘起论,或说性具、或说性起、或说性觉,所以中国佛教才可称为性宗,印度佛教不存在这个概念的。从现代哲学的角度看,中观属于哲...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热度 37 | 短篇H文 | 上传: 尘小春 |更新时间:2024-04-24
修行前提要 佛教的定义今天要谈的题目,是佛法或佛教的定义。(慈诚罗珠堪布的讲解)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呢?因为,现在有很多学佛多年的人,还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其所涵盖的范围究竟为何。不仅在汉地有很多人不懂何为真正的佛法,在藏地也有同样的问题。除了一些僧人以外,一般的农民或牧民都对佛法的内涵不甚了解,认为只要能修佛塔、经堂或金碧辉煌的寺庙,或者念一点观音心咒,就是很不错的佛教徒了,但这些仅是做善事而已,不是学佛,也不是修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略为说明一、佛教的错误定义有些人认为,佛法是一种信仰。信仰也即信心,佛法当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说佛法就是信仰的话,又显得过于简单了,由于信心仅仅是佛法的许多观念之一。佛教的基础和重点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佛法虽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学也有对信心的要求。譬如,现代人提倡对科学要有信心,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学的话... 
太虚大师的中观思想 |热度 27 | 短篇H文 | 上传: 别克陆上公 |更新时间:2024-04-24
太虚大师的中观思想方 兴  一、前言  虚大师一生的学行,得力于般若。初于1907年冬,在浙江省慈溪县汶溪西方寺阅藏,读《大般若经》。“一日忽然心境顿空,而一刹那间回观身器如幻如影,《般若经》义灿然现前。进而涉猎《法华》,《华严》,台、贤教义及龙树、僧肇论旨,亦甚痛畅,机锋迅捷,不复被语句所缚。爱庆快生平,于佛法由胜解生确信,吾本未多读书,至放恣于世间学说亦多一目了然,文思风发泉涌,益是自喜,颇有利法利生,今世舍我而谁之慨。”(见《全书》l册364页)1923年春,于武昌佛学院讲授《十二门论》,作《十二门论讲录》、《无生法忍总摄十二门义》行世。后于1942年下学期,于汉藏教理院,讲《法性空慧学概论》。其间还讲解《金刚经》、《能断金刚经》、《心经》多遍。著有《金刚经义脉》、《讲录》、《能断金刚经释》、《仁王般若经讲录》、《心经述记》、《讲录》、《讲义》、《释义》等书。... 
解脱心 |热度 22 | 短篇H文 | 上传: 使劲儿 |更新时间:2024-04-24
公元1929年左右尊者阿迦曼在清邁為大眾演說「漸進的修行系列」英譯:佚名中譯:曾銀湖(台灣)一、修習才能保持正法的純淨佛陀說過,當他的正法放入凡夫的心中時,必然會徹底地敗壞無餘;但是如果放入聖弟子的心中,必定是真正的純淨和可靠,同時也是不能被抹滅和遮蔽的。所以,如果我們只是致力於正法理論的研究,那是起不了作用的,只有當我們已經訓練自己的心意去消除它的反覆無常-也就是它的煩惱塵垢時-它才會充分地利益我們-也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正法的純淨,避免扭曲或偏離了它的原始法義。二、追隨佛陀,在訓練別人之前我們必須先訓練好自己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mussanam buddho bhagavati... 
净土藏目录 |热度 17 | 短篇H文 | 上传: 公主站记 |更新时间:2024-04-24
1745 37 P0091 无量寿经义疏 (2卷)〖隋 慧远撰〗  1746 37 P0116 无量寿经义疏 (1卷)〖隋 吉藏撰〗  1747 37 P0125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1卷)〖新罗 元晓撰〗  1748 37 P0131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3卷)〖新罗 璟兴撰〗  1749 37 P0173 观无量寿经义疏 (2卷)〖隋 慧远撰〗  1750 37 P0186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1卷)〖隋 智顗说〗  1751 37 P0195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6卷)〖宋 知礼述〗  1752 37 P0233 观无量寿经义疏 (1卷)〖隋 吉藏撰〗  1753 37 P0245 观无量寿佛经疏 (4卷)〖唐 善导集记〗  1754 37 P0279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3卷)〖宋 元照述〗  1755 37 P0306 阿弥陀经义记 (1卷)〖隋 智顗说〗... 
藏传佛教概说+洛本仁波切 |热度 23 | 短篇H文 | 上传: 温暖寒冬 |更新时间:2024-04-24
洛本仁波切讲序言善造此论,含摄三乘,为令众生心坚固。依通义略加说明,为令佛弟子及一般学人了解佛教,故依三乘法门方便概述。妙哉!佛陀演教三乘,声闻乘、独觉乘与大乘;声闻与独觉通称小乘,故佛教可分为大小二乘。大乘又称菩萨乘有显密二宗。乘者,承载之义。第一章 佛教三乘第一节 何谓小乘声闻小乘流派原有根本四部,日后衍生出十八部。诸部流派缘起各自不同。据三藏义净与宗轮论所载亦各有异,今依藏传佛教教史来说,根本四部说明如下:一、说一切有部,细分七部。由寂护大师传入西藏,藏传佛教戒律依此。二、大众部,细分五部。属于阿底峡传承,中原佛教戒律依此部弘扬。亦有依上座部传戒者。... 
清凉山志 |热度 16 | 短篇H文 | 上传: 指环王 |更新时间:2024-04-24
目录卷一 总标化宇 略纪化主总标化宇  神州莽莽,幻境纷陈;众生芸芸,梦魂颠倒。况乎区分六道,形殊四生。同酣火宅之嬉游,遂致苦轮之长转。倘非大圣乘权,现身弘护,不几贫儿客作,没齿无归乎?能识心无不在,竟虚空以为躯;即知智罔弗通,透山河而作眼,机用绝思议之表,建立阐显密之枢。自性毗庐,流出五峰矗峙;现前觉海,结成三昧清凉。揆厥根株,非为别有;藉兹沿椠,永为光扬。志化宇。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雄据雁代,磅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周五百余里,左邻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长流一带。北陵紫塞,遏万里之烟尘;南拥中原,为大国之屏蔽。山之形势,难以尽言。五峰中立,千嶂环开,曲屈窈窕,锁千道之长谷;叠翠迥岚,幕百重之峻岭。岿巍敦厚,他山莫比,故有大人状焉。其间鸣泉...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热度 22 | 短篇H文 | 上传: 千顷寒 |更新时间:2024-04-24
封面 下一页目录禅修营开营:受戒和教授业处阿毗达摩第一讲:经典的结集及巴利语的起源阿毗达摩第二讲:印度佛教1500年、北传佛教、藏传佛教、正法五千年、三藏及“阿毗达摩”的来源阿毗达摩第三讲:两种谛与两种教法、“阿毗达摩”的特点及学习“阿毗达摩”的意义阿毗达摩第四讲:三藏与三学的关系及概念法阿毗达摩第五讲:色法、四界阿毗达摩第六讲:四界分别之简略法阿毗达摩第七讲:四界分别之详尽法及十八种真实色法之一阿毗达摩第八讲:十八种真实色法之二阿毗达摩第九讲:十种非真实色法阿毗达摩第十讲:色法产生的原因阿毗达摩第十一讲: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转起阿毗达摩第十二讲:六处门色法及名法与心所... 
共3587本 当前第50/225页 <<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