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03 16:37:50大 中 小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1980)他是我所见过的人类中最美的一位。——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1856-1950)我起初以为大陆最早出版的克氏著作是在两年前,后来有朋友说,早在1992年上海的三联书店就出版过他的文选,书名叫做《生活的问题》,并将该书的译者前言传给我,现介绍给大家,也许更方便大陆的朋友了解这位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评传◎何 隽 陈红梅在历史上,印度佛教曾对中国文化与社会产生过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近代以来,天竺文化依然为我国人民所关心留意,像圣雄甘地、诗哲泰戈尔等在中国是被人们所熟知的。但是,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以来的现代印度,还是有许多思想文化以及人物是我们所陌生的,吉达·克里希那穆提就是其中的一位。...
後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 独孤求败输入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忄乔]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
向智尊者 著佛陀两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有深邃的智慧与高贵的本性,原是婆罗门的他,一天遇到威仪庄严的阿说示尊者,从此他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转折……前言〔佛陀的两大弟子之一〕 在斯里兰卡的许多寺庙中,你会发现在佛像的两旁各有一尊比丘雕像,他们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双手合掌,虔敬地站著,足前常常有虔诚信徒所供养的花朵。 假如你问他们是谁?有人会告诉你,他们是佛陀的两大弟子,舍利弗阿罗汉及摩诃目犍连阿罗汉,他们站在生前所站的位子——舍利弗站右边,摩诃目犍连站左边。当桑淇(Sanchi)佛塔在上个世纪中叶被打开时,发现室中有两副石棺,靠北的那副放著摩诃目犍连的遗骨,靠南的那副放著舍利弗的遗骨。他们就这样被放了几个世纪,而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演出了人类生活的无常戏剧。罗马帝国兴起又衰颓了,古希腊的光辉变成了遥远的记忆;新的宗教在地球的不同时期,常以血和火写下它们的名字,这些名字也只是与古...
唐崇怀不久前读到一本有关文学的书,略述书法作文四境,甚得启发助益,省思之余,若将此则运用在教牧证道上,可也甚是恰当。现将感想写下与同道分享。所谓书法作文四境乃指写字作文决非一蹴可得、也非一日可成。有了高人一等的天资才智,乃需累经苦练,努力不息,才能离庸脱俗,到达极境。四境者乃为疪境、稳境、醇境及化境。兹将其应用于教牧证道事工,以解经讲道替代书法文作,略述于后。一. 疪境讲道以写字为例,初学时拿笔不稳,手腕运作不顺,结构不端,下笔不实。故而所写的字非歪即斜,笔划不整,收尾笨拙,是为书法之疪境。此境字体驳杂不一,纵偶有佳作,但就整体而言,仍是毛病百出,难成大局。初学证道者亦是如此。读经灵修听道虽有感动,但灵光一闪稍纵即逝,现学现卖全凭热诚。略有信息却诚是一丝微光,虽有外形结构,但本质上却未能成形有体。或能有慷慨陈词、佳言妙语,但从整体而言却是多有疪漏,思想杂乱,脉络不...
阿姜查将戒视为心的大守护者,并鼓励所有认真追求快乐与光明人生的人,都要用心持戒无论是在家众的五戒,或出家众的八戒、十戒与具足戒。戒律,即善的行为与话语,能直接让心与法一致,成为定、慧与解脱的基础。 内在的正见必然导致外在的持戒,反之亦然,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若了解因果,明白渴爱与痛苦的关系,我们的行为自然就会更加调和与自制。同样,若我们的言行是恭敬、诚实与仁慈的,就能创造出内在平静的因,如此将更容易让我们了解控制心的法则与它的运作,而正见也将更容易生起。 阿姜查经常提起的这层关系有个特别的结果,就如他在《世俗与解脱》中所说,一方面既洞见一切世间法(例如金钱、修道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空性,一方面又完全尊重它们。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矛盾,不过他了解,中道是解答这类难题的同义词。若执著世间法,就会被它们压迫与限制;而若想要对抗或否定它们,将会发现自己陷于失落、冲突与迷...
1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an. , 2006 第13卷第1期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 13 No. 1 唯识种子断论徐 东 来(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唯识种子理论是关系唯识学整个理论存亡的关键,自其成立以来,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责难。从纯学理层面来看,种子不同种类的划分与种子本质的规定之间具有某些不可协调的成分,这种不协调的内容对我们如实理解种子的地位与作用带来一些难处,这种局面的产生可能与我们今天对唯识思想本身的内容未能全面、 关键词:佛教;唯识;种子 中图分类号: B946. 3系统掌握有关。对今天的研究者来说...
内学院? 正信决择论? 资源? 第一讲: 人生之思考及决择诸位善信众 假日舍俗务 一早齐会集 心向正法城於此忙乱世 希有甚难得 我今大赞叹 随喜诸善根仰戒幢律寺 常住共发心 住持正法城 大悲诸众生开阐正法教 希有难得闻 我今大恭敬 随行礼三尊此因缘殊胜 微妙难思议 我等当珍重 莫入藏空归既来请自安 外驰意心猿 随吾共思维 人生之意义茫茫人生路 遥遥天际空 何趣是方向 何处为归宿生老病死苦 成住异坏空 三界如火宅 众苦所煎迫何处是依止 如何脱众苦 有史五千年 人类不断求古今有识者 皆上下求索 或有未入门 或入或究竟忆起幼始觉 知活在世上 初惊喜好奇 次多惑不解纯真幼稚气 总有无数问 问天又问地 问我那里来...
“蕴。”一切有情皆由五蕴和合而有,故名为“蕴”。1.色蕴 物质- 色蕴2.受蕴- 受蕴3.想蕴- 精神- 聚积而成个体人假相 想蕴 离聚积而成五蕴。其体全空。4.行蕴- 行蕴5.识蕴- 识蕴一.色蕴(说明色法的内容及四大种,造色两类)色-对碍名“色”,是有形有相之物,色法统摄宇宙的有形之物。1.阿赖耶识的①坚性物质性潜能 ②湿性-为四大种,是无形无相的能力→ 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形成无际大宇宙。③暖性④动性**象界四大 ①地大:山石,大陆,及地下矿藏②水大:江河海,雨露等 -有形有象的物质,不名为种。③火大:日球,电,火等 -④风大:空气流动四大种与四大相互转化,形成“能质交变,物资不灭,能力不变”。...
释圣严法师著戒律学纲要 序 目录 作者简历 1930年生于江苏南通农村张氏 1943年出家于南通狼山广教寺 1975年日本东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 1977—1978年任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兼大觉寺住持 1978—1987年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 1978年起任文化大学教授,1981年起任华冈教授 1988—1989年任东吴大学教授 1980年创设美国纽约禅中心 1985年创立中华佛学研究所 1989年创建法鼓山著序 佛法在印度,早由空有两大思潮的激扬,而演成大乘性相的两大派系。传来中国,到了黄金时代的隋唐,大小乘十宗的旗帜,也已很鲜明地竖立起来。各宗派的创立者虽从修证佛法的境界各自发挥其心得,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建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