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短篇H文小说人气月排行榜

南传法句经dhammapada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古诗乐 |更新时间:2024-05-14
Dhammapada 文言文译本双品 YAMAKA-VAGGO一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二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三 『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怀此念,怨恨不能息。四 『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舍此念,怨恨自平息。五 在于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六 彼人不了悟:『我等将毁灭』。若彼等如此,则诤论自息。七 唯求住净乐,不摄护诸根,饮食不知量,懈惰不精进,彼实为魔服,如风吹弱树。八 愿求非乐住,善摄护诸根,饮食知节量,具信又精进,魔不能胜彼,如风吹石山。... 
最胜耳传修心七义论讲记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津股巡览 |更新时间:2024-05-14
昂旺朗吉堪布 口授郭和卿 译缘起师云。今当开讲胜传修心七义论,先引宗喀巴大师言教,以作缘起。宗喀大师颂云:「暇满身如牟尼宝,多生累劫难一遇。今得此身闻正法。获大利益宜修学」。应作如是思维。从无始来,生死流转,受种种苦,与种种乐。如是苦乐,于未来生中,尚当续受,无有穷尽。六道诸苦,有损无益,此易了知。即过去曾受百千万亿诸乐,事过境迁,于今安在。空无受用,何益于我。如是世间苦乐,不但不能断除我之生死烦恼,反令我之生死烦恼炽盛。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然彼不明佛法者,智慧短浅,毕竟不知此义。诸君得暇满身已,依止善知识,听闻佛法,深知此义。当随此顺缘,取修学心要之法。所谓心要之法,即佛所说,能... 
何谓基督徒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翱翔1981 |更新时间:2024-05-14
约翰福音1﹕1-18约翰福音1﹕12是我们很熟悉的一节经文﹕“凡接待他的人,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给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我最近常去中国,到了各个地方,不论在机场还是在路上、飞机上、车上,都有很多机会和人们谈到福音。人们常常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信耶稣?他们通常的问法是﹕为什么要信教?一般人都会把耶稣和其他宗教的教主相提并论。有时他们会问我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在世上生活所常遇到的,比如职业问题和生活问题。有些人问我﹕你抽烟吗?喝酒吗?赌博吗?我的回答很简单﹕没有。他们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你怎么活?!我反过来以同样的问题问他们,他们什么都做,每晚都有卡拉ok。我接着问﹕那你是怎么活的?他们说﹕我也不知道。我们应当问的问题不是为什么要做基督徒,而是为什么不做基督徒。基督徒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通过对这一段经文的探讨和学习,对已信主的人,但愿我们好好地省察自己;对还在救恩的... 
阿姜查__以法为赠礼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点绛唇 |更新时间:2024-05-14
◎阿姜·查尊者著目录前言译者的话阿姜·查真正的给予以法为赠礼法性法的语言与法同住世间心的训练汤锅里的汤杓子教说片断  现在就做!  阿姜·查(公元1918~1992年)在世时,他经常会告诉弟子们:  “……长久以来,你们是那么的平静安详,而这就是最好的方法。我走了之后,单纯地遵照我的教导去修行,就好像我仍然在你们的面前一样!”前 言  这是由法园编译群翻译的阿姜·查系列二。第一集《我们真正的归宿》大概介绍了阿姜·查的教导风格,而此次的主题将围绕在“法”及其有关方面。所有的文章除了“真正的给予(True Giving)”、“汤锅里的汤杓子(The Ladle in the Soup pot)”、“法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Dhamma)”、“与法同住世间(Living in the World with Dhamma)”之外,全都取自《菩提道》(Bodhinyana)一书。前三篇出自《解脱味》(A Taste of Freedom)一书,最后一篇出自“Wat... 
禅门公案(2)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泰达魔王 |更新时间:2024-05-14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11  有一位研究经律论的三藏法师,问大珠慧海禅师道:“请问吾人本性真如到底变异与否?”    大珠禅师:“会变异!”    三藏法师:“您错了。”    大珠禅师:“你有没有真如?”    三藏法师:“当然有。”    大珠禅师:“如果你说真如不变动,那么你一定是个平凡的僧人。你难道没有听过真的修道者,可以转三毒贪瞋痴为三学戒定慧,转六识成六种神通吗?转烦恼成菩提,转无明为佛智吗?如果你说真如无变异,你就是外道!”    三藏法师语塞,认输说道:“这么说来,真如就有变动了。”    大珠禅师:“如果说真如有变动也是外道。”... 
根松成林嘉活佛开示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精灵王 |更新时间:2024-05-14
=关于皈依——上师于泉州开示(弟子问:我已经皈依了一位上师,还能不能皈依其他的上师?)圆满的皈依是自皈依,就是自己“成佛”,证到无二的自性三宝。要达到这一种皈依必须依靠三宝。上师正是自性三宝的无二显现。上师所做的一切正是为让你怎样最快地证悟自己内在的三宝。所以我们要先至诚皈依外在的上师、佛、法、僧,因为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迅速地证悟自性三宝,摆脱轮回的苦海。正确的皈依并不只是拿皈依证就算了,要得皈依之体。如何得皈依之体?首先你要至诚忏悔业障,生起真正的皈依之心(为了人天的福报而皈依是下品心,为了自己摆脱轮回之苦为中品心,为了自他成佛为上品心),其次,给你做皈依的法师必须持戒清净,并依仪轨如法地为你授戒,这样才算真正的皈依。...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益西彭措讲授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打死也不说 |更新时间:2024-05-14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颂  益西彭措 讲授  顶礼上师三宝!  序 言  全知麦彭仁波切(公元1846——1912),乃前译宁玛巴一代宗师,莲花生大师及雪域诸多伏藏大师所共同授记的文殊菩萨殊胜化身,曾经为随学弟子示现以智慧之火点燃火供,修持忿怒本尊令夜空中的繁星纷纷躲避,以及西藏一些寺庙的僧众以大威德等威猛诛法诛杀时汗毛无损诸多不可思议的稀有成就与神变,一生中如杲日般主弘无上密法大圆满。  此《定解宝灯论》是尊者孩提时代(七岁)游戏时随口唱出的金刚句,被后人誉为总集显密精要之窍诀藏。全论以九乘佛法修持中必须抉择的七难题为起因,雪域各派高僧大德的观点为助缘,遵循依法不依人的原则,剖析种种因机施教的暂时立宗,依世尊二转法轮般若经典与三转法轮开显如来藏光明的了义经典、第二佛陀龙树菩萨与月称菩萨的密意、圣者弥勒菩萨与无著菩萨的论...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双曲线 |更新时间:2024-05-1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今天是净空离开台湾应该是有十二年了,第一次回到台湾来跟诸位同学一起来学《华严经》。这些年来,我们《华严经》是从头开始讲的,已经讲了四千多个小时,十四品还没讲完,照目前这样的进度,这部经讲圆满大概还需要一万个小时。这部经是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的。那个时候我们很年轻,对于宗教,尤其是佛教,了解太少了,也随着社会大众人云亦云,以为这是迷信。尤其是佛教,从表面上看它什么都拜,里面的神很多,所以在宗教里面就把它归列到多神教、泛神教。诸位要知道,多神教跟泛神教是属于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它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这是我们年轻时候的一些概念,所以对佛教就很排斥,不容易接受。我跟方老师学哲学,他老人家最后一个单元跟我讲的是“佛经哲学”。我很讶异,我说佛教是宗教,而且是低级宗教,它哪来的哲学?方老师告诉... 
憨山老人自序年谱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大热 |更新时间:2024-05-14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予姓蔡氏。父彥高。母洪氏。生平愛奉觀音大士。初夢大士攜童子入門。母接而抱之。遂有娠。及誕。白衣重胞。是年十月己亥。十二日丙申。己丑時生也。  二十六年丁未  予周歲。風疾作。幾死。母禱大士。遂許捨出家。寄名於邑之長壽寺。遂乳名和尚。  二十七年戊申  予三歲常獨坐。不喜與兒戲。祖父常謂曰。此兒如木椿。  二十八年己酉  二十九年庚戌  三十年辛亥  三十一年壬子  予年七歲。叔父鍾愛之。父母送予入社學。一日叔父死。停於床。予歸。母紿之曰。汝叔睡。可呼起。乃呼數聲。嬸母感痛。乃哭曰。天耶。那裏去也。予愕然疑之。問母曰。叔身在此。又往何處耶。母曰汝叔死矣。予曰。死向甚麼處去。遂切疑之。未幾。次嬸母舉一子。母往視。予隨之。見嬰兒如許大。乃問母曰。此兒從何得入嬸母腹中耶。母拍一掌云。癡子。你從何入你娘腹中耶。又切疑之。由是死去生來之疑。不能解於懷... 
参禅与念佛等17则开示+虚云老和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桃桃逃 |更新时间:2024-05-14
  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那得不受人家的耻笑和轻视呀。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后来诸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那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的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尽违背佛祖分宗别教的深意。且无意中犯了毁谤佛法危害佛门的重罪。不是一件极可哀可愍的事吗。望我同仁。不论修持那一个法门的。都深体佛祖无... 
真气运行法全部内容(含高级功法)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雨来不躲 |更新时间:2024-05-14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基 本 内 容  (一)、练功姿式  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 1/2 — 1/3 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 
巨赞法师佛学思想简述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恐龙王 |更新时间:2024-05-14
  巨赞法师佛学思想简述  胡晓光  巨赞法师(1908—1984)是当代著名高僧,其佛学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在中国二十世纪佛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巨赞法师的佛学造诣堪与当代著名佛学大师吕澂、印顺等比肩,虽然没有撰述宏篇巨制,未能系统全面地把他的思想体系化,但他撰写的大量佛学文章即足以体现出他的智慧与成就。巨赞法师学识渊博,通晓五种外语,研读过七千卷大藏经,对古今中外文史哲学均有极深的造诣。巨赞法师不仅仅是一个佛教学者,还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重视人生实践的进步宗教家。最近,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了三大册《巨赞法师文集》,是目前收集最全的一部巨赞法师著作集;江苏古籍出版社也出版了两册本《巨赞文集》,都是研究巨赞法师思想体系的重要资料。笔者谨草撰此文,对巨赞法师佛学思想略作通观,以就正于方家。... 
简论佛学的辨证思维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闪啊闪 |更新时间:2024-05-14
  简论佛学的辨证思维  胡晓光  作为一种理论必定有其逻辑方法,佛学作为一种理论学说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佛学理论广大精深,且宗派繁多,当然各宗所采用的逻辑方法也不能完全相同。反言之,正因各宗逻辑方法不同,所以才形成各宗哲学理论体系的差异,虽然在方法与体系上各宗存有差异,但各宗在本质上又有共同的基本精神,这就是都用辩证法。辩证法是万有的理念,当它呈现在主体人的精神上时,它就是一种辩证思维,作为一个能思的主体人,辩证思维就是其最高智能.只有在辩证思维中,主体与客体,能思与所思,心与物才能得到同一性解决。佛学的辩证思维是一种独特的辩证法,它与传统中国哲学辩证法不同,与西方哲学辩证法也不同,可以说只有佛学辩证法才是彻底的辩证法,作为万有的理念的辩证法,当它被主体人自觉地感知到时,这个主体心态就是一种辩证思维过程。这种辩证思维所呈现的内容就是万有的本性,即缘起性空的辩证... 
谈心-安祥禅--佛法-禅宗-新浪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散发弄舟 |更新时间:2024-05-14
~一九八三年发表于台南市禅学研究会季刊一、知心  对于一个真实学道、行道的人来说,提到“心”字,总该会有些“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的感喟吧?的确是“知音难遇,知心难求。”知心难吗?很难。何以那么难呢?难只难在太近、太简单、太平凡,反而让人“习焉而不察”。也正因为它太平凡,平凡到毫无内涵,才会让人觉得无开口处。如果你问我“心是什么?”在开口不得的窘迫下,我也只好给你来个当胸一拳了。至于能否让你如桶底脱落?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尽管是“实际理地,不立一尘”,却也不妨在方便门中,略许会话。就世俗谛来讲,这心嘛!的确是有“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呢!  心,是什么?它是:  生命的无涯之海 —— 流注、展现出无量、无边、无尽的众生。... 
五蕴论讲记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大热 |更新时间:2024-05-14
于凌波居士著第一讲、五蕴聚合说第二讲、五蕴论与广五蕴论第三讲、云何色蕴第四讲、四大与极微第五讲、受蕴与想蕴第六讲、行蕴中的相应行法第七讲、相应行法中的善与烦恼心所第八讲、相应行中的随烦恼不定心所第九讲、行蕴中的不相应行法第十讲、识蕴——前六识第十一讲、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第十二讲、三科六无为  第一讲、五蕴聚合说  【1】五蕴是构成世间的基本质料  五蕴的蕴,梵语Skandha,音塞犍陀,是积聚的意思,意指积此五聚,可以成就我人的身心。五蕴旧译为五阴,阴是贼害的意思,谓此五者能贼害我人的性德。而世间、在佛经中有器世间与有情世间之分。器世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有情世间的有情,就是有情识的众生,主要以人为代表。... 
阿奎那的神学伦理学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打倒一切 |更新时间:2024-05-14
刘锦昌  讨论圣多玛斯(St. Thomas Aquinas, 1225 ~ 1274)的伦理思想,将发现圣师的伦理观真是所谓博大精深,并且可从哲学与神学两种角度加以观察;圣师的伦理著作主要表现在《神学大全》第二部、《驳异大全》第三部、以及《论统治者的管理》等处。 多玛斯所论及的伦理项目繁多,他的伦理观实际以神学伦理为宗,本文将由思想背景、德性伦理、伦理根源、神学德性(超性之德)、伦理的焦点、伦理与社会诸端来说明圣师的伦理思想。本论  圣多玛斯神学的伦理学思想大要  中世纪的思想家多玛斯,不论在哲学、神学甚至法律、政治思想史方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若要了解他的伦理思想,得从神学与哲学双管齐下,方能把握确切并具全方位观点;因为他同时是一流的哲学家也是神学家,而哲学与神学对伦理问题都可提出其见解,是以本文兼顾此两种观点,并观察多玛斯思索伦理问题的途径,以显示其伦理特色。... 
共3587本 当前第158/225页 << <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159 1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