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短篇H文小说人气月排行榜

佛教缘起哲学统观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更新时间:2024-05-14
  佛教缘起哲学统观  作者 : 胡晓光  缘起哲学思想是佛教理论的基石,若通达缘起法义,即见佛教真实本义。以往讲缘起法者,多是将经论中的各种缘起名目罗列一起,一一地对名相进行诠解,这只是为了对缘起法的知识统观介绍,笔者亦曾撰此类文章。本文则依哲学方法对缘起法甚深义进行研究分析,从实质上对缘起法这一哲学思想要义作统观。  从佛法的立场讲,佛法是非宗教、非哲学的。因为佛教是一种觉者的言教,是一种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体系,并不是一种神道教。佛教是无神论,它否定神我与灵魂的存在;但它又不是唯物主义,它主张万法唯心。说非宗教,并不等于佛教中不存在宗教成分,只是佛教与其它宗教有很多不共处。佛教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哲学思想,但是佛教又否定思辩可以认知本体真实。佛教的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也是不共的。这种主张在近代为欧阳竟无居士所提倡。... 
倪柝声-为主而活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冬冬 |更新时间:2024-05-14
总目录第一部在神的家中一与世界分别今天,我们要对初信的人,讲到与世界的分开。关于这一个问题,在圣经里的命令是相当多。在旧约里的榜样和教训也是相当多。像巴比伦、像所多玛、像迦勒底的吾珥、像埃及,都给我们看见,人应当与世界分开。与世界的分开,是有好几方面应当分开的。埃及代表世界的快乐;迦勒底的吾珥代表世界的宗教;巴别塔代表世界的混乱;所多玛代表世界的罪恶。人应当脱离埃及,人也应当像亚伯拉罕一样从迦勒底的吾珥出来。罗得到了所多玛,以色列的国民陷在巴比伦,都应当从那里头出来。圣经里,用四个不同的地方,来代表世界;同时把这四个拿来给神的儿女看,人该怎样脱离世界。我不知道你们出去所碰着的初信的人是甚么样的人,如果有人好象是有一点属灵的知识,有一点属灵的背景的,不妨把这四个完全提起。普通的时候,我们提起埃及就够。... 
走+向+解+脱_zjp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披荆斩棘 |更新时间:2024-05-14
  ——三乘根本戒概述  (上——在家篇)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具德大恩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  为一切众生清净持戒、获得究竟解脱而发无上菩提心!  前言  根据佛陀以及历代传承祖师的言教,初学者应在守持清净戒律的基础上闻思修行,也只有扎扎实实地打好了戒律的基础之后,佛法的深广功德才能如实生起。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发了无上菩提心后,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修习,以布施无数的血肉等六度万行圆满了福慧资粮,证得无上佛果时,所宣述的第一转法轮中,在见解上抉择了人无我,在行为上则制定并强调了戒律。这行为上的戒律是释迦牟尼佛以其一切智智来观察有缘弟子进入佛门后首先所应该行持的。佛陀涅槃虽就象夕阳西下,而佛弟子在此时还能沐浴到佛陀的光明,那光明就是戒律所发出的... 
转识论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风雅颂 |更新时间:2024-05-14
  No. 1587  轉識論(從無相論出)  陳代真諦譯  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生。二轉為法。一切所緣不出此二。此二實無。但是識轉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緣有三種。一果報識。即是阿梨耶識。二執識。即阿陀那識。三塵識。即是六識。果報識者為煩惱業所引故名果報。亦名本識。一切有為法種子所依止。亦名宅識。一切種子之所栖處。亦名藏識。一切種子隱伏之處。問此識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別一體無異。問若爾云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識此識能生一切煩惱業果報事。譬如無明。當起此無明。相境可分別不若可分別非謂無明。若不可分別則應非有。而是有非無亦由有欲瞋等事知有無明。本識亦爾相境無差別。但由事故知其有也就此識中。具有八種異。謂依止處等。具如九識義品說。又與五種心法相應。一觸。二作意。三受。四思惟。五想。以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心恒動行名為作意。受但是捨受。思惟籌量可行不可行。令心成邪成正。名為思惟。作... 
竹窗随笔、二笔、三笔(全)_莲池 |热度 20 | 短篇H文 | 上传: 谁知道呢 |更新时间:2024-05-14
‘竹窗随笔’为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儒间的诤论也有一番精辟论述。而其中谈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师的风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范。···竹窗随笔 竹窗二笔 竹窗三笔竹窗随笔 莲池大师著出版说明竹窗随笔序僧无为人命呼吸间古今著述儒释和会楞严(一)楞严(二)礼忏功德螯蛎充口东门黄犬为父母杀生鹿祀求名心喻换骨洪州不得珠体坟墓菩萨度生悟后孚遂二座主实悟出家父母反拜生愚死智庄子(一)庄子(二)...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热度 20 | 短篇H文 | 上传: 丢丢 |更新时间:2024-05-14
  謹編譯原始聖典中有關「四念處」的教導,獻給持戒清淨、正見具足的僧伽,其綱要如是:  淨其戒┐      ┌立心正住—┐     ├→具足三業→│     ├→修四念處  直其見┘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  書中同時也節錄當代比丘的著述,但僅供參考。編譯者希望清淨正直的僧伽藉著四念處的實踐,親自體驗正法律的寶貴,進而促使正法律能在台灣乃至中原漢土流傳教化,永為出苦飛航的軌跡。編譯如有失誤之處,亦盼賢達予以指正。  在此謹向所有助成本書譯校排印和流通因緣的人們致謝。願正法的光輝照破世間的愚闇,長令人、天歡喜,幽冥獲益。... 
白话阿含经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套牢 |更新时间:2024-05-14
杂阿含第一经(无常经)/刘宋天竺三藏 求那跋陀罗 梵文汉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第一经(无常经)... 
解脱自在园十年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辩论 |更新时间:2024-05-14
佛使尊者【法音丛书出版缘起】向大自然学习佛法香光书乡编译组法音丛书是一套探寻佛陀智慧的丛书,是由泰国高僧佛使尊者的系列着作集成,也是香光书乡编译组引介南传佛教思想的开始。[回归佛陀的本怀]在中国传统的分类上,北传佛教属於大乘佛教,南传佛教却被贬抑为小乘佛教而长期被忽视。诚然,大乘佛教的兴起带给佛教普化人间的新机,但是它大开方便之门的作风,却给外道思想趁虚而入的机会,使得後期大乘佛教的发展,渐有背离根本佛法的现象。近年来,台湾佛教快速成长,各种法会、活动以及慈善、教育等公益事业,都吸引着各阶层的人士叁与,一时之间,学佛蔚成风气。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探寻佛教的修持方法,以弭补物质发展後的心灵空虚,有的人向上师寻求密法,有的人静坐叁禅,更有的人想要只凭加持立即开悟....,在以佛教为名的天空下,各种修法正呈显着多彩多姿的面貌。... 
菩提道次第略论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翱翔1981 |更新时间:2024-05-14
宗喀巴大师著卷之一  一九三九年己卯岁正月十四日午後五时於康定安觉寺弥勒殿楼上开讲  师云,今讲略本《朗忍》(道次),听众应先作思惟,凡三界士夫有愿趣向解脱之途者,我皆顶礼恭敬。凡以前得解脱道之贤士夫所行,我皆愿行。因我昔於无始生死海中,忍受无边痛苦,今幸得难得之人身,而又暇满,得闻正法,皆由过去善业而来,较胜於如意摩尼宝千百万倍,有过之而无不及。以此难得幸得之人身,自应作最有意义之事,勿使空过。云何最有意义,即世间与出世间之利乐。世间利乐,指现世与後世而言。出世间利乐,即指佛位。以上所说之利乐,以此暇满人身皆可取得。云何人身如是殊胜?因人身具有三种大力:  一、依境力大。如经说,譬如有人发慈悲心,解救一人,复有人救护多数人,其功德自较前为大。复有人发菩提心,救度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则不可思议。... 
201愣伽经-修学圣道的次第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别克陆上公 |更新时间:2024-05-14
美国 法云寺禅学院院长上妙下境 长老 开示目次:一、引经立题九、 大乘法空金刚慧二、愿力为先趣圣道十、 言说安立唯识现叁、恒学佛法无厌足十一、假名无实毕竟空四、采集业由执着起十二、证无分别智解脱五、众生执着感苦果十叁、逮得自在名为慧六、罗汉分别花着身十四、圣道依法不依人七、诸法本性无分别十五、抉择所修是圣道八、无常为门入圣道十六、教观并行道心坚 一、引经立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叁里有一个颂:「采集业为识,不采集名智。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 
藏传佛教疑问120题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浮游云中 |更新时间:2024-05-14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1、什么叫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就是以藏民族为信教的主体民族,藏语文为主要施教、学修工具,在特殊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显密佛教。从公元七世纪初引进到现在,藏传佛教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藏传佛教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初传、中兴、鼎盛、走向世界四个阶段。从七世纪初松赞干布主持译经、建立佛教法规到九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为藏传佛教的初期传播阶段。从十世纪末大译师仁钦桑布译经,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进藏传法到十四世纪格鲁派诞生前为藏传佛教中兴期。噶当、噶举、萨迦、宁玛、希结、觉囊、绰普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藏传佛教教派都在这一时期相继诞生,在学术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从十四世纪后半叶宗喀巴大师建立格鲁教派起到二十世纪中叶,为藏传佛教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以拉萨三大寺为首的数千座大大小小的学院式喇嘛寺... 
流年取象密钥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吹嘻 |更新时间:2024-05-14
流年为比劫体现为:多半于与朋友兄弟有关,如果本身旺,必导致破财官司.身弱比劫为喜用体现为升官发财得名得利。流年为食伤体现为:多半与名声口舌是非.投资有关.身弱为忌时,主伤病灾官灾破财婚灾口舌是非。流年为财星体现为:多半与官职.丈夫.危险事件.公众事件有关.财为喜用时,主事业顺利,得名得利,婚姻和睦.为忌时主事业破败,身体不好,感情风波,婚姻不顺. 。流年为官杀体现为:多半与买卖.父亲.钱财.妻子.恋爱有关。体现为名利,权力.事业.工作.身体.官非.日主身弱,官杀为忌主压力大,心情苦闷.压抑破财.伤病灾.官灾.身旺为喜用时主有名,有权力有地位,事业发展工作顺利发财。流年为印枭体现为:多半与母亲.老师长辈.学习有关.化杀生身则为官位,职权有关。.... 
等候神 |热度 20 | 短篇H文 | 上传: 双曲线 |更新时间:2024-05-14
序言 演词节录——时在一八九五年五月卅一日最使我感觉惊奇的,就是从世界各地宣教师的信函,正如雪片一般的飞来。这些虔诚事奉主的同工们,大家都一同见证他们在工作中所感觉的需要,那就是他们期望能够更深切更清楚的看见,基督在他们身上所要成就的一切。让我们来仰望神在他的子民中间启示他自己,就是极少数的人在以往所曾感觉到的。我们要对神期望他亲自行大事。在我们过去所有培灵大会和种种聚会中,对於等候神这件事,实在是太过疏忽了。神岂不乐意按照他自己神圣的方法来安排所有的事情吗?神子民的生命曾达到了神乐意为他们所成就的那一个最高境界吗?当然还没有。我们务要等候他,而放下我们那些大蒙祝... 
想当清官不容易+吴蔚(着)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嘟嘟 |更新时间:2024-05-14
类型:图书 作者:吴蔚01 发表于 MSN图书频道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六月二十四日,北京正值盛夏,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当今天子乾隆皇帝早就去了承德避暑山庄凉快去了。京城的老百姓自然没那个福分,只能躲在自个儿家中勉强避暑。这样闷热的气候,即使是在华盖云集的京师,街上来往的行人极为稀少。突然间,从前门方向快步奔来一名五十多岁的普通老汉,满头大汗,肩上扛着一副衣褡,直奔崇文门的九门提督衙门。一到衙门口,差役认出老汉就是前门联兴帽铺的店主张度仲。张度仲也不多说,直喊要报官。九门提督衙门大学士英廉(本姓冯,内务府包衣,汉军镶黄旗人,其孙女即为大贪官和珅正妻)刚好正在大堂办公,闻讯急忙叫人带张度仲进来。张度仲跪下后二话不说,先将衣褡放在地上,打开一看,里面全部是黄灿灿的金条。大致一数,竟然有六十根之多。... 
约翰·欧文:圣灵论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怀疑一切 |更新时间:2024-05-14
约翰·欧文01. 圣灵的工作02. 神的灵03. 圣灵如何临到我们作工04. 旧约时代圣灵的特别预备工作05. 圣灵在新造的人身上的工作06. 圣灵与基督的人性07. 圣灵在基督奥秘的身体(教会)中的工作08. 圣灵重生的工作09. 圣灵如何预备一个灵魂作重生的工作10. 罪如何使人心败坏堕落11. 肉体死亡与灵死的比较12. 重生13. 回转的工作14. 成圣的本质与福音的圣洁15. 成圣是一生的事16. 唯有信徒得以成圣17. 成圣本身的工作18. 圣灵使信徒从罪中得以洁净的工作19. 圣灵在信徒身上的灵命更新工作20. 圣洁的行为与本分21. 对付罪22. 圣洁的必要23. 拣选是圣洁的动机... 
密宗大师热罗多吉扎奇异一生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一米八 |更新时间:2024-05-14
  热 益西森格 著  多识 洛桑图丹琼排 译  甘肃民族出版社  这是一本藏传佛教密宗大师的生平传记。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译者前言  这是一部藏传佛教密宗大师的生平事迹,诚如书中所说“虚构夸张捕风捉影事,/智者正人君子所鄙视。/今将所见所闻亲历事,/据实写成‘普闻天鼓声’”那样,是真人真事的历史传记。书中的主人公热罗杂瓦(汉语即“热译师”,全名热罗多吉扎,简称热罗),是藏传佛教伟大的佛学家、高僧和大成就者,为十一世纪初去印度和尼泊尔学法的藏族译师中的一个,是把大威德(即大怖畏)系列密法引进藏地的五大传承系统中热系的首传宗师。大威德五大传承系统是:热系、觉系、象系、摩系和纽系。其中热氏家族一脉相传之法统,居于五系之首,曾受到八思巴、布顿大师、宗喀巴大师... 
共3587本 当前第174/225页 << < 171 172 173 174175 176 177 178 179 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