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常 闻 玄奘生平,可划分二个时期:46岁以前则“乘危远迈,杖策孤征”,他到处虚心请教师友,潜研佛教哲理,在五印度被公认为是第一流的大学者,46岁回国,直到65岁逝前一月止,都致力于翻译著述和讲学工作。玄奘是国际上被公认的世界历史上伟大的佛教徒,旅行家和学识渊博的佛教哲学家,但如果从学术文化上着眼,玄奘的不朽业迹,还在译著事业上。他在回国后的19年中, 夙兴夜寐,孜孜不倦地译出从印度带回的经、论共?4部,1335卷,不仅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也为印度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献,并撰《大唐西域记》12卷,对于研究中古时代中亚、南亚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他又把印度久已失传的《大乘起信论》,中国古代卓越的哲学著作《老子》译成梵文,传播于印度,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贡献是巨大深远的。译场同时为讲学的场所,在翻译时为弟子阐述义学,培养出一批卓越的青年佛...
徐文明 内容提要本文列述了诸家关于慈恩宗衰落的原因的解释,指出慈恩宗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它所代表的纯粹的发达的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封建专制制度存在着尖锐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慈恩宗的很快衰落反映了中国文化强烈的排他性,而本土化的佛教的盛行和对中国文化及政治制度的屈从使得佛教的真精神受到一定程度的歪曲和遮蔽,也使伪经伪论流毒千载。佛教在今天要想获得新的生命力,就必须正本清源,在返本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消除儒家思想对佛教的污染,恢复和弘扬正法。如今政治清明,儒家也丧失了主流意识的地位,不再有可能借助政治手段打击佛教,因此没有必要回避佛教与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矛盾,而是要将佛教的真精神发扬光大,使之化导世俗(而不是随顺世俗)、提高世俗的重要力量,成为新时期的主流文化之一。...
双石 著下卷中共党史出版社责任编辑: 一 青封面设计: 李晓伟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开国第一战/ 双石著. -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5ISBN 7 - 80199 - 015 - 3Ⅰ .开? Ⅱ .双? Ⅲ .纪实文学- 中国- 当代 Ⅳ .I2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04) 第038397 号开 国 第 一 战双 石 著出版发行: 中共党史出版社通讯处: 北京8796 信箱 邮编:100080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芙蓉里南街6 号院1 号楼18 层电话: (010) 82517246经 销: 各地新华书店印 刷: 北京秋豪印刷有限责任公司880×1230 毫米 大32 开 43 .25 印张 900 千字2004 年6 月北京第1 版2004 年8 月北京第1 版第2 次印刷ISBN 7 - 80199 - 015 - 3/ K·11...
佛性论佛性论卷第一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缘起分第一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除五种过失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故。二为离慢下品人故。三为离虚妄执故。四为离诽谤真实法故五为离我执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者。有诸众生未闻佛说有佛性理。不知自身必当有得佛义故。于此身起下劣想。不能发菩提心。今欲令其发心。舍下劣意故。说众生悉有佛性。二为离高慢心者。若有人曾闻佛说众生有佛性故。因此发心。既发心已。便谓我有佛性故能发心。作轻慢意。谓他不能。为破此执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三为离虚妄执者。若人有此慢心。则于如理如量。正智不得生显故起虚妄。虚妄者。是众生过失。过失有二。一本无。二是客。一本无者。如如理中。本无人我。作人我执。此执无本。由无本执故。起无明等。由无明起业。由业起果报。如此三种。无实根本。所执...
编者的话 藏传佛教常常予人一种莫名的神秘感。近年来,藏传佛教在东西方都可说是广泛弘扬了起来,不少高僧应邀到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地区乃至西方国家弘法布教,令有兴趣人士得以亲近学习。可悲的是,华人佛教圈子中仍然存在不少对藏传佛教的误解,很多人亦只限于热衷参与灌顶一类之法会,对藏传佛教未能深入了解。意欲加深对藏传佛教之认识的人,往往又因为语言上之障碍及缺乏机会长期亲近善师,在很多基本问题上仍然未能释疑。市面上现已有不少藏传佛教著作,但似乎仍缺乏了一些浅白易明而内容切身的书籍足以为初学者解疑增慧。 对资深的佛教学者及追求高深哲理的人来说,此答问集的内容可能是他们不屑一读的。但对广大的普通读者而言,这本著作可能正好解答了心中积集已久的疑问,同时也能纠正不少教内外人士对藏传佛教乃至整个佛教的错误见解。...
作者:谢赫·穆罕默德·哈比卜·尔里米苏菲的认主学是分类的认主学,什么叫分类的认主学。把人分成几个种类,根据不同种类认识的伊玛尼,把它分成不同的认主学的范畴。一、父传子受的伊玛尼的品级的人。这等人,首先是先天的领受,在先天之中就注定有伊玛尼,他才能够一听就信,当他的父母亲对他说有真主,他就信;当他的老师跟他说有真主,他就信;听到有人说有真主,他就信。就是有一个因由(赛拜布),有个哈盖,有个缘份,有个机遇在里面。这种情况是先天里就具有的一种诚信,就成了具有父传子受的这种伊玛尼的存在。父亲的层次、品级就直接影响到儿女的正信伊玛尼。凡是不依经据典,自以为是,自行其是,就很容易走入迷途。正如没有放羊人的羊群,它非常自由。人类多半是崇拜私欲,甚至被今生物质世界,特别是对眼前的一些利益,被金钱所诱惑,使之在教门的总根上、诚信上被挡回,甚至成为了阻碍,成了禁止。...
张澄基 译译者序 据我所知,除释迦文佛外,西藏密勒日巴大师(1052-1135)在古今中外佛教史中,恐算是第一人了。他的生平像一首动人心弦、可歌可泣的史诗,他的诗歌是至精至要、千古不朽的教言。在修持上,他的造诣可谓独步古今,比起其他许多佛教的圣哲来,总觉有过之无不及。他说的法是人人能懂的,直接了当的。一般传记中的佛教圣哲们,不是某某佛的化身,就是某某菩萨的示现。密勒日巴却痛快了当的说:“我是一个博地凡夫,此生此世因刻苦修行而得成就。”因此他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总带着极浓厚的“人情味”,使人感到亲切生动。 密勒日巴尊者可说是西藏“实践佛法”的代表。“实践佛法”是对着那些讲玄学的“哲理佛法”与“缠小足”式的“烦琐佛法”而言的。佛教最初原是重实践的,后来才渐渐的趋向理论化与形式化了。这种现象似乎是很普遍的,一切宗教史中都有这种演变;这也许是所谓“成、住、坏、空”的必然趋势。...
教言汇集 目 录 赞戒论.....................................................................3 佛子行.....................................................................13 胜利道歌..................................................................21 菩萨宝鬘论...............................................................23 三主要道论...............................................................27 修心八颂..................................................................31 三十忠告论...............................................................33...
弟子宽荣译语并记 今蒙佛教同寅相邀。假座平安戏院与诸仁者说法。 “法”者。即众生心。众生心与佛心本无二心。是心具足一切法。即法即心。即心即法。如起信论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具足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所谓“世间法”者。即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一切有情无情。依正因果等法。又名六凡法界。“出世间法”者。即声闻。缘觉。菩萨。佛法是也。又名四圣法界。斯则四圣六凡。合名为十法界法也。此十法界法。不出一心之所造成。若随颠倒迷染之缘。则有六凡法界生。若随不颠倒悟净之缘。则有四圣法界生。由是观之。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凡愚昏闇。未了唯心自造之旨。妄起疑惑...
佛教史序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发生的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社会的初期,还不可能产生宗教。①从没有宗教到产生宗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宗教是历史的产物,它历史地产生,也将历史地消亡,它也受历史发展规律的支配。 宗教是社会的产物,它不能悬空地存在着,它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宗教也必须生存(传播)在一定的民族和地区。宗教的发展变迁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社会历史变化了,宗教也发生变化。宗教生活要受社会生活的制约,尤其是政治生活的制约。历史上有些民族原先共同信仰某一种宗教,由于政治的原因,有的被迫,有的自动改信了另一种宗教,这类实例很多,中国有过,外国也有过。那种认为宗教是永恒不变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认为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习惯牢固结合,永远不可改变的观点也是没有根据的,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但不能等同。...
主持人:尊敬的老法师我们继续向您请教。要想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和谐的社会,那么世间的人会去寻求一种很好的政治体制,来作为保障,我记得您有一个跟别人很不一样的判断,您不喜欢民主体制,我在最早,我作为一个观众,看到这儿的时候,想现在还有人不喜欢民主体制,大部分人会这么说。可能有人也会说,老人家也会有糊涂的地方吗?后来我本人发现,您讲的是一个真理。那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提起。民主制度有什么不好,是在西方不好,还是在中国不好?老法师:中国人的智慧居世界之首,毛病就是不团结。这就肯定中国老祖宗既然有这么高的智慧,老祖宗他们是团结的,不团结的是现代的中国人。中国古时候,伦理就是天然的团结,所以团结这个名词,是从外国传到中国来的,中国本身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