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成立负责中央政治保卫工作的特别委员会,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常务主席向忠发、中央政治局委员周恩来、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负责,特委是决策机构,下设中央特科是行动机构,由顾顺章负责,特科下设四个科,洪扬生(一九二四年入党)为一科的负责人,负责总务;二科搞情报,负责人陈赓;三科就是著名的“红队”,又叫打狗队、红色恐怖队,谭余保、王竹友先后任科长;四科是后来才成立的,是电讯科,由李强负责。洪扬生亲自参加了这场杀光顾顺章全家的灭门案。 这场屠杀由周恩来亲自带队,康生(赵容)也直接参与,黄埔军校的学生斯励那天在顾家打麻将,他的哥哥是国民党将领,有记载斯励在“四.一二”清党中曾将周恩来从国民...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讲于深圳甲、修证法要 观世音菩萨于《楞严经》耳根圆通章中对我们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我们修法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照,返闻闻自性的方法来做功夫最易得力。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在六根中最灵敏、最锐利。用之修行,故极易成就。我们在修法时要一切放下,集中心力倾听自己心念咒的无声之声,要一字一字听得分明,才能把整个身心——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摄牢而不起妄念,从而证入三昧,打开本来,亲见佛性。我们修心中心密法,就是把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两位菩萨的用功法门合起来进行的。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时说:念佛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现在用观世音菩萨所选择的六根中最利的耳根,统摄其...
八字强弱鉴定法八字强弱与用神日干代表命造本人,人的身体有强壮瘦弱之别,亦有不强壮也不瘦弱者,也有外强而实弱者,外弱而实强者。日干也有强弱之别,也不不强不弱者。八字中其余七个干支围绕着日干,于是便发生一系列的关系,这此关系,其直接影响,就是日干是强?是弱?或不强不弱?日干之强弱关系,概括而言,就是得地与不得地、得势与不得势、得气与不得气。衡量一个八字日干的强弱,是学习八字算命最基本的功夫,“八字日干的强弱”,通常简称为“八字的强弱”,所谓旺八字,弱八字,均是指日干而言,而非针对八个字而言。以日干为我,而八字中各干及各支中所藏五行与日干的关系概括而言就是:生我(正印偏印)、助我(比肩劫财)、克我(正官七杀)、我克(正财、偏财)、我生(食神、伤官)。...
略谈对三性思想的认识心 悟 内容简介:三性思想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作者在将三性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三性与中道、唯识的关系,以及悟入三性的方法和它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中道 作者简介:释心悟,比丘尼,闽南佛学院第六届届毕业生。 前言 三性思想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也是整个佛法的纲要。三性概括了整个佛法,如太虚大师所著的《唯识总抉择谈》, 即是用三性的思想来抉择大乘佛法三个体系的。他说:大乘三系中的中观宗般若思想,是立足于遍计所执性,因中观宗破而不立,横扫一切,故专讲空;唯识宗是根据依他起建立的,故专讲有;真常唯心系讲真心、如来藏,故立足于圆成实。由此说明三性包括一切佛法。...
No. 1581 菩薩地持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菩薩地持初方便處種性品第一(第一段有一十八品)敬禮過去未來世 現在一切佛世尊 有十法。具足菩薩道。摩訶衍攝。云何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翼。四者淨心。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安立。云何名持。菩薩自種性初發心及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何以故。菩薩依種性。必定堪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種性。名必定持。菩薩依初發心修行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修此六波羅蜜。功德律儀。智慧律儀。菩提分法。是故初發心名為菩薩行方便持。菩薩依行方便。滿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行方便名為大菩提持。非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勤精進。必不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當知。雖不發心不修行方便猶得名為種性持。若有菩薩種性。而不發心。不修行方便。不能疾成阿耨多羅三...
从永明禅师的唯心观谈起看中国佛教的基本特质 作者 : 胡晓光 永明禅师的唯心观是华严宗的教理和禅宗的观行,他主编一部巨作《宗镜录》,其核心要义是以禅宗为权衡法义之标准,在永明禅师的观念中,教禅是一致的。也就是就其实质而言,华严宗的圆教与禅宗的领悟心法是殊途同归的。从历史文本上考究,华严宗的教理与华严经之本义并非全同,禅宗之禅与印度大乘佛教之禅也并非一致,可以说华严宗与禅宗都是中国化的佛教产物。它的基本特质在于“宇宙本体论”也就是实体化的如来藏心性论。本文不拟对永明禅师的唯心观作细节诠释。仅试图对以永明禅师所推崇的华严宗和禅宗的共同本质的“如来藏”义,做一探讨,将它与印度大乘佛教的本义之区别抉择清楚,从而辨明佛学思想在历史上异化的原因。...
玉 诏本堂主席 关 登台圣示:现刻玉旨将到,命城隍五里外,福神十里外迎接,诸生肃静,排班侯贺。金阙内相 徐 降诗曰 : 维皇切切念原灵。圣佛声声救苦经。玉旨中秋颁直辖。一轮明月照幽冥。圣示 : 吾今夜带旨宣读,神入府伏。钦奉玉皇大天尊 玄灵高上帝 诏曰 :朕居灵霄,心怀世道,观红尘黄沙弥天,人间伦常堕地,男不忠孝,女少节静,言仙佛为空说,视鬼神若虚物,以致社会风气衰败,人情义理沦亡, 朕心大悲,不忍坐视苍生堕落幽冥而不救。查尔南天直辖鸾堂台中圣贤堂开堂阐教至今,费尽神人之力,普化有成,今又藉﹁圣贤杂志﹂广渡迷津,鸾务日进,圣业辉煌, 朕特赐旨开着宝典,书名曰 : ﹁地狱游记﹂,敕令济公活佛带引正乩﹁圣笔﹂杨生灵游十殿,将地狱情形泄漏于世,使人观知阴间罪魂惨境,以收劝化之功。此书非凡,因感圣贤诸子至诚无间,大命方赋于此,希诸子抱定信心,代天宣化。并敕命幽冥各关口,如系圣贤堂游生贺到...
缅甸 雷迪大师 著〈译者按>雷迪大师(Ledi Sayadaw 1846-1923),是缅甸当代僧人中,德行、学养兼具的修行人,他的著作等身,多达七十六册,其中十六册是用巴利文撰写,其余为缅甸文。他也是二十世纪初期,获得国际佛教团体肯定的南传僧人,英国巴利圣典协会(PTS)出版他的作品《哲学关系》,法国巴黎佛教团体也派人专访,足见他修行魅力之所在。一九一一年,印度政府更特赠”Aggamaha-pandita(首席大智者)的头衔,声誉益隆。雷迪大师力主推动四念处直观法门,尤其是以“受念处”为入手,他并自巴利三藏中铺陈了完整的体系,对缅甸佛教的影响,可说是既深且远。本文系译自《佛教手册》附录之二,为Anatta Dipani(无我手册)的浓缩英译本。...
译者序:智慧大师的情书:卿卿如晤曾珍珍为什么把书名《悲伤的体验》(AGriefObserved)率然译为《卿卿如晤》?作者路益师(署名「不知是谁」)在丧偶的痛苦中,藉著心灵的自剖,其中包括理性的思辨和非理性的狂啸、怨怒,对信心的本质提出一波父一波的诘难与探究。只见他穿梭于自己当代(偶又回顾古典并遥启后现代)一些与神一终极真理一有关的知性论证,对部分可用哲学语言予以陈述的信心凭据,不断加以组织、拆解,又重新建构、持续质疑,其宗教追寻的执著、热切与爱情的思慕毫无二致。其实,这也是世上许多经典文学的特色,例如屈原的《离骚》。但丁的《神曲》、佩脱拉克的情诗等。「一切事物的真相都具有偶像破坏的特质。你的尘世的爱人,即使在今生衷,岂非也经常超然独立于你对她所持的理念之上?这恰巧正是你所要的,你要她,乃是包括她一切的顽抗、遏失,以及种种让你错愕不已的表现,换句话说,她那率真的,由不得你左右的本样。...
沙门慧贤传 慧幢译敬礼一切上师。然此要门大分三段。初见解宗本分三分:法及法性(法者坚等四大及依四大所成之法也。法性者色等诸法虽是有像而无实体离戏论边无生无灭,即真空性也);次心及心性(心者种种分别计度之心也。心性者不追过去、不思未来、不缘现在、不可识认、离于色相,元是真空无生性也);后虚空自性(斯乃即是前二之喻,谓如虚空广大周遍,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法性真如亦复如是。普遍诸法广大无涯如虚空也)。师曰:此见宗者,若依果乘是大手印。若据因乘无住中道,以为宗本。又二真性喻等,三法本性一味,自体无殊。《般若经》云:色法清净故果法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次依宗修行分二:初加行方便,后禅定正体。初加行方便分三:初坐如大柱;次语离谈说;后目不开合(以面前观肘量空离于开合,不可瞬目)。...
第一部分 1.做真实的自己(代序)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如此之重病,朽人已多年未患,今以五十之年而患此病,又深感病中起立做事之困难,(无有看病之人,)故于此娑婆世界已不再生贪恋之想,惟冀早生西方耳。阳历九月十日以后,仁者或可返里,其时天气已渐凉爽,(已过白露节,)乞惠临法界寺,与住持预商临终助念及身后之事,至为感企!···弘一大师文集—书简弘一大师著述与丰子恺居士二通与夏丐尊居士九十四通与丰子恺居士二通子恺居士:前日已至白马湖,承张居士代表招待一切,至用感慰!兹有四事奉托如下:(一)乞画澄照律祖像一幅,别奉样式一纸,乞检阅。此像在续藏经中,今依彼原稿略为缩小,如别纸中朱笔所画轮廓为限。如以原稿太繁密者,乞仁者依己意稍为简略,但仍以工笔细线画之为宜;画纸乞用拷碑纸,因将刻木板也,此画像能于旧历九月中旬随夏居士返家之便带下为感!...
章福卿.何玉峰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谦卑和智慧问:您跟随耶稣基督多年,请问在祂的生命中有那些特质,成为不断推动您和激励您的泉源?答:我认为是爱、谦卑和智慧三种合一的特质。如果一个基督徒具备所有其他美德,却在生命中缺乏这三种特质,其他美德也就变为一无可取了。但是,所有的人(包括我在内),这三种特质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近来,我比以前更能体会,也更羡慕神无穷的智慧,因天父实在是智慧之源。我也深刻地体会了天父的慈爱。数年来,神借着圣经使我越来越明白,为神儿女的意义和确据。这确据历久弥新,而且我常反复思想。在这一点上,神向我启示祂的心意,也使我为之喜乐。在这些日子中,特别是智慧和爱,一再地回归到我灵里。这并不是说,十年前我对智慧和爱一无所知,而是我现在更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