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奥义探究 胡晓光 禅学的禅悟与哲学的直觉 时至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愈加密切,由于西方理性思维比较发达,带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当代可以说是科学的时代。由此,人们普遍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实质就是崇尚西方的理性思维,对东方传统思维则予拒斥。好在现代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西方人对自己传统理性思维的反叛,他们认为理性思维是人类认识宇宙事物的表层意识,只不过是一种幻相认识而已,在人本身深处潜藏著一种本能的认识能力,这就是非理性的直觉。由于西方哲学提出直觉认识论,人们才对历史反思,发现直觉思维类似东方人的传统思维,于是西方一些开明的学者开始重视东方传统文化,掀起非理性思潮。 ....
作者 : 胡晓光 “心性”是佛教大小乘法中的核心课题。由于对“心性”概念的不同理解,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心性”观。在解脱论上,有的把“心性”当成证果根据,有的则把“心性”当成趣向的目的。在本体论上,有的把“心性”本体化,有的把“心性”功能化。各种观点都有所本,似乎都确认自己是正量。笔者认为“心性”问题在佛教中是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关于佛教思想性质的问题。然而,佛教是讲务实求真的。“心性”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本身并不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众所周知,佛教的缘起论是否定实体意义的形而上学的。“心性”一词,是心与性的结合词,什么是“心性”?所谓“心性”者,就是心的性质。心者集聚义,性者不变义。心法的本身固有的不变属性是什么?对此问题,佛教史上有两大观点,一是性寂,二是性觉。著名佛教专家吕澄先生认为性寂是印度佛教的一贯“心性”本义之正解。“性觉”义则是中国化佛教的误...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一 淄州大云寺苾刍慧沼撰 十力五眼大圣雄 为物求法无边劫 八万四千妙宝藏 咸契其真胜彼岸 随机诠显各令鉴 故号能仁为法王 佛日权隐涅槃山 正教随潜慧眼灭 十地三贤诸圣众 愍物护法释深经 末世命念慧行微 多者随情迷圣旨 偏释正教从己见 自迷迷他碍法流 今采经论会诸文 通法济生令正解 故我稽首归三宝 唯愿慈悲见加护 夫胜义无差。经论起平等之说。俗谛有异。诸圣流四一之谈。随相理智星分。归性心言并绝。或真或俗。乍实乍权。量为应物示因符机趣果。理虽是一。根器寔多。故更使十二玄门说有同别。三藏奥旨诠或总分。或有执如而作生因。心体为诸法种。迷执一文总不令异。有异难会。即指为小为权。不知如来有根性等力。有情有种种界等。或有偏固别诠咸使不一。有一乖反即云随假随人。不知世尊有同体意乐。依如有不定性等。所以声闻被诘。为不识机差。菩萨见诃。由不依...
2007-01-23 21:26:31大 中 小《柏克莱大学演讲录》,摘自YOU ARE THE WORLD一书,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梦译。 如果我们探入内在的恐惧,往往会发现我们的整个社会结构就是奠基在享乐主义之上的,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享乐,但只要人们追求享乐,就一定会滋生恐惧。恐惧与享乐是如影随形的,这是很明显的一件事。能够聆听是最重要的事,不只是听讲者的话,还要觉察自己内心的反应,因为讲者并不想处理任何哲学议题,也不代表印度或印度的任何一派哲学。我们关切的是整体人类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哲学或信仰上的议题。我们关切的是人类的痛苦,我们大部分人的痛苦、焦虑、恐惧、希望与绝望,以及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失序情况。我们必须为这些失序的情况、为越战负责,因为这所有的混乱都是由我们造成的。身为不同国家及社会里的一份子,我们必须为正在发生的事负责。我不认为我们真的认清了这份责任有多么重大...
因明在近代的复苏与弘扬郑伟宏一、因明随唯识重光 如果说因明学在唐代是与唯识学的兴衰沉浮休戚相关的话,那么在近代,因明也是随着唯识学的复苏而复苏,随着唯识学的弘扬而得以弘扬。 从明末到清代中期的二百多年间,汉传因明成为绝学。直到晚清,中国传统佛教的复兴与转换才给因明的复苏带来一声春雷。 近代中国社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传统宗法社会日趋崩解。在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之下,传统的宗法统治思想也日趋衰落。传统中国佛教就在西学的撞击和孔学的衰落所造成的思想饥荒中应运而起。清末民初,佛教各宗普遍复兴,晚清思想界涌现了一批学佛的文化精英。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道,“晚清思想界有一伏流,曰佛学”。龚自珍、魏源均“晚受菩萨戒”,影响一代“今文学家”兼治佛学。杨文会“夙栖心佛典”,晚年“专以刻经弘法为事”,其“深通法相、华严两宗,而以净土教学者”。“谭嗣同从之游一年,...
玉峰周思仁安士氏述万善先资集序 圣教虽云大同,佛法实为最胜,不必深求奥义,即所制不杀一戒,可以断为圣中之圣,无可比伦矣。夫人无智愚,莫不以杀为极苦,生为大德。罪、福之甚巨者,莫过于戕生、止杀。而物类之好恶趋避,与人情初无少异。乃大烹用享、宴宾充庖之类,犹杂见于书传中,致使人忽于习见,狃为固然〖狃(niǔ),为习见所拘〗。自非大雄氏,首垂禁戒,痛切提持,谁复知蠢动含灵、万物一体之义?今儒门亦云爱物,吾未知脔割刳剔之可以称爱也。云断树、杀兽不以其时,非孝;不知太和常在,宇宙间固无可杀之时也。旱干水溢,亦知禁绝屠宰,仰格天心;而平时之鼓刀肆毒、干和酿灾者,置之不问。吾不知其解也。经云:转轮圣王出现世间,普行教命,令除杀业,而国土人民寿命福乐,乃至不闻刀兵饥馑之名。生当劫浊,世运江河,先圣睹极重难返之势,万不得已,为害去太甚之言,而经传遗文,犹未免为饕夫藉口。言之可胜悯...
为什么会有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从佛教典籍的语言文字来看,北传佛教主要依据的是梵语经典,所以又称“梵语系佛教”。梵语原为古印度贵族阶层流行的一种“雅语”,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这种语言只在印度贵族阶层的部分人中使用。梵语佛教经典大多流行于印度北方,后来又传入中亚、西域地区。南传佛教主要依据的是巴利文经典,因此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巴利语原先是古代印度社会中流行的一种大众语言,相传佛陀就是用的这种语言对大众说法传教。流传到斯里兰卡的佛教经典就是使用这种语言传播的,一开始并没有用文字书写的经典,到大约公元前一世纪,当时斯里兰卡的统治者无畏波陀迦摩尼王召集了僧众在大寺勘定佛教三藏,用斯里兰卡通行的僧伽罗文音译巴利文书写,这是最早的巴利文经典。后来,缅甸、泰国、暹罗等也都以他们本国的字元音译记巴利文三藏。...
1、胜莲如来刹土庄严 据《大悲妙法白莲经》中记载:释迦如来一时于王舍城灵鹫山说法。时有比丘六万两千,弥勒等不退转大菩萨八百万数,世间怙主梵天之类及天龙夜叉等大乘种姓众生而为围绕。弥勤、见义、狮慧等一万余大菩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面向东南合掌恭敬,以欢喜、清净心而白佛言:"胜莲如来正等觉成佛以来示大神变,饶益千万众生善法利益。如来置众生于不退转菩提果位,实乃稀有无比。"此一万大菩萨众说完齐声诵道:"顶礼胜莲如来。"此时众中有一菩萨名叫宝光,从座而起,恭问佛道:"胜莲如来所住刹土距此世界远近如何?他成佛后已过多少时日?"佛陀答言:"善男子,你以大悲为成熟无量众生善根而问胜莲如来成佛、示现神通变化、利益众生种种事业,你所发问实为你福报、辩才所致,我当为你宣说,你应谛听:...
禅悟思维刍议 作者 : 胡晓光 现代思维科学(包括心理学)把人类主体思维从性质上划分为三类:一、逻辑抽象思维,二、形象直感思维,三、直觉灵感思维。逻辑抽象思维与形象直感思维是属于人类理性认识思维系统,直觉灵感思维是属于人类非理性认知系统,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都是人类主体意识能动性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是大脑的机能,这是科学的结论。 佛学对思维的认识与现代科学迥然不同,佛学的认识来源于禅定体验,是生命的自我觉照。佛学认为思维别有心识为自体,大脑是生理器官,大脑本身不能思维,充其量大脑可当思维的工具或物质载体。再者,科学对主体意识心理认识范围也比较狭窄,仅研究六识内一部分问题,佛学则不然,佛学广泛探究了七识、八识诸问题,远比科学更周详。科学由于研究范围的狭窄和生物机能观念的桎梏,所以在理解理性与非理性思维时,都把它们纳于大脑生理机能范畴来阐释,就必然决定了科学很...
雪峰按:这是我寻来的一颗宝石,作者所言与我同频,故搬来原文,作为"心灵篇"食粮。2008-05-03智慧是世界上所有學問知識的源頭,上帝是所有愛力的泉源-包括世俗的愛、父母的愛或是男女之間的愛。所以,當我們找到智慧以後,我們便擁有所有的才能。當我們找到這個愛力以後,所有的渴望便都滿足了,再也不會去尋求任何其它的東西,所有的善與美都會自然而來,並且駐足不去,所有的愛將填滿我們的心中,因為我們就是愛力、就是智慧、就是美。假如我們有機會提昇到更高的等級時,我們會看到自己是多麼地美麗,不是世界上任何化妝品所能妝扮的。( 師父小聲地說:千萬別告訴克莉絲丁娜化妝品公司) (大眾笑)。當我們還在這個世界時,還會用到它,只為了打發時間、美化這個世界。就像我們在公園、植物園或街道旁種花一樣,只為了讓自己和其他人更賞心悅目。...
作者:月溪法师摘要:释觉开(惟力)摘要前言月溪法师是已见性的人,在一九六五年圆寂于香港九龙(输入者注:月溪法师的金刚不坏之身现供奉在香港万佛寺,生前悟道弟子8人,皈依弟子50多万)。他著《大乘绝对论》是有意要帮助西方人进入佛法。原著举出许多著名的东西方哲学家、思想家的主张和思想,但最高的思想也没有离开相对的范围,能够接近绝对的就更少了,至于能够进入绝对的连一位都没有。论中所述有关西方哲学的辩证法,都徘徊于相对的范围(即一念无明),其中也有人推论到无始无明。但尚未有人能达到究竟绝对。这一切都是不懂实行的路线而只靠脑筋推理,所以月溪法师用释迦牟尼的辩证法加以证明,并介绍实行方法,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传授的直接禅法。如果西方人肯跟着来实行,就将会打破无始无明而进入绝对存在的宇宙。...
-1949年8月26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员兼第一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彭德怀指挥的兰州战役胜利结束。当日,彭德怀即命令第一野战军第十九兵团向宁夏地区进军。十九兵团在杨得志司令员指挥下,兵分三路直扑宁夏。9月2日,解放战争后期著名的宁夏战役拉开了帷幕。解放军以破竹之势迅速歼灭国民党宁夏兵团三个军,于9月19日逼近宁夏首府银川市。 面对着兵临城下之势,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马鸿宾及其部属卢忠良、马全良、马光宗、马光天等于1949年9月20日下午3时许向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分别发出求和通电。21日下午,彭德怀复电,“廿日电悉,诸将军既愿宁夏问题和平解决,殊堪欣慰。望督率贵部即速见诸实行。此间即告杨得志司令员,告各方望即派代表至中宁与杨司令员接洽。”9月22日上午,马鸿宾遵照彭德怀司令员的复电指示,召集国民党宁夏兵团诸将官及党政界人士紧急议事。当天下午,卢忠...
目 录第一品、分别界品第二品、分别根品第三品、分别世间品第四品、分别业品第五品、分别随眠品第六品、分别圣道品第七品、分别智品第八品、分别定品序文问答题1、 请简单介绍世亲论师。答:世亲论师被誉为世界智者之顶饰,与无著菩萨一母所生。于那烂陀寺出家后,严持戒律,精通三藏。后据有部《大毗婆沙论》造《俱舍论》,于其中融合了经部诸宗的观点,而被誉为聪明论。经无著菩萨的劝说后,论师转而弘扬了大乘。尊者一生造论颇丰,被誉为“千部论主”。尊者每日讲授二十堂大乘课程,担任授戒之亲教师、轨范师之职,并辩论制伏外道。尊者真正以“讲辩著”智者三大事业度日。当时所有的大智者对尊者皆毕恭毕敬,五体投地。尊者一生广弘佛法,大兴寺庙,被誉为第二大佛陀。尊者培养了诸多不可思议的大弟子,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弟子即精通戒律之殊胜弟子阿阇黎功德光、精通俱舍之殊胜弟子阿阇黎坚慧、精通因明之殊胜弟子阿阇黎陈那、...
「一切都是空的」——在某些人心中,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在这些人的意见,人生忙著工作,忙著吃,忙著穿┅┅,实在毫无意义。过去,流传一首通俗的 [P274] 『醒世歌』。开头是∶「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冥在其中」。说什麽∶「夫也空,妻也空,大限来时各西东」。「母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末了说∶「人生好比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老辛苦一场空」!这是多麽失望,多麽空虚呀!「一切都是空的」——人生毫无意义,与佛法的「一切皆空」,解说上是完全不同的。『醒世歌』代表的看法,一切都归於失望,幻灭,人生毫无意义。而佛法却是∶从现实人生中,否定绝对意义,肯定其相对的意义;更深入的,揭示人生的绝对意义,而予人以究竟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