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撰李净通居士所编目录重刊序圆瑛大师序一、赞净土超胜二、诫信愿真切三、示修持方法四、论生死事大五、勉居心诚敬六、劝注重因果七、分禅净界限八、释普通疑惑九、谕在家善信十、标应读典籍编者之言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贝经流通分中,辄赞书写;厥后镌铸术兴,援义以之而代。顾其义非一,而世知每拘于福德也。今观穷乡僻壤,何莫不有贝经?斯非正法之畅流,乃镌铸福德之普行也。诚以诸经玄邃,发心宏宣者,不观所机,惟明求己福德,药与病违,遂致受者茫然;上者徒存敬而供养,下者或束置于高阁,利生云乎哉?流通云乎哉?且闻之,正法律契,象法禅契,末法仅契于净。既净矣,律也、禅也,岂不...
吳永猛華岡佛學學報(1983.07)第 6 期頁203~225203頁提 要:對原始佛教之研究,阿含經大體上可提供出佛法僧三大類的資料。阿含經亦夾雜著不少古印度的社會資料。本文從阿含經中擷取有關經濟活動的資料,分別介紹其時代背景、以及農、工、商的情形。約在紀元前二十五 十五世紀,印度文明已開始。紀元前十世紀之時社會四階級的觀念已建立,鐵器亦使用了。農具式樣多,穀物已選出好種,灌溉、施肥、選地、畜牧、植物等都有成就。因農業促進手工業的發展,器物洋洋灑灑,品類多以百計,冶金、打鐵、陶藝、...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汉译佛经中 《阿含经》常被称作是早期佛教基本经典,实际上属于部派佛教,而不是原始佛教。这本由郭良鋆先生在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在斯里兰卡进修巴利语期间翻译的巴利语佛典《经集》,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早期佛教的经文汇编。属于巴利语三藏小部。列在经藏《小尼迦耶》的第五部,它汇集了部分早期佛教经文,其中多数经文的产生年代相当古老,有的甚至是最古老的。可反映出原始佛教“重伦理修养,轻抽象思辩”的风格。《经集》仅次于《法句经》在小乘佛教国家中广为传诵。古代汉译佛经中没有《经集》,只有散见的个别经文与章节,如《经集》中的《爱欲经》与《义足经》(支谦翻译)中的《桀贪王经》中的偈颂基本相同。...
弟子宽荣译语并记 今蒙佛教同寅相邀。假座平安戏院与诸仁者说法。 “法”者。即众生心。众生心与佛心本无二心。是心具足一切法。即法即心。即心即法。如起信论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具足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所谓“世间法”者。即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一切有情无情。依正因果等法。又名六凡法界。“出世间法”者。即声闻。缘觉。菩萨。佛法是也。又名四圣法界。斯则四圣六凡。合名为十法界法也。此十法界法。不出一心之所造成。若随颠倒迷染之缘。则有六凡法界生。若随不颠倒悟净之缘。则有四圣法界生。由是观之。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凡愚昏闇。未了唯心自造之旨。妄起疑惑...
二.培植篇 ㈢长进信 ㈡引论:干么的说么,卖么的哟喝么;信耶稣的就说“信”。“俺信耶稣好几个月了,病怎么还不好?”其实参加聚会不等于信。如病人一进医院,还没有打针吃药,病怎么能好呢?因此,进医院不等于康复(须经医生诊断治疗),进教会不等于信;如果进了教会病就好了,就不用听道了。报题:…… 祷告:……一、领受:徒17:11这地方(庇哩亚)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叙述背景。]1.领受这道:约3:16“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罗3:23……6:23……]...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2000/07/15 玅境長老宣講於法雲寺佛學院「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這是兩句話。前面的「安住身心」是約因說的, 「身心安住」是約果說的,由因而果,是這樣意思。這裡一共是分四段來講這個題目,第一段是「釋題」 。一、釋題云何名安住、安住義云何?這是提出來兩個問題,兩個問題也就是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約名說, 「安住」這個名是什麼意思?「安住義」,約名所詮的義來提出問題,安住的道理是什麼?這是問題,下面就回答。彼身無危險,心亦無憂惱。身心得調適,安住義如是。名也就是如是。我們的身體,行住坐臥也都是很平安的,沒有危險,內心在行住坐臥的時候,也沒有憂愁苦惱,身體也好、內心也好,都是調適的,都是安樂自...
实相宝藏论又称本性宝藏论,龙钦七宝藏论之一,由十四世纪中叶,宁玛派著名的大师龙钦饶绛尊者所著。全书依自性大圆满续部经中用语,分别解释无有(有译作无性),平等,元成(有译作任运),唯一(有译作独一)的四要义,抉择归纳诸法本性,总结本来解脱超出心外,论断其为不待艰辛,不待因果。本文自注,共分五品,十六大金刚位。梵语云:多他引垛惹怛曩二合俱舍曩引摩汉语云:实相宝藏论造论者:龙钦饶绛尊者译论者:宁玛弟子贝玛多吉敬礼吉祥普贤王如来本来佛陀现证菩提体 不变元成金刚藏之界心性自然大圆满之中 无取舍来去故今作礼诸法自性无言说之界 诸见之顶大圆满教者...
菩提道灯论 阿底峡尊者造(PUTIDENG)敬礼曼殊室利童子菩萨礼敬三世一切佛 及彼正法与僧众应贤弟子菩提光 劝请善显觉道灯由下中及上 应知有三士 当书彼等相 各各之差别若以何方便 唯于生死乐 但求自利益 知为下士夫背弃三有乐 遮止诸恶业 但求自寂灭 彼名为中士若以自身苦 比他一切苦 欲求永尽者 彼是上士夫为诸胜有情 求大菩提者 当说诸师长 所示正方便对佛画像等 及诸灵塔前 以花香等物 尽所有供养亦以普贤行 所说七支供 以至菩提藏 不退转之心信仰三宝尊 双膝著余地 恭敬合掌已 先三遍皈依...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总目录: 《瑜伽师地论》第一册(一至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二册(十一至二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三册(二十一至三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四册(三十一至四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五册(四十一至五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六册(五十一至六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七册(六十一至七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八册(七十一至八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九册(八十一至九十卷)...
全称的禅就是广义的禅,它包括最古老的次第禅定、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这是佛法和外道的共法,外道也修这个定。广义的禅定,有显教的天台止观禅定、印度的次第禅定、密教的金刚拙火禅定,也有道教的大小周天禅定,现在还有超觉静坐。···禅、禅学与学禅耕云先生讲述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于台南市一、禅与中华禅二、禅学与学禅三、禅的开悟四、禅稗五、禅者的心怀六、禅者的生活七、结语首先由衷的庆贺台南市禅学会的成立。禅学会的成立,不仅是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众生界的一件大事。我愿意藉这个机会,就‘禅、禅学与学禅’这个题目,给各位作个粗浅的报告。...
《心经》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字数最少的佛教经典,也是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佛教经典。 《心经》历代的译本共有十四种,在大正藏中共收录了八个不同的汉译本。虽然各个译本的文字表述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义理没有差别。各种译本中,流传最广的是玄奘大师的翻译本,共二百六十字,言简意深,朗朗上口,便于诵记。章节内容开始-正文 目录目录前言/ 一大颠禅师注心经——[唐]大颠禅师/ 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民国]弘一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民国]净空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述记——[民国]太虚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英文版】...
心灵的资粮 阿姜查 序言 阿姜查法师最具特色的教导之一是他对僧团的强调,并用它来当作一种佛法修习的方法。对于教导在家居士,他的独特才能是不容否认的——无论是单纯的农夫或是大学教授,各行各业的人他都能出色地与之相交流。而他以教导及建立团结的僧团所获得的效果,也明白地显现在环绕着他成长的许多寺院上——既在泰国也在后来的英国、澳洲、欧洲和其他地方;若要使长期的成效被实现,阿姜查预知到在西方国家建立僧团的必要。 对于在家读者,将这些开示时的环境牢记在内心是有必要的——崎岖、简朴、贫困的泰国东北角,是大多数泰国伟大禅坐大师的出生地,也几乎是整个丛林寺院传统的所在地。东北的人是被这种环境磨练成强健朴实且温和有耐心的;也因而使他们成为适合森林比丘生活形态的理想之人。在这种环境中,于小小的厅堂内点着微弱的煤油灯,被聚集一起的比丘们团围着,阿姜查在为他们开示。...
太虛大師年譜目次 太虛大師年譜目次 太虛大師年譜序……………………………………………………… 編者附言……………………………………………………………… 名號.籍貫.年齡.眷屬…………………………………………… 年譜………………………………………………………………… 清光緒十五至三十四年…………………………………………………… 清宣統年間………………………………………………………………… 中華民國元年………………………………………………………………… 民國三年………………………………………………………………… 民國八年………………………………………………………………… 民國十年………………………………………………………………… 民國十二年………………………………………………………………… 民國十四年………………………………………………………………… 民國十五年………………...
能 利 选辑总目录 上前 言一、因果报应篇1 莲池袾宏之“袾”之来历2 宋理宗前世为断手僧3 戒贤大师重病乃消业4 王铁珊之讨债子5 生员权理阎罗王事6 富翁子转生同学之孙女7 大水不漂佛像8 曹家有实德感奇报9 九如春荤馆改素馆10 母变猪戒食肉11 乞丐为骗钱也不念佛12 二曹行业异果报不同13 县令夫人梦变畜生受苦断荤14 菩萨示现薄荷猪15 小孩落井在回家16 妇人独免溺祸17 赵氏兄弟讨债明因果18 五台山人皮鼓二、修行篇1 扶乩与神通2 “摄身崖”之意3 十担行李阻人善根4 爱根不除到老终是骨董...
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著顶礼普贤王如来!顶礼大恩金刚上师!显密深广虚空中,传承加持集浓云,放射教理巨雷声,遇痴邪众当躲避。前世宿缘虽成熟,亦于密法具正见,无力遮止邪说者,欢喜谛听我宣说。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为度化无边的有情,适合种种不同的根基而宣说了八万四千法蕴。《普作续》云:“为调贪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律,为调嗔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经,为调痴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论,为调三毒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密。”如是根据所化众生的界、根性、意乐的不同,佛宣说了三藏十二部及密续部等无量殊胜法门,后来以印、藏、汉为主的高僧大德们又在...
培根论说文集水天同 译献书表谨呈 英吉利海军大将巴金汉公爵公爵阁下 所罗门有言“美名有如香膏”窃意我公令名将流芳百世一如斯言盖公之荣华与功迹既尊崇而卓越公之建树亦远大而长久也拙作论说文集今将出版矣斯书为拙作中最流行者或以其能切合世务直达人心也愚曾于篇数及内容皆有所增加故斯书不啻新著焉职斯之故窃敢以我公之名冠之卷首聊表戴德之忱与感恩之意云尔此书有英文本拉丁文本二种皆以公名冠之者窃意拉丁既为天下之共同语言则拉丁文本或可永垂后世而不朽也愚昔曾以拙著伟大之复兴献于今上又以亨利第七本纪(今亦由愚以拉丁文译出)及自然史之一部献于太子今更以此数篇论说献于我...